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推进产教融合 激活发展新动能
2025-11-11 09:26:44来源: 光明日报 责编:卢家傲

  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院……近日,西安理工大学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助力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同时揭幕了13块新牌匾。“这不是简单的机构加减法,而是学校以学科布局的系统性重构,旨在构建‘学科—科研—人才—产业’贯通融合生态体系。”西安理工大学校长刘云贺表示。

  面对国家战略的迫切需求与区域发展的强劲脉搏,地方高校如何精准破局、有力赋能?

  西安理工大学锚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及旱区水工程生态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等57个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地,成立生态环境与化工学院,推动环境与化工、水利等学科深度交叉。

  新的布局离不开科研团队扎根一线、破解难题的持续努力:李占斌教授带领团队针对陕北农业的干旱难题,创新研发旱区生态水利技术,借助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作物生长关键期精准供给“救命水”;王全九教授带领团队聚焦节水与盐碱地改良领域,研发的核心技术可实现节水20%至30%、作物增产10%至20%,已在陕西、新疆等地推广应用超千万亩。

  与此同时,集成电路学院攻坚产业核心环节,人工智能交叉现代产业学院打造“AI+”人才高地……一个覆盖关键领域、衔接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学科新矩阵已然成型。

  高校的创新活力最终体现在服务发展的实效上。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张延超和团队用近10年时间,自主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传动润滑与密封核心技术,并成功实现了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运营。该成果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重大装备制造领域。

  近年来,西安理工大学持续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通过校企协同、资源共享的方式,不断将前沿科技创新成果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焊接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在学校的实践基地里,学生们展示着精湛的工艺成果。这种“做中学、研中创”的理念,根植于学校整合280余个校内外基地资源成立的卓越工程师学院。西安理工大学与36家企业签署共建协议,明确硕士研究生每年企业项目沉浸期不少于6个月,博士研究生不少于8个月。

  该校本科生院以AI赋能优化教学管理,构建“教学运行—质量监测—创新发展”闭环体系,推动学科交叉与双创教育深度融合;未来技术学院紧扣国家突破重大技术需求,重点培养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科学技术研究院统筹项目申报、基地建设、成果转化等全链条服务,推动“大项目、大平台、大成果”产出。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赵跃带领团队研发的光伏跟踪控制器,能够自动驱动太阳能光伏设备跟踪太阳运行。借助学校的改革契机,赵跃将10余项专利成果作价,让产品批量生产和大规模推广应用成为现实,目前,第一批产品已在青海的光伏电站稳定运行。

  “随着新机构的运转,西安理工大学将进一步凝聚共识、协同推进,以高效治理效能和一流办学业绩,奋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双一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为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陕西经济社会进步贡献更大力量。”西安理工大学新质生产力创新中心负责人游才印说。(光明日报 记者 李洁 张哲浩)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