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燕京理工学院2025年长沙研学团第一期学员走进长沙新华联铜官窑古镇,开启了一场以“科技解码千年文脉”为主题的沉浸式实践课堂。同学们穿梭于千年窑址与科技场馆之间,积极完成“琢玉工程”团学培训班“实践育干”的课程任务,调研探索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在实践探索中深化专业认知、凝聚创新力量。
在机器人博物馆,同学们以观摩体验为主,近距离接触了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各类机器人,直观感受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雏形。
研学团成员参观机器人博物馆
研学团成员围绕“机器人场景适配的基础探索”“人机简单交互的优化方向”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详细了解机器人在文旅服务、安全防护等领域的研发思路与落地挑战。
在古镇标志性的飞行影院体验馆,同学们坐在特制设备上,瞬间“穿越”至湖南各个标志性建筑及风景之中,在虚实交织的场景中探寻魅力铜官窑。
走进陶艺工坊,古朴的窑具、陈列的瓷坯扑面而来浓郁的文化气息,陶艺制作体验让同学们与千年技艺来了次亲密相拥。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学,从揉泥、拉坯、利坯到修形,耐心讲解每一个步骤的技巧要领。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同学们跃跃欲试,将柔软的陶泥置于转盘之上,随着转盘转动,双手小心翼翼地按压、提拉,感受陶泥在指尖的变化。
研学团成员体验陶艺
燕京理工学院团委副书记杨文静介绍,本期研学是“琢玉工程”团学培训班的实践课程核心环节,从非遗工坊的匠心实践到实景剧场的沉浸体验,从千年瓷史的溯源寻根到远洋传奇的精神共鸣,同学们带着任务找答案,从实践中反思学习、工作,实现新的成长蜕变,让“理论+实践”培养方式更加具象化落地。(图文/张娟)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