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育见未来”2024年度国际在线教育大会在京成功举办
2024-12-20 18:41:40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责编:韩东林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郑思雯):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12月19日,由国际在线教育频道主办,创世蓝海承办的2024年度国际在线教育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在当前时代,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各领域变革和进步的核心力量,人工智能(AI)作为一项具备自主学习、数据处理和智能决策的技术,其影响力已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其影响尤为显著。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背景下,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2024年度教育大会汇聚了教育界权威专家、知名校长和优秀教师,共同探讨前沿的教学理念、教育技术和教学模式,合力推进教育生态的创新发展。

“科技赋能 育见未来”2024年度国际在线教育大会在京成功举办

  本次大会以“科技赋能 育见未来”为主题,邀请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魏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原秘书长王永利,北京金融科技学院副校长蒲嘉陵等多位重磅嘉宾,围绕“教育创新”“教育改革”以及“科技赋能教育”等热点议题,共同探索构建面向未来的全新教育生态与发展路径,为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科技赋能 育见未来”2024年度国际在线教育大会在京成功举办

  国际在线产业中心总监赵军鹏在致辞中表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此次大会以“科技赋能 育见未来”为主题,围绕“教育、科技、人才”这一教育强国战略核心内涵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希望各位教育行业的领军人物通过深度聚焦科技教育的鲜活实践案例,融入数字化、智能化教学的先进教学理念,探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未来学校的宏伟蓝图构想,以及教育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议题。奋力探索出一条精准把握机遇、从容应对挑战的创新发展路线,为我们的教学团队指明前进方向,为我们的学生照亮未来征途,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攀登新的高峰,迈向更加辉煌的台阶。

“科技赋能 育见未来”2024年度国际在线教育大会在京成功举办

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

  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在题为《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和自立自强的根本》主旨发言中指出,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而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从小抓起,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想要加强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要做好以下五点:第一,重视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来的兴趣、好奇心、想象力;第二,重视良好品德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第三,重视积极参与适合中小学生发展阶段和个人兴趣的科学教育活动;第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探索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第五,要创造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教育生态和环境。

“科技赋能 育见未来”2024年度国际在线教育大会在京成功举办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魏航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魏航在题为《GPT+Meta: 未来商科教育的智能工厂》主旨发言中表示,GPT+Meta的结合,将为商科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普遍性知识的学习将逐渐被GPT+Meta所替代,而个性化的知识学习将成为主流。在这一趋势下,商学院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深刻转变,他们将更多地承担起实践设计、价值塑造、道德伦理以及商业智慧等任务。同时,“明星式”的教师将不断涌现,核心课程将实现“寡头式”的教师队伍,课程的编排、设计以及内容将成为核心竞争力。魏航强调了未来商学院教授的四个核心任务:一是设计标准版课程内容和新型讨论课程;二是设计和领导虚拟及真实实践场景;三是倡导管理专业知识和管理道德伦理;四是探索未知和提炼管理智慧。他呼吁商学院应紧跟时代步伐,与机器共生、共存、共创这个世界,以适应未来商科教育的发展趋势。

“科技赋能 育见未来”2024年度国际在线教育大会在京成功举办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原秘书长王永利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原秘书长王永利在题为《当前出国留学的趋势和展望》的主旨发言中讲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中国留学政策的演变历程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公派为主”模式,到市场化改革时期的自费留学兴起,再到加速国际化时期的政策优化与留学形式多样化,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持续攀升,回国发展也已成为主流趋势。同时,数字化转型和国际联合培养项目的增多也为留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王永利强调,教育的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要坚定支持开放政策,鼓励留学人员出国学习并回国服务。对于未来展望,王永利呼吁学生和家长应理性评估个人条件与留学目的,避免盲目跟风。同时,他也鼓励商学院等教育机构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国际化新途径,以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科技赋能 育见未来”2024年度国际在线教育大会在京成功举办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副校长蒲嘉陵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副校长蒲嘉陵在题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主旨演讲中指出,北京金融科技学院始终围绕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致力于落实“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构建“1243”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开放合作办学。该模式以一个目标为核心,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懂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通过国(境)外微留学与国内研学,提升学生的认知、知识、能力和学历。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北京金融科技学院与全球7个国家和地区的58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通过课程对接、学分互认、分段式联合培养等方式,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努力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蒲嘉陵表示,北京金融科技学院将继续坚持国际化办学方向,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科技赋能 育见未来”2024年度国际在线教育大会在京成功举办

《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创新与实践》论坛

  大会现场,首场圆桌论坛由国际在线产业编辑部主编、资深媒体人刘红主持,同济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周俊鹤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招办副主任徐丽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招生办公室主任郑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副校长伍建波就“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创新与实践”这一话题在论坛展开讨论。

“科技赋能 育见未来”2024年度国际在线教育大会在京成功举办

《国际化教育的未来发展》论坛

  第二场圆桌论坛由中国教研网副总编赵战术主持,剑桥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康福国际教育董事长、凯博实验学校及尚丽外国语学校•科创高中校长刘煜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校长马天骁,君诚留学总经理李艾伦就“国际化教育的未来发展”这一话题在论坛展开讨论。

“科技赋能 育见未来”2024年度国际在线教育大会在京成功举办

《科技赋能国际化教育发展》论坛

  第三场圆桌论坛由资深媒体人封海钦主持,北京力迈国际学校执行校长张家雯、新府学外国语学校校长姚宇堃、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校长詹为就“科技赋能国际化教育发展”这一话题进行了精彩的讨论及分享。

  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国际在线勇立潮头,致力于传递与展现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深刻洞察与多元观点。2024年,国际在线教育频道通过《高招访谈》高校访谈栏目,为莘莘学子提供最前沿的高考招生政策解读、高校重点学科说明;通过《商学院招生时间》,紧跟时代脉搏,深度解读国内商学院最新招生政策;通过《未来职业教育发展论坛》,深度对话职业教育未来发展,为“职教强国”建言献策;通过《名校来了择校展》,为国际化家庭与学校搭建了面对面沟通的桥梁。

  教育是国家之基、民族之魂。在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导下,AI和新质生产力的融入显得尤为重要。AI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教育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和个性化学习支持,新质生产力则能够推动教育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未来,国际在线教育频道将充分利用自身的媒体优势,精心打造高质量的教育传播平台,向世界生动讲述中国的教育故事,传递中国教育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与教育界同仁携手并进,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推动教育的全球化发展贡献力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