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户外探险形成热潮,一些此前几乎未被人踏足过的区域,在社交平台上被标记为“宝藏打卡点”“冷门仙境”。然而,一边是不少驴友趋之若鹜,一边则是事故频发。如果缺乏基本安全条件,冷门“仙境”则会成为“险境”。翻看新闻报道,近年来不乏驴友在冷门景点遇险事故的案例,侥幸未出事者更不在少数。
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比如,“野风景”风险大,往往是高海拔地域,人迹罕至,条件恶劣,给徒步旅行带来巨大挑战,也加大了遇险后的救援难度。又比如,一些户外探险的“组织者”不靠谱,部分看似“合规”的旅游团或俱乐部,其实暗藏安全隐患。有的所谓“带头人”既无资历也无经验,一旦出事可能就甩手“一走了之”。此外,监管机制不够健全,目前国家对这类组织的监管缺乏法律法规支撑,导致户外活动野蛮生长。但从更深层次看,更有生命教育缺失的因素。有的驴友不懂得备齐基础物资,忽略了天气突变、迷路等变量;有的缺乏急救能力,不知道如何面对险情;还有的对生命缺乏尊重,对法规缺乏敬畏,置各方劝说和法规红线于不顾,只身闯入险地。
加强生命教育,应当从青少年阶段开始。青少年是学习的最好年纪,在这个时间段学到的知识,将更好地刻印在大脑中,成为一辈子的财富。环顾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把野外生存训练作为未成年人的必修课。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都把生命教育摆在高位,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学会野外生存、应对各种突发灾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人生的起步阶段,生命教育这一课不能缺位。在学校层面,有必要设置相关课程,帮助孩子知晓尊重生命,学会生存技巧。在社会层面,有必要加强警示教育,通过网络平台等媒体,在无形间普及相关知识,帮孩子补齐阅历短板。在家庭层面,父母也应担起教育者的职责,以身作则告诉孩子生活常识,带领他们接触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收获健康体魄、健全人格,以及受用一辈子的生存技能。在各方合力之下,生命教育的短板才能补齐,户外探险才会更安全。(中国教育新闻网 刘婷婷 作者系空军军医大学副教授)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