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立达学院第二届“一起公益”公益文化节启幕。
第二届“一起公益”公益文化节由立达公益教育与实践联盟和上海立达学院主办,由上海立达学院社会公益学院承办,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红十字会、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局、松江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中国建设银行、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上海沪联扶贫公益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基金会等28家单位共同协办。
薪火相传 初心如磐
“公益是立达精神的底色,更是青年与时代的双向奔赴。”上海立达学院校长黄亚钧在开幕致辞中寄语。他指出,公益文化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信仰和力量,对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黄校长强调,在公益事业日益成熟的今天,离不开每一位志愿者的辛勤耕耘,期待通过此次活动能够带动更多新鲜血液加入公益行列,共同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原上海教育电视台书记张伯安先生用三层意义在致辞中说道:第一,立己达人可视为大学之道,通过举办以“公益”为主题的艺术节,则体现学校不同凡响的育人品质;其次,作为一所大学,能够将“公益”纳入课程体系,并且将公益精神充分体现、充分传播,打破边界,在年轻人中成为一种时尚;第三,学校从公益理念、公益习惯、公益思想来培养年轻一代,做到了从微光聚成强光,公益是永远的,也是无限的,是可以汇聚星辰大海的,而这一大海则是:走进立达,走近世界。
青春榜样 公益力量
财经学院张黔然同学作为优秀公益委员代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他坚信“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传承雷锋精神的有效途径”。
2024年度“公益大使”何佩璇同学的分享更是引发了强烈共鸣。从台风后帮果农直播卖葡萄,到为老人拍摄幸福照片;从非遗文化传承到科技创新助农,何佩璇呼吁更多同学加入公益行列,用科技赋能公益,让文化连接心灵。
创新平台 共绘蓝图
社会公益学院副院长顾丽霞在现场发布了第二届公益文化节活动项目:7大公益主题、16个品牌项目,与32家机构携手,编织了一张“从社区到全球、从孩童到银发”的公益网络,包含七大类公益项目:健康护航公益行、童心逐梦手牵手、银龄守护心连心、绿色未来护家园、益心文化传天下、社区益站润万家、全球益行创未来。这些创新性的公益项目突破了传统边界,通过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凝聚社会共识,将善意转化为持久的社会温度。
在激动人心的战略合作环节,副校长董珊珊、祁焱华分别为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等10家单位授予“立达公益教育与实践基地”牌匾。这些实践基地将成为校企社协同育人的新标杆,为青年学子搭建更广阔的实践舞台。
副校长郭霖与上海奥奇科技发展基金会共同为“公益与科技研究院”揭牌;上海功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学校为“艺媒创想港科普基地”揭牌。这两个重要平台的建立,标志着上海立达学院正式开启“公益+科技+艺术”融合发展的新纪元。
文化赋能 匠心传承
活动现场,著名书法家陈志宏先生用“一起公益”“公益立达”两幅书法作品赠与学校。上海立达学院副董事长蔡中奇代表学校接受这一文化精髓的墨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传统文化与公益精神的完美融合,在这一刻得到了生动诠释。
启动仪式的高潮环节,上海市委组织部二级巡视员李微、原上海教育电视台书记张伯安、叶榭镇党委书记季明、松江文旅局副局长张国强、上海立达学院副董事长蔡中奇、公益大使何佩璇共同浇灌公益树苗,象征着公益事业在立达校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现场发布的公益吉祥物IP——“大树拱拱”“星星熠熠”“向日葵粒粒”和“云朵达达”,以其寓意美好的形象名称组合成“公益立达”,将通过文创产品等形式,以更灵动的方式传播公益理念。
仪式在全场齐唱社会公益学院师生原创公益歌曲《青春公益行》中落幕。这首充满青春激情的歌曲,唱出了新时代青年投身公益、服务社会的坚定信念,也为本届公益文化节画上句号。(图/文 张娜)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