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启动会暨金融科技与人工智能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启动仪式成功举行
2024-11-01 17:34:28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特别指出要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改革,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在全会精神的指引下,2024年10月23日下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了“数字金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启动会——暨金融科技与人工智能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启动仪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黄薇、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彭木根、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科技部总经理杨龙如、中国移动集团网络事业部副总经理顾宁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处长毛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院长王天一、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许文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徐雷,以及参与联合培养项目的两校师生,共同出席了启动仪式,见证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跨校联合人才培养项目的正式启航。

  2024年9月,“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联合学士学位项目”迎来了首届学生。该项目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和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共同发起,融合两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落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北京邮电大学两校战略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两校关于数字金融拔尖人才培养的一次重大创新,为两校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联合项目启动仪式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黄薇副校长和北京邮电大学彭木根副校长分别致辞,深入分析发挥不同特色高校优势,协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社会意义,介绍了两校的学科优势以及双方参与合作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辉煌成绩,并对项目正式启动表达了热烈的祝贺。启动仪式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处长毛捷教授主持。

  优质的师资队伍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障,合作双方将派出各自学院的优秀教师参与人才培养的全部环节。在启动仪式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徐雷副处长为参与授课的首批教师乔媛媛和吴晓非颁发聘书。人工智能学院乔媛媛教授和中国金融学院2024级联合学位班周燕南同学,作为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分别发言,表示了从教和学两方面促成项目的决心,并共同表达对项目美好前景的期待。

  在金融科技与人工智能前沿主题分享环节,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金融科技部总经理杨龙如先生做了“工商银行人工智能应用实践”的主题分享,从加快推进数字工行建设、全面深化人工智能应用、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等方面,介绍了中国工商银行对“人工智能+金融”的思考和实践。

  中国移动集团网络事业部副总经理顾宁伦先生做了“拥抱数智化革命浪潮,共赢AI+时代新未来”的主题分享,回顾了从“互联网+”“5G+”,到“AI+”运营商的发展之路,并介绍了中国移动集团以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夯实新型信息服务体系等方面工作的最新进展。

  最后,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张曼教授进行金融科技与人工智能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的宣讲。张曼教授详细介绍了项目双方学校的培养方案、师资力量、教学资源以及就业前景等重要信息。该项目将充分整合两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联合授课和人才培养,既注重金融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又强化学生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金融科技与人工智能联合培养项目给两校学生创造了与时代同行的宝贵机会。两校学生表示,将努力在项目提供的平台上挥洒自己奋斗的汗水,珍惜学习时光,努力成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要,能够运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解决复杂金融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