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科普热 ——哈尔滨工程大学打造青少年研学实践基地
2024-01-24 17:38:44来源: 科技日报

  从广西“小砂糖橘”参观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馆,到四川“小熊猫”游览哈尔滨工程大学“雪雕一条街”,再到河南“小豫米”打卡东北林业大学的中国森林博物馆……这个寒假,哈尔滨各大学校园迎来了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研学团。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与“小黄鸭”研学团的十年之约再次引发关注。

  “以后我每年都要拿着‘小黄鸭专属校园卡’来哈尔滨工程大学‘看海、看船、看雪雕’。这里的哥哥、姐姐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黑龙江双鸭山尖山区实验学校学生徐子航说。

  “小黄鸭”研学团由来自黑龙江双鸭山地区留守儿童、武警子女、少先队红领巾宣讲员等组成。1月18日,“小黄鸭”研学团即将结束在哈尔滨多日的研学之旅。返程前夕,为学生提供研学场馆及住宿的哈尔滨工程大学给每位学子发了一张校园卡。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张德伟介绍,这张卡是学校送给孩子们的礼物。他们在18周岁前,可以随时手持“小黄鸭专属校园卡”回到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进入教学楼、图书馆,参观纪念馆,到食堂用餐……“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心有所向,鼓励他们从小树立远大志向,为梦想奋斗。”张德伟说。

  此次研学,学生们参观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军工纪念馆,体验了“工程金课”,参观了北大荒博物馆、731遗址博物馆等。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军工纪念馆科技成果展厅,学生们聆听第一个大型风洞群、第一艘水翼艇,第一艘小型水动力型潜艇、第一艘深潜救生艇的故事,近距离观看“辽宁号”“歼-10”仿真模型。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生们体验了一堂特殊的工程科普研学课。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训练基地老师周莹带领学生们参观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文化厅和4个工程认知实训室。从齿轮转动等工程原理到动手操作的“机甲”对抗,再到意义非凡的港珠澳大桥和“悟空”号,学生们在这里感受工程、了解工程、体验工程,探索工程的趣味。

  自1月8日哈尔滨工程大学开放校园以来,共接待四川“小熊猫”、甘肃“小如意”、天津“小蹦豆儿”等青少年研学团20多个。近千人来此聆听红色故事,走进蓝色梦想,感悟冰雪文化。日前,哈尔滨工程大学被授予“黑龙江省青少年公益活动研学实践基地”。 (记者 李丽云 实习记者 朱 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