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学校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阵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能够为培育时代新人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凝结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坚韧品格,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释放着育人育心、铸魂固本的价值效应。
培养什么人,这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将“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列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点任务之一。无论培根铸魂还是启智增慧,都应结合实际、善于创新,以青年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徐徐推进。用好红色资源铸魂育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有益有效形式,将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红色精神融入思政课及课程思政体系,推进红色资源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利用课堂加强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持续增强传承红色基因与铸魂育人使命的契合性。小故事蕴含大道理。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让红色故事从符号、理念、历史变成青年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通过讲述有内涵、有温度、有共鸣的红色故事,推动其转化为铸魂育人的生动实践,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精神生生不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用好红色资源铸魂育人,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时代重任。要将红色资源纳入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将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串点成线,通过开设“第二课堂”、组织实习实践、投身创新创业、参与志愿服务等,使红色资源育人从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着力展现红色资源跨越时空的思想力量。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要组织师生加大现实题材创作力度,探索尝试用历史、人文、文艺等不同视角,挖掘提炼红色文化所承载的政治、教育、艺术等多重内涵,用生动、直观、高雅的艺术语言上好“红色文艺思政课”。利用校园网络、公众平台、LED大屏等传播,把“单场展演”变为“长效课堂”,让师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和熏陶,真正实现文以载道、文以植德、文以传情的价值旨归。
红色资源是一座精神富矿,唯有将其挖掘好、研究好、运用好,才能更好地启迪思想、温润心灵、涵养德行。要依托学术研究平台,组织专家学者对红色历史、红色人物、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等进行专题研究,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等解读红色基因,构建人、事、物、魂“四位一体”的红色资源库,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引导力,引导师生从红色文化中汲取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奋进的力量。用好红色资源,不仅仅是传承保护、开发利用,更在于潜移默化、久久为功。要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红色资源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创设文化实践渠道,营造文化育人环境,打造立体化红色育人模式,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涵养品格,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