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企携手 交大希望学院这场招聘会点燃就业新引擎
2024-12-05 13:44:31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我家小孩在这里读书,我作为父亲肯定既要支持她读书,也要支持学校的工作!”在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家校企联动招聘会现场,四川祚恒建设有限公司的罗老板,带着一份特殊的情感与责任参与其中——他的孩子正是学校2024级工程测量技术1班的一员。这样的共鸣,在场不止他一人,更有众多家长兼企业代表,他们带着对“孩子成才”的深切期待以及为公司物色优秀人才的迫切心态,齐聚一堂。

家校企携手 交大希望学院这场招聘会点燃就业新引擎

家长兼企业代表接受采访

  在家校企联动招聘会现场,他们仔细聆听学生们的自我介绍,认真审阅每一份简历,积极参与互动环节,就行业发展、职业规划等话题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学校对孩子们的就业非常上心,作为家长很感动。来面试的同学专业能力也很强,作为企业也很放心!”家长兼企业代表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招聘会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直接接触并选拔优秀人才的机会,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和用心良苦。

家校企携手 交大希望学院这场招聘会点燃就业新引擎

家校企招聘会现场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也是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11月29日于感恩广场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校企联动招聘会,搭建了学生、家长、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这不仅是一场人才交流的盛会,更是对国家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针政策的一次积极响应与实践探索。据悉,共到场24家用人单位,为学校本专科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200余个,助力2025届毕业生顺利就业。

  当天上午十点,交大希望学院感恩广场,一群身着正装、手持简历的学子们正满怀期待与自信地穿梭在招聘会现场。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每一个展位前都围满了咨询的学生,大家对于企业提供的岗位信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访问着每一个展位,与来自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代表展开深入的交流。“这次招聘会真的太特别了!”2021级工程管理11班的刘学宗在招聘会现场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辅导员说很多企业都是同学家长的企业,听起来就觉得很亲切。面试的时候想到有这一层关系,我会感觉不那么紧张,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家长以企业代表的身份参与,一方面更能从实际需求出发,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另一方面,家长也更能从关爱子女成长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家校企携手 交大希望学院这场招聘会点燃就业新引擎

学生在招聘会现场咨询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招聘会不仅有众多家长兼企业代表参与,更有由校友作为股东或创始人的企业亮相招聘,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宝贵的就业机会。土木工程学院校友吴桢昊,作为新疆兴宇天成测绘地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股东,他带着对母校的深厚情感和对公司未来蓬勃发展的坚定信念,积极参与了这次招聘会。在接受采访时,他毫不吝啬地对本次招聘会给予了高度评价:“看到母校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学生,我感到非常骄傲。我们很愿意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平台。同时,我也希望每一位学弟学妹都能在这次招聘会中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开启职业生涯的新篇章。”吴桢昊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母校的深情厚谊和对学弟学妹们的殷切期望。这种由在校学生或校友回馈母校、助力学弟学妹就业的现象,不仅体现了交大希望学院浓厚的校友文化和育人成果,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就业选择和发展机会。

家校企携手 交大希望学院这场招聘会点燃就业新引擎

现场面试

  此次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家校企联动招聘会,不仅是学校在就业工作方面的一大创新,更是对现代教育模式与就业机制深度融合的一次积极探索与实践。通过此次招聘会,学校为学生们搭建了直接与企业对话的桥梁,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它构建了一个家校企三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的合作平台。这一平台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行业动态和企业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养,同时也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推动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此次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家校企联动招聘会促进了家校之间的紧密合作,让家长更深入地参与到孩子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来,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这种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合作模式,展现了学校对于学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学校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的坚定决心。学校将持续挖潜创新开拓更多市场化岗位,做实做细就业工作,全力促进2025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文/ 邓静漪 张坤翊 图/马紫涵 雷雪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