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情况。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刘培俊表示,经过多年努力,语言文字信息化以应用为导向、以服务为主线,形成了多语种资源广泛开发、多方面技术创新应用、多类型主体共同推进、多维度赋能发挥作用的良好局面,有效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刘培俊介绍,要有序实现2027和2035年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目标。第一步到2027年,形成语言文字信息化推进机制,推动语言文字信息化规范标准、前沿语言技术、优质语言资源、新型语言服务等基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第二步面向2035年,全面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深化赋能,推动承载中华文化的中文在全球数字空间、网络空间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关键场景中的使用占比和价值引领作用显著提高,实现我国语言文字信息化整体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在谈到加强数字中文建设时,刘培俊表示,一是中文使命任务重大。今后一个时期,中文服务数字中国建设,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深化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增进语言文明国际交流互鉴等多项重大任务,更加需要中文数字化赋能。
二是中文文化内涵丰富。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智慧,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更加需要中文数字化传播。
三是中文使用范围广泛。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85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家的教育体系,更加需要中文数字化学习。
四是中文数据价值突出。大规模、高质量的中文数据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大语言模型创新发展,更加需要中文数字化支撑。(记者 郝孟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