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进行时》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教育频道2024高招专题报道推出的视频访谈特别节目,节目邀请全国百余所高校校长、招办主任权威解读招生政策、录取规则等,详细介绍高校办学特色、通过“零距离接触高校招办领导”,为考生提供最新招办资讯。指导考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以及未来职业选择,及时了解高校热门专业及最新信息。
近日,香港浸会大学教务长程淑丽老师和香港浸会大学入学事务处经理陈碧怡老师为广大考生学子介绍香港浸会大学2024年招生信息。
香港浸会大学教务长程淑丽(右)、香港浸会大学入学事务处经理陈碧怡(左)
精彩看点:
致力成为领先亚洲、立足世界的博雅大学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2024年《高招进行时》高考特别栏目,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是香港浸会大学教务长程淑丽老师和香港浸会大学入学事务处经理陈碧怡老师,首先请程淑丽老师介绍下香港浸会大学的基本情况。
程淑丽:香港浸会大学创立于1956年,是八所受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之一,既是博雅大学,也重视研究。大学现有七千多名本科生及四千多名研究生,所颁授之本科硕士博士学位资格都获得内地及国际认可。从2003年开始,大学更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内地招收应届高考毕业生,每年人数约占一年级收生人数超过百分之十,主要来自北京、江苏、广东、安徽、辽宁、湖南等省市。2024学年浸大计划录取超过300名内地本科生。浸大的研究生课程也深受内地本科毕业生的喜爱,每年录取超过二千名内地生。
坚持“全人教育”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主持人:2024年香港浸会大学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又有哪些呢?
程淑丽:“全人教育”是浸大一直坚守的理念,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除专业学术课程外,“通识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综合的广泛知识,锻炼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明辨思维,通过多元活动提升同学的能力,以迎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新世代所带来的新挑战和机遇。
大学鼓励同学参与“服务学习”,通过参与创新及有意义的社区服务,培养学生成为关爱社群及有承担的社会栋梁。在过程当中锻炼学生在群体的沟通与合作。浸大期望通过全面的大学教育,培养同学所需的素养,毕业时具备包括:技能、创意、沟通和群体等特质。
另外,浸大于去年推出「大湾区延伸学习」计划,落实「一校两园」,香港学生可到大学在珠海的校园 – 北师大浸大联合国际学院 – 学习一个学期或一年,让学生通过交流、实习等互动,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让他们更了解国情, 也加深对大湾区的认识。
凭借于香港中医药教育和研究的领先地位及中医药临床服务的丰富经验,浸大获香港特区政府选定为香港首间中医医院的服务契约承办机构。中医医院的设立,将大幅提高香港中医药医疗服务的水平、有助研发中医药,促进跨领域的合作。
6个学院 共提供四十多个本科及五十多个研究生专业
主持人:2024年香港浸会大学专业优势有哪些?有无新增学科?
程淑丽:在2024年,浸大的6个学院,在文学及社会科学、理、商、传理、创意艺术、及中医药各范畴合共提供四十多个本科及五十多个研究生专业,当中更有不少属于全港首创的学院和专业。除了个别科目,全部用英语授课.
浸大的传理学院历史悠久, 多年来为新闻, 公关, 广告等行业训练不少精英人才,学生毕业后投身业界, 有很好的前景。近年新兴的游戏设计与动画,配合现代社会需要, 极受同学欢迎。于2022年成立新的创意艺术学院,推动艺术、文化和艺术科技的发展,培育电影、音乐和视觉艺术等范畴人才。工商管理学院属于全球少于百分之一拥有三重认证的商学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中医药学院的中医课程是香港最早的中医课程之一,毕业生可考取中医执业资格。体育及康乐管理文学士,学生中有不少是精英运动员,包括香港的奥运金牌得主。其他学院未来也会提供更多的跨学科专业,这些都是浸大有特色及优势的专业课程。
大学重视创意,提倡跨学科的学习。于2022年开办了四个创新的跨学科专业,其中崭新的“自订主修”,让同学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按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灵活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跨学科的学习在高等教育已发展成世界趋势。浸大未来也会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31个省市计划招生300名内地生
主持人:香港浸会大学2024年在内地的招生政策和计划是怎样的?与往年有哪些变化,计划招生人数有无增加?
