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挖掘和运用丰富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社会实践,融入艺术创作,融入技能训练,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中润育家国情怀。
演绎张露萍烈士,融爱国主义于艺术创作
近年来,学校以出生于四川崇庆的革命烈士张露萍的事迹为题材,开展系列创作活动。组织师生在崇州市露萍广场聆听张露萍英雄事迹报告,前往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查阅张露萍相关史料,观摩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最后的营救》,经过一定积累后,创作了诗歌《七月里的石榴花——为张露萍烈士作》、舞剧脚本《张露萍》等静态作品,还创作并编演了话剧《张露萍》这不仅是对烈士的最好纪念,更是对参与创作、演出的师生及观众灵魂的洗礼。这些作品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省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舞台剧展评中相继获得二等、三等多项奖励。
传承烙画技艺,融爱国主义于技能训练
烙画是通过加热的金属在竹、木、纸等媒材上产生焦痕作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老的珍稀艺术,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学校于2017年成立烙画工作坊,面向艺术教育和艺术设计类专业开设第二课堂。学校注重从红色文化资源中汲取创作养分,组织“探高原摩梭风情,忆红色长征精神”采风等主题实践活动,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专业和课程建设及教学实践,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烙画技法技能训练。2018年,学生创作的《丰碑·红军过阿坝》烙画作品,荣获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工作坊二等奖。2023年9月,学校烙画工作坊列入省级职业院校紧缺领域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名单。该平台的任务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烙画的技艺技能传承,培养烙画艺术传承创新人才,学校组织专家及成员单位教师交流研讨,向更多学员讲授传播烙画基础知识和制作技艺技能,通过独特艺术形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