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走进思政课堂
2025-04-03 16:47:57来源: 光明日报

  日前,在厦门大学的一堂思政课上,一位以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王奇琦形象为原型的AI数字人,正与同学们开展教学讨论。

  这堂《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思政课程是厦门大学“AI+思政”教学改革的又一次尝试。王奇琦介绍,这堂课是根据以往的思政课程数据制作而成。老师用数字人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回答,随后引导讨论和深入思考。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实实在在提升了思政课的‘抬头率’,激烈的讨论让课堂由学生被动参与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数字人则让思政课由‘理论说教’变为生动叙述和沉浸式体验。”王奇琦说。

  2024级本科生陈敬灵在课后写下感想:“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技术可以模拟人类思维,但无法替代价值判断。确保AI算法公正,防止偏见,才能让技术服务人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应该通过完善数据收集和处理等方式,减少算法偏见,明确人机责任归属,建立合理的责任追究机制。”2024级本科生梁姝雅则在课后提出了具体建议。

  在厦门大学,类似AI数字人思政课程这样的创新实践并非孤例。

  “从建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数据库,到举办‘数字时代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到建设智能化教师综合研修平台;从打造‘指尖上的厦大’网上展馆群,到建成《资本论》数字纪念馆和南洋数字图书馆……学校已初步形成‘数据库建设—教师能力提升—智慧生态构建’的立体化数字思政体系。”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石红梅介绍,未来他们还将探索VR校史课程、AI学生画像、思政课个性化网络学习平台等新技术应用,让思政课更加沉浸和生动。(记者 马跃华 通讯员 戴佩琪)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