陈碧怡:浸大采取自主招生的形式录取学生,为同学在统招以外提供多一个选择, 申请浸大不占用学生的高考志愿,与统招也不冲突。31省市的应届高考学生(包括复读生)可以直接向大学提交入学申请,今年的内地招生计划已开始接受报名,截止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12日。因应香港特区政府把香港高校非本地生的比例从百份之二十提高至百份之四十,浸大将会大幅扩招,去年大学录取约180名内地生,今年计划录取超过300名内地生,各省市没有名额限制,最终录取人数视考生的整体水平而定。
各学院的招生模式略有不同,主要分为“联合收生”和“独立收生”两类。在“联合收生”的制度下,报考时,同学可按自己的兴趣报读心仪的专业的所属学院,入学后利用第一年时间多了解各个学科范畴,在第一年下学期或第二年才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和学院定立的准则分配专业。
“联合收生”的专业包括文学士、工商管理学士、传理学学士、理学士、社会科学学士及音乐学士。
另一种招生模式是“独立收生”,同学则在报读时已须选定专修,例如中医学学士及生物医学理学士、体育及康乐管理文学士和创意艺术学院的大部份专业等。
入学要求方面,除理学院及中医药学院有学科方面的要求,浸大大部份专业都是“文理兼收”,浸大会综合考虑申请人的高考成绩和面试表现,择优录取。
录取标准方面,申请人的高考成绩必须达到所属省市的一本线或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而且英语成绩达110分才有机会获邀面试或录取。工商管理学院专业及商业计算及数据分析理学士的英语要求为120分。
除高考成绩外,部分专业另设入学面试作综合评估,符合资格的申请人需要参加面试和提交作品集。面试会在线上以英语进行,主要评核考生的英语能力、个人素质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明辨思维、解难技巧等。
在高考成绩公布以后,大学会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公布面试和录取名单。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所有录取程序会在7月7日结束。
与超过350所国际知名的学府签订交换生协议 提升学生国际视野
主持人:在国际大都市的香港,香港浸会大学国际交流合作优势特色是广大考生非常关注的,也请陈老师介绍一下浸大的国际化特色?
陈碧怡:香港作为国际人才汇聚的大都会,浸大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报读。除获大学豁免外,浸大所有课程均以英语授课,除了内地生,吸引了来自非洲,南美洲及中亚地区的学生报读。目前,我们有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学生。浸大为学生提供各种对外交流机会, 包括学生交换计划,海外/本地实习机会及海外服务学习及交流团等, 让学生可增广知识和眼界,加深对跨文化的了解,以及提升国际视野。
浸大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大学的合作机会,提高师生对世界事务的认识和参与,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大学与超过350所国际知名的学府签订交换生协议,每年互派交换生学习,交换为期半年到一年。除此之外,大学也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法国等地的著名大学合办双学位课程,同学在浸大和海外大学完成课程以后,分别获得浸大和海外大学颁发的学位。
毕业生就业前景广泛 得到用人单位认可
主持人:香港浸会大学往年本科生的就业和读研以及继续升学情况是怎样的呢?
陈碧怡:在大学各单位,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浸大毕业生都有很好的发展。2022年内地毕业生当中,约百份之二十留港工作,他们在会计、科研、广告传媒、行政等行业得到很好的发展机会。另外,约百分之五十的毕业生会留在香港或者到海外继续升学。过去,有毕业生会到哈佛、耶鲁等顶尖的大学继续考研。
而留在浸大深造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学院提供超过五十个修课式研究生课程,有特定学科、跨学科、双学位、专业博士学位等选择 ,部份更获得专业认可。2022年研究生毕业后约百份之二十投入全职工作,分别从事商业、社区服务及教育等工作。
致力为学生提供最佳体验 丰富同学的生活经验
主持人:请问程老师香港浸会大学校园生活情况是怎样的呢? 比如住宿条件等?
程淑丽:浸大致力提供最佳的学生体验,拥有浓厚的关爱文化,大学了解内地新生刚来香港所面对的问题,特别为新生举办各类文化适应和社交活动,帮助他们融入在香港的生活。例如“亲善家庭计划”为内地新生安排接待家庭,让同学得到关怀与协助,也丰富同学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成为‘浸大人’的路上得到支持。
另外,大学建校至今校园不断扩展,校内设施不断更新,课室和实验室配备先进器材,图书馆藏书丰富,并设有舒适的学习共享空间,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学习。浸大又提供优质的学生宿舍及完善的体育设施,让同学体验校园生活的同时,又可建立健康的生活。大学目前有超过1,700个宿位,保证入学首年安排宿舍给内地生,新的赛马会创意校园快将落成,届时将提供更多宿位。
高考建议
主持人:2024年对于即将报考的学生和家长有哪些建议呢?送上今年的高考祝福语!
程淑丽:我希望同学们在备战高考的同时,亦应注意身体健康,适当地放松心情,让身心保持最佳状态, 在面对压力下,仍能在考场沉着冷静,发挥最好的自己。之后如果报考的专业有面试安排,就要好好的练习英文口语,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逻辑思维及知识,在一些不同的话题中阐述自己的观点。
最后,祝福大家高考成功,取得好成绩。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的同学加入浸大,开展人生的另一页。
联系方式:
香港浸会大学入学事务处:
地址:香港浸会大学教学及行政大楼701室
电话:(852)3411 2220
电邮: mainland@hkbu.edu.hk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