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日,北京--第25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CACIE 2024)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全球终身学习公司培生(FTSE: PSON.L)旗下受到全球广泛认可的英语水平测试培生PTE在此次盛会期间举办了一场分论坛,探讨未来语言测评的发展趋势,同时发布了一系列旨在支持中国高校国际化合作和发展的措施。
携手CATTI,共谱语言测评新篇章
在CACIE期间,培生与中国外文局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项目管理中心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宣布双方将在中国围绕培生PTE英语测试展开合作,并共同加强针对英语学习者的技能型教育。
英国商业贸易部参赞沈洁思Jessica Shuck、培生中国执行董事林国章、CATTI项目管理中心主任江平、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杨军(从左至右)共同见证合约签署
此次合作的目标是共同探索创新的教育模式,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整体水平、技能和未来的就业能力。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加强在中国的语言评估能力,并继续支持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合作,双方期待帮助英语学习者将语言能力与职业技能相结合,从而使中国的人才更好地满足全球化新时代对专业素质和多元技能的需求。
CATTI项目管理中心主任江平表示:“英语能力始终是政府、企业和院校高度重视的重要专业技能。作为全球广泛认可的人工智能英语测评,培生PTE以其高效性、准确性和公平性而备受信赖。我们期待与培生和PTE开展合作,相互学习,共同建立一个更强大的英语语言和人才测评框架,更好地支持中国学生不断发展变化的学习需求。我们也将继续为中国的跨文化交流和语言人才培养创造更新、更好的机会。”
培生中国执行董事林国章表示:“培生很高兴能与CATTI在中国达成合作。这一举措与培生在英语语言学习和技能发展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完美契合。过去几十年来,培生一直密切支持中国教育发展,特别是外语教育的发展。此次合作标志着培生在中国迎来新的里程碑,我们将开辟更多途径,支持中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新一代专业化、全球化人才的培养。”
作为专项负责外语人才培养与测评工作的机构,CATTI项目管理中心凭借其在中国语言评估领域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将为培生在中国市场的拓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此次携手也将促进培生与中国学术界的深度合作,提升培生在中国教育市场的竞争力。
筑梦未来,共促英语教育新篇章
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培生PTE在论坛上正式启动面向国内高校的 “菁英奖学金计划”,帮助高校响应国家“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号召。培生PTE将与国内高校建立稳固的合作机制,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师资培训和课程支持,帮助更多学生在备战语言测评的同时不断提高英语水平。
培生PTE亚洲区总监Matthew Lampkin表示:“中国高校正通过多种形式的跨国教育项目,积极探索和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菁英奖学金计划’,我们再次强调对中国高校在全球合作方面的支持,并致力于帮助他们向全球受众讲述独特的中国故事。培生PTE将与高校紧密合作,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标准接轨。”
大咖云集,共话AI+HI创新应用
论坛现场,培生PTE邀请到多位业界同仁进行交流分享,共同探讨AI+H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uman Intelligence)在语言测评领域中的创新应用,旨在为教育国际化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人才提供新的视角与新的途径。
其中,CATTI项目管理中心主任江平发表了主题为“AI形势下,外语人才测评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论坛演讲。他强调未来的语言测评需紧跟AI时代对学习者提出的新要求,实现对外语人才的高效选拔。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金艳教授与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教育研究系副教授李娜也分别发表了人工智能相关的主题演讲。培生亚洲区英语测评总监Stuart Connor发表了主题演讲,进一步探讨了培生在语言测评领域中应用AI+HI方面的见解和实践。培生PTE还围绕“数字化时代下国际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举办了圆桌论坛,与嘉宾深入探讨如何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国际化人才。
人工智能将为未来教育带来无限机遇,同时也为新技能的出现开辟了道路,帮助学生和专业人士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展望未来,培生PTE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专长,将AI+HI结合的最佳实践融入英语学习与测评,并携手CATTI项目管理中心等中方合作伙伴及中国高等院校,助力中外教育合作的创新和高质量全球化人才的培养。
关于培生
我们的宗旨是:帮助人们通过学习实现理想中的生活。培生坚信,每一次学习都是自我突破的机会。因此,我们全球1.8万名员工致力于创造生动而丰富的学习体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切实改变。作为全球终身学习公司,培生为近200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数字化内容、测评、认证和数据服务。对培生而言,学习不仅是我们的事业,更是我们的信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