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用时1小时15分钟 2024年北京市第一封普招高考录取通知书投递完成
2024-07-09 12:10:41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7月8日,北京邮政迎来了2024年北京市第一封普招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投递任务。为传递好这第一份欣喜,北京邮政特别选派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史春华来承担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全程用时1小时15分钟,2024年北京市第一封普招高考录取通知书投递完成_fororder_1

  此外,史春华今年还肩负着一个特殊的任务,他将担任本次“北京市第一封普招高考录取通知书投递活动”反诈志愿者,为张嘉悦同学递送反诈明信片和小礼物,旨在为大学新生提前上好反诈第一课,增强他们的防骗意识,并为大学新生送上入学祝愿。

  为持续加大反诈精准宣传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群体的识骗防骗能力,按照2024年“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的安排,公安部刑侦局、国家反诈中心联合中央广播电视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和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北京市第一封普招高考录取通知书投递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针对大学新生的反诈宣传专题活动,通过在校园内开展反诈有奖知识问答、线上反诈直播等形式,提高大学新生的反诈意识和能力。

  下午18点45分,北京市第一封普招录取通知书由工作人员现场打印。20点15分,揽投员史春华在仔细核对新生有效身份证件后,郑重地将录取通知书交到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涉外石油人才实验班新生张嘉悦同学的手上,该同学来自北京市汇文中学,投递全程用时1小时15分钟。自此,北京邮政2024年高考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全面启动。同时,史春华还代表北京邮政送上了精心准备的《天龙行健》邮折,《天龙行健》邮折内含一套《甲辰年》特种邮票版式一,《甲辰年》特种邮票不仅寓意着积极向上的精神,还蕴含着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这既是北京邮政对该学子的温暖问候,也是对她未来的一份真挚祝福,愿她龙行龘龘、前程朤朤。

全程用时1小时15分钟,2024年北京市第一封普招高考录取通知书投递完成_fororder_2

  今年,北京邮政全面升级了录取通知书寄递服务的操作规范,加强组织领导,组建专项领导小组;制定了周密服务保障方案及应急预案。北京邮政还与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等院校保持紧密沟通协作,共同确保录取通知书的安全与精准妥投。

  在寄递服务的全环节,北京邮政开辟了“绿色通道”,对录取通知书邮件进行优先处理、单独封袋,拴挂专用袋牌。对高考录取通知书邮件设置专用产品、专用信封、专用面单、专人收寄、专区交接、处理,专人售后保障,全流程突出“专”字,邮件实行人工分拣制度,严禁上机处理,执行最高操作标准、最严操作要求,以确保邮件完好、高效地送达收件人手中。

  北京邮政严格按照教育部、国家邮政局对高考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的相关要求进行操作。高考录取通知书邮件全部使用预制式详情单(四联单)进行寄递,并对录取通知书寄递详情单和签收凭据等档案管理工作制定了专项措施,录取通知书邮件实现了全流程操作均在监控下进行,确保寄递全程可查询、可追溯。由于正值汛期,北京邮政专门为录取通知书邮件单独配备了透明防水袋包装,为揽投人员配发了雨衣、雨鞋、防雨布等雨具,防止邮件因水湿而毁损。

  在个人信息安全方面,北京邮政建立了严格的考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于采集、保存、管理考生信息的重点环节工作人员,要签订考生信息安全责任书,并严格落实保密责任,以确保考生信息的安全无虞。出班投递时,揽投员将时刻随身携带录取通知书邮件。在录取通知书邮件签收时,需验视有效身份证件,面单上有准考证号的还将核对准考证号,并使用手持终端PDA的“NFC识别功能”采集收件人和代收人身份证信息,拍照采集签收联真迹。

  近年来,各大高校在录取通知书设计上不断创新,今年北京语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围绕“语通世界”的主题展开,希望同学们发扬北语多元、包容、独立的思想精神,以天下一家的文明观汲取世界百家之长;用胸怀世界的东方智慧回应变动不居的世界格局,成为勇担大任的时代新人。北京邮政与各大高校携手合作,共同创意设计了蕴含高校自身特点的个性化录取通知书封套,累计制作了46个版本。为了配合部分院校的礼盒型录取通知书设计,还专门定制了专门的外包装。同时,中国邮政还特别设计了带有“录取通知书”字样的专用封套,便于邮件在流转过程中的识别。

  考生可凭考生号、准考证号或邮件号通过“EMS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微信公众号查询录取通知书所在位置和派送状态。

  衷心祝愿各位同学遇见的都是惊喜,查收的都是好运!北京邮政祝各位学子金榜题名,请准备好身份证和准考证,迎接录取通知书的到来!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