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号召,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7月14至15日,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龙腾智链服务队”中华文脉传承团于重庆市铜梁区开展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
初探龙舞渊源,感知非遗魅力。团队成员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探访铜梁博物馆,开启对铜梁龙舞文化的深入探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成员们通过浏览铜梁龙相关展品,了解铜梁舞龙的起源传说与文化意蕴,在互动交流中,体会铜梁舞龙的文化内涵。此次参观让团队成员知悉,铜梁龙舞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更是巴渝人民智慧与精神的结晶,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记忆。
破局非遗传承,AR赋能创新。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将提前制作好的明信片赠予博物馆。明信片采用AR技术,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效果,扫描二维码对准封面即可看到一支由青少年组成的舞龙队正在挥舞五彩长龙腾跃翻飞的动态场景,象征着青年力量对铜梁非遗的数字化传承。团队通过与馆内工作人员的谈话还了解到,当前博物馆内存在非遗文创产品创新不足的行业痛点,AR明信片的出现为博物馆拓展文化传播载体提供了新思路。这一实践为非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注入动能,助力非遗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活力。
团队成员向馆工作人员展示AR明信片
AR明信片效果展示
再学龙舞技艺,细品非遗精髓。随后,团队成员前往铜梁中学,跟随铜梁龙舞教练罗肖学习基础舞龙技巧。宽阔的操场上,罗教练为团队成员示范“游龙”“8字舞龙”等经典动作,纠正团队成员举龙、跑位的姿势,并讲解动作要领。成员们在反复练习中逐渐掌握发力方式,手中的铜梁龙也从最初的僵硬变得逐渐灵动起来。罗教练还向团队成员介绍了铜梁中学在舞龙方面取得的成就,他们意识到铜梁舞龙非遗技艺在校园中的有序传承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代际延续,更为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筑牢根基。
罗教练指导团队成员学习舞龙技巧
深耕龙灯工坊,共绘非遗新篇。团队成员走进铜梁区非遗龙灯工坊体验龙珠制作。通过第四代铜梁龙非遗传承人逯德军的讲解,以及观看铜梁龙的传承发展视频,团队成员对铜梁龙灯彩扎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团队成员投入到龙珠扎制实践中。他们测量藤条长度,将其弯曲成特定形状并进行捆绑,制作一个个藤条圈,最后拼在一起形成龙珠。这一过程让成员们了解到,每一个龙灯的背后都凝聚着传承人的心血与汗水,蕴含着代代相传的精湛技艺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数字赋能非遗,科技传承文化。完成龙珠基础制作后,团队成员向逯德军先生展示了团队制作的舞龙AR明信片。逯德军先生对此称赞不已,并就设计效果提出了改进建议。他提到,科技与非遗的融合是当今弘扬非遗文化的主旋律,文创产品正以鲜活的姿态获得年轻人关注,数字化手段能为这些产品注入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为铜梁龙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增添动力。他寄语成员们发挥专业优势,将科技与非遗更好结合,让铜梁龙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这为团队成员今后的数字化非遗传承路径指明方向,激发他们对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展望非遗未来,共赴传承新程。此次铜梁非遗之行,加深了团队成员对铜梁舞龙文化的认知,推动了非遗文化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实践,让铜梁舞龙这一非遗瑰宝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愈发鲜活灵动。通过此次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龙腾智链服务队”中华文脉传承团的团队成员意识到,新时代青年需不断探索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新路径,用技术创新为非遗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消息来源: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