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面对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以及国家对国际化人才的迫切需求,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孩子,即将面临的是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国际在线教育频道《教育会客厅》名校访谈节目系列报道,通过对话国际化学校负责人,深入挖掘学校的教育理念与背后的育人故事,让家长与校长零距离接触,感受最有温度的国际化教育。
近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的校长马天骁做客名校来了第十八届国际教育择校咨询会现场访谈间。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的校长马天骁
教育频道:大家好,这里是国际在线教育频道第十八届择校咨询会的访谈间,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的校长马天骁。节目的开始首先请您和广大网友打个招呼。
马天骁: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北外国际课程中心的校长马天骁。又到了一个择校的关键节点,希望我们的交流能帮助更多家长找到适合孩子的学校,找到能够支持孩子不断成长的力量。
教育频道:请介绍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都有哪些国际课程?国际化办学特色以及优势是怎样的?
马天骁:北外国际课程中心,我们简称北外ICC,是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国际化学术资源和外语特色资源支持下,孕育而生的。成立9年来,我们一直专注和深耕剑桥IGCSE和A-Level课程体系教学教研,为10至12年级的学生提供优质的国际教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上的专注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对学生来说,在高中阶段也要专注,没有在不同课程体系中间调整和试错的机会,我们选择A Level也是经过大量的调研和评估,我们感觉A Level的课程体系适合大部分的中国学生,特别是从传统公立体系升上来的孩子,能够给他们很好的扬长避短的机会,能够激发孩子在感兴趣的学科领域持续投入,并且取得成果。有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驱动这把金钥匙,再加上我们的专业托举,孩子更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升学和成长目标——成为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有故事的孩子,有家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有专业本领,能够终身学习,能够胜任未来的挑战。
北外ICC跟北外一样,都是小而精的定位,都是一个师生成长的共同体。我们充分挖掘和整合了剑桥国际的优质资源,不仅仅是面向学生的学习资源,也包括面向教师的专业发展资源,我们是剑桥国际教师专业发展认证中心,我们自主研发了国际课程双语教师的成长评价支持体系,因为我们坚信“教师的成长可以为学生的成长奠基”。
很多家长喜欢我们、认准我们是因为我们比较学院派。我们给予孩子一种独特的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校园里,度过高中生涯的体验,他们每天跟北外的本科生、研究生及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们学习生活在一个校园里,本身就是在为将来的留学生活做准备。当然,因为我们自带雅思、托福等考试考点,我们学生的语言考试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便利。
我们传承着北外的专业和北外的情怀,兼容并蓄,博学笃行。截至目前,我们历届毕业生被世界前百大学的录取率达到100%,细分专业覆盖了30多个大类的70多个专业,我们的“成长契约”升学支持体系,保障了每一位北外ICC学子的个性化升学成果。
教育频道:AI人工智能来袭,请问与贵校的教育教学有怎样的融合呢?(回答学校的科技创新发展方向)
马天骁:我们相信,真正的教育创新不在于追逐技术的“新潮”,而在于如何让技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在AI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北外ICC也在积极构建AI+的教育生态,探索AI对教学的赋能。
首先,推动教师团队AI素养的全面提升。我们通过教师发展周、日常教研例会等机会,积极鼓励教师应用AI工具,解决教学教研真实情境中的各类问题,我们邀请内外部的专家开展“AI教学创新工作坊”,助力教学团队对AI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AI开展跨学科的学习实践。从“AI帮我做一个复习计划”“AI帮我做一张活动海报”,到在AI技术指导下,用数学建模解决物理运动问题、调研市民不良贷款、贷款总额与地区和职业的关系等课题,从我们组织的学科PBL项目到每年一度的科学市集,从学科竞赛到学术科研,我们鼓励学生不断拓宽知识运用的边界。今年拿到牛津大学面邀的一位北外ICC学子,他的科创研究方向聚焦在开发一种多孔聚氨酯材料,使其兼顾吸能性能和硬度;我们跨年级的计算机协作小组,今年成功拿下了CALICO加州伯克利大学编程挑战的全国金奖,在这些创新成果的背后,既有孩子们扎扎实实地学习探究和思考实践,也有技术赋能和沟通协作,我们会在全球视野、科技素养和人文情怀等层面,持续为学生发展助力。
教育频道:学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是如何赋能未来的教育和升学?
马天骁:北外ICC的“拔尖创新人才计划”定位为“学术深度+跨界创新+全球视野”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成长路径,培养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有故事的孩子。
我们希望打造孩子的四大素养,即语言素养、学科素养、人文素养和学术素养,对接未来的大学学习需求和终身成长需要。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打造了“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以IGCSE/A Level学科课程为核心,“一体两翼”,一边是北外特色课程,发挥我们的语言教学优势、大学的通识课程优势,在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层面为学生持续赋能,另一边,我们创新开发的“成长契约”升学课程体系,为孩子在专业和职业探索的道路上,提供全过程的引领和支持,特别是对学生的跨学科实践、学术课题研究、领导力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提供更丰富的资源,以“解决真实世界问题”为导向,推动学生在兼顾学术成绩的同时,复合发展,链接前沿,参与实践,输出成果,创造价值。
除了课程设置,我们也会整合全球的优质资源为学生发展助力。每年,我们会邀请全球顶尖大学的招生官和专家教授走进北外ICC,向同学们介绍专业设置、申请要求,包括学科的前沿发展和实践,比如,刚刚过去的一周,我们就邀请滑铁卢大学数学系的教授走进北外ICC,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除了“引进来”,每年暑假,我们也会整合优质资源,为北外ICC学子定制英国高校深度研学营。同学们会“走出去”,深入英国顶尖学府,与牛剑专家教授面对面,零距离地感受大学课程,进入实验室,对话学长学姐,拜访孔子学院,开展一对一的留学规划咨询,为孩子们明确发展方向。
目前,我们也在积极追踪和建设我们的校友网络,建立校友智库和共享机制,持续为在校生提供学术、职业发展的咨询和资源。
我们深信,真正的拔尖创新教育,不是“掐尖”,而是“造梯”。我们也会秉持“来这里,走更远”的理念,持续为不同学生搭建通往卓越的阶梯。
教育频道:请您为在3月份春季需要择校的家庭送上择校建议祝福。
马天骁:希望家长们和孩子们一道,把择校作为一个项目制学习的机会,坐下来,一起制定目标,设计路径和分析资源,让孩子成为择校的主人,从而能够真正思考自己的未来,真心喜欢自己的选择。(图/文 焦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