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低空经济 协同创新共育时代人才——2025低空经济发展论坛在京成功召开
2025-03-17 17:36:59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25年3月15日上午9时,由教育部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银川科技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联合发起,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承办的“数智低空 育见未来——2025低空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政产学研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全国多所高校代表。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及学科带头人全程参与,与师生代表共同见证盛会。论坛还通过云端直播吸引全国20余所兄弟院校师生线上参与,形成跨地域、跨层级的立体化交流格局。论坛由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校长王万良主持。

数智赋能低空经济 协同创新共育时代人才‖2025低空经济发展论坛在京成功召开

  政策赋能新高地 万亿蓝海蓄势腾飞

  在国家战略强力推动下,低空经济正从蓝图迈向现实。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视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代表。2025年,全国30个省份将其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低空经济从概念培育期转向生态构建期。本次论坛以"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协同为核心,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技术转化机制优化。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李有增在致辞中指出,低空经济正从“蓄势期”转入“爆发期”,政策创新形成制度供给,技术革命催生教育变革。他强调,当前低空经济发展面临核心技术依赖、空域管理滞后、产业链碎片化等挑战,并提出“政策与市场协同破壁、技术与场景协同创新、教育与产业协同育人”的三大路径。他表示,通过动态空域管理释放市场活力,以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无人机导航、新能源动力等关键技术突破,构建“技术+管理+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将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海梁指出,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技术革命的“风暴眼”,更是教育创新的“试金石”。他强调,当前低空经济面临学科壁垒导致复合型人才短缺,学用脱节制约技术转化效率,生态碎片阻碍产业协同发展的矛盾。李海梁副校长提出,通过“学科重构、产教融合、生态共建”三维发力重塑育人范式,当教育链对接产业链,当实验室拥抱大市场,低空经济将从“天空之城”升级为“云端文明”,让低空经济真正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引擎”。

数智赋能低空经济 协同创新共育时代人才‖2025低空经济发展论坛在京成功召开

  学界业界双维共振 构建低空经济元宇宙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首都师范大学原校长宫辉力教授以“无人机遥感与低空经济”为题,从地理信息科技与低空经济、低空路网基础设施与科学建设两方面详细阐述低空经济在学界与业界的结合点,并结合重庆案例·重庆测科院的实践提出将低空经济背景化,构建全域多层次、三维化低空数字底座。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副校长邓中亮围绕通导深度融合与低空经济发表演讲,他通过智慧交通、工业革命和无人化巡检等案例,提出时空感知应与万物互联相辅相成。通过北斗系统、无线网络和卫星定位,强调了通信导航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他指出,AI作为发展数字经济与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将推进空天地海一体化,实现通导结合,做到智慧时空服务,加速低空经济发展。

  中国航空学会低空经济首席专家、中国民航局原副局长董志毅提出,低空经济一年来的发展态势及展望。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2024年是低空经济从概念普及迈向实质发展的转折年,产业基础与政策环境显著优化。

  2025年,低空经济在政策引导下,将继续深耕技术的突破、安全治理与生态协同,并在市场拓展和基础建设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步入健康、安全、规范发展的新阶段。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体系将进一步完善,通过各级别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相互补充,扩大低空人才队伍的供给。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邓玉林教授以“低空经济下的航空医疗救援装备与范式创新”为主题,针对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且频发,以及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提出将低空科技与医疗救援紧密结合,实现航空医疗救援模式创新,推动航空医疗救援装备技术创新工程与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国家信息中心科研管理处处长、学术办主任唐斯斯以“低空经济双向赋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为主题,从智慧城市到城市全域数字化,以及低空经济双向赋能城市全域化转型两方面展开演讲,强调实现深度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现代化,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现代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通用航空系主任羊钊将低空经济与教育相结合,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为例,讲述了培育方案、教学条件和教育规范,实现统筹布局、科学推进、全面覆盖。

  通信导航监视领域专家、北京述理科技有限公司丁方先生围绕城市空中交通展开演讲,提出了如今城市空中交通的主要运行环境、面临的挑战与建议。他强调,将低空经济与智联网相结合,优化城市交通,使城市街道更加立体化、绿色化、清洁化和安全化,实现城市互联互通、宜行宜居和可持续发展。

  智能无人机领域专家、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李科文先生结合效益与政策,分享了无人机在应急通信、自然灾害等方面的作用。他指出,无人机减少了人员伤亡,同时通过与低空经济结合,催生了低空物流,促进了物资运投,提升了效率。

数智赋能低空经济 协同创新共育时代人才‖2025低空经济发展论坛在京成功召开

数智赋能低空经济 协同创新共育时代人才‖2025低空经济发展论坛在京成功召开

  论坛上,多位权威专家发表了主题演讲。他们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剖析低空经济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了低空经济的广阔发展前景,提出了诸多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观点。

  产教融合开新局 擘画低空强国新蓝图

  从“天空之城”到“云端经济”,低空经济不仅是飞行器的简单叠加,更是生产力的立体化跃迁。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恰似一颗投入时代浪潮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以论坛为契机,各参与成员将秉持“教育-科技-产业”协同创新理念,全力构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我们期待通过教育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以学科交叉重构知识体系,借技术迭代推动教学改革,让教育成为驱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共同绘就低空经济强国的壮美华章,开启人类探索天空、创造未来的全新征程。(图/文 焦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