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面对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以及国家对国际化人才的迫切需求,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孩子,即将面临的是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国际在线教育频道《校长来了》名校访谈节目系列报道,通过对话国际化学校负责人,深度挖掘学校的教育理念与背后的育人故事,让家长与校长零距离接触,感受最有温度的国际化教育。
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执行副院长张冬凯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教育频道《校长来了》系列访谈栏目,本次栏目邀请到的嘉宾是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执行副院长张冬凯。首先请张院长介绍一下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的基本情况。
张冬凯: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之际,明确了新时代美术教育及美育工作的方向及重要作用,提出扎根时代生活、绘就大美之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殷切期望。学校为加强学科建设,深化交流合作,主动服务社会,以实际行动探索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新形态、新思维和新路径,在这一背景下,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CAFAIC)应运而生。一直以来,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积极落实教育部和学校党委提出的总定位,即“立足满足国际高端人才培养和大众艺术普及需求,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拓展教育、艺术文创、无形资产管理三个方面业务”。
学院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上,采取了全新的运营、管理机制,今天咱们主要探讨的是央美国际学院下的其中一个版块,即国际艺术教育。目前国际学院所开设的课程项目,主要包括“国际艺术中等课程委培项目”“国际本科1+3名校冲刺课程”“国际本科英美方向课程委培项目”“意大利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官方预科定向委培项目”“国际本科韩国方向课程委培项目”“国际本科东盟方向课程委培项目”等,学院希望建立起中国美术教育与世界美术教育之间相互交流、对话的机制和平台。
主持人: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是怎样的?
张冬凯:首先,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利用自身资源,对国际艺术教育课程进行了转化。对于学生而言,既涵盖具备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品质的学科与专业品牌优势基础课程,又保证了国际艺术教育课程更适合中国学生的吸收学习,并为未来出国深造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学院始终保持与世界一流的优质艺术名校进行合作,同时也与设计类、数字传媒类、珠宝设计类等领域具有绝对优势的国际院校开展合作。从海外合作的版图来看,国际学院课程可申请的院校,既包括亚洲地区也有欧美方向,从而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化的成才需求。
在学院的评价和考核机制方面,学院与海外已签约的合作学校建立了深度合作,邀请海外合作学校走进国际学院,共同进行人才考核与选拔,并为有意愿的学生举办专业化的入校考试。在教学课程方面,学院不定期邀请海外名校专家和教授,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为学生讲解他们的艺术理念,举办特色工作坊和讲座,让学生全方位了解海外学校。学院采取宽口径的育人模式,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开放视野、艺术素养高的全方位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生在国际学院学习 1-2 年,学院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课程和语言课程。在这两个方面,学院均有良好的师资。例如学院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师团队合作,对雅思考试进行针对性训练和提升等。近两年来,央美国际学院美术类专业教学成绩理想,多家海外名校高度认可学院的教学和研发水平,这对我们办好国际教育给予了极大的信心与支持。在专业教学方面,国际学院与英国培生爱德思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开展专业培训,得到很高评价,学生成绩审核通过率近100%。
主持人:在您看来,学生真正的竞争力来自哪些方面?面对未来培养人才时,我们应该注重孩子的哪些核心竞争力?
张冬凯:之前我看过一本书叫《教育大未来》,这本书的内容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关于国际化艺术人才成长,我个人认为主要涵盖以下四个重要方面:其一,文化素养方面,需要具备与之相应的成熟思维以及扎实的人文等多领域知识见解等内容;其二,专业素养方面,就像国际学院的日常教学,应对学生的文化课与专业课实施双管齐下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实现两者的同步提升;其三是创新创造能力方面,这是学生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项能力;其四,作为独立个体,学生与整个社会的融合适应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认知、思考与责任,也是学院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重点关注并着力加强的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央美国际学院拥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教学研发机制,始终着重于打造和悉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反思能力,引导学生对艺术形成全新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而这一系列的举措,无疑都将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良好的基础。
主持人:您有哪些话想对学生说?
张冬凯:学习艺术是一件非常幸福和快乐的事情,但是应当找到自己的方向,形成有益的方法。学生应当在不同阶段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进入国内美术考试的序列应当是在高中阶段要完成的,已具有一定体系和方法,要掌握一定技法性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学生要保持一种热爱,持续通过艺术去获取自己的兴趣养分,能够把这种好的创造性思维延续下来。即便将来学生不选择艺术这条路,从全球化视角和维度上来看,艺术可以跨界和搭界的学科也是越来越多的。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够从小接触艺术的熏陶,将来有机会选择自己成长成才的道路。综上所述,作为为一名教育者,我希望学生选择艺术,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并从艺术熏陶上得到自身的升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