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中国首家公办本科职业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柬埔寨柬华理事总会合作共建的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成立揭牌仪式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彭斌柏,高等教育司司长周天华,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陈伟,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公参赵海燕,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曹玉梅,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柬华应用科技大学中方理事长谢永华等出席揭牌仪式。柬埔寨副首相兼教育青年体育部部长韩春那洛,柬埔寨国务部长陈乐提,柬埔寨教育青年体育部常驻国务秘书金塞瑟(KIM SETHANY),国务秘书翁博拉(OUNG BORAT),高教司司长莫诺伊(MAK NGOY),综合司司长韩迪琳(HAN DIVIN),文化交流与奖学金司司长杰速坡(CHAP SOPHORN),政策司办公室主任赖速维佳(LAY SOVICHEA)以及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柬方理事长方侨生等出席揭牌仪式。揭牌仪式后,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会见了中国教育部代表团一行。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对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今年是中柬建交65周年和“中柬友好年”,是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中国和柬埔寨是铁杆朋友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柬双方确立了“钻石六边”合作框架(政治、产能、农业、能源、安全、人文六大领域),签署新版中柬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近年来,中柬教育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尤其是在职业教育领域,中方已在柬建设了19个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为柬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是中柬两国在教育领域合作的最新成果。2023年是“中柬友好年”,2024年是“中柬人文年”。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的成立,既为“中柬友好年”划上教育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 “中柬人文年”开启一个充满期待的开端。中国教育部支持中柬两国开展教育对话交流,持续向柬埔寨学子赴华深造提供奖学金,持续支持开展在柬中文教育、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数字教育等方面的合作,把“人文”打造成“钻石六边”的“金边”,为构建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中柬命运共同体贡献教育力量。
柬埔寨副首相兼教育青年体育部部长韩春那洛对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表示,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是柬中两国在人力资本发展合作上的又一新成果,是柬中民间交往强有力的见证。柬教育青年与体育部致力于培养具有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人力资源,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实现具有区域和全球竞争力的多元化知识经济。柬政府实施多项举措以扩大高等教育范围,加强教育和科研质量,促进柬埔寨人力资源开发,这是柬政府五角战略中最优先的方向。希望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根据柬埔寨劳动力市场需要,以及学生、家长和政府的期望,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柬埔寨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希望柬华应用科技大学能够成为改变学生命运,助力学生梦想成真的应许之地。
随后,在成立仪式上,举行了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授牌仪式。华为技术柬埔寨有限公司、柬埔寨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桑河二级水电柬埔寨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柬埔寨有限公司、用友软件柬埔寨有限公司、中通快递柬埔寨有限公司、中国壹路集团柬埔寨公司、柬埔寨明星酒店集团等7家中国在柬企业及1家柬本土企业获得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授牌。相关企业为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提供价值300万美元的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支持,以及建设经费支持。
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柬方理事长方侨生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持续推进背景下,柬华理事总会将进一步深化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合作,引进中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先进师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柬“工业发展走廊”建设添砖加瓦,为柬青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稳定贡献力量,为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贡献。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柬华应用科技大学中方理事长谢永华指出,学校将聚焦“教随产出、校企同行”,围绕柬埔寨人才培养的需求,创新“双学历”教育办学模式,强化校企合作办学特色,推广“技能+”办学理念,为柬埔寨培养高素质本土技术技能人才。
揭牌仪式前,中柬嘉宾参观学校实验实训中心,观看了师生艺术表演。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定位
培养柬埔寨本土技术技能人才。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的成立是中柬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点
一、创新“双学历”办学模式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将采用4+0,2+2,3+1等模式,在柬埔寨开展职业本科学历教育,学生可同时获得中国和柬埔寨两国的学历和学位证书。柬华应用科技大学通过调研柬埔寨和在柬中资企业的用人需求,首批开设的六个本科专业为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汽车服务工程技术、网络工程技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二、强化校企合作办学特色
中国在柬企业在农业、纺织、机械、电子等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已成为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经贸关系的新支柱。“教随产出、校企同行”,柬华应用科技大学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建设、科研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资源有保障、运行可持续、培养系统化的发展模式。柬华应用科技大学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开展实验实训建设,诸多中资企业和柬埔寨当地企业为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提供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支持和经费支持。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和企业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专业标准,邀请企业导师为学生授课,为企业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带动当地人口就业, 赋能当地学员就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推动中柬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
三、推广“技能+中文”学习模式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结合企业人才培养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学习特点,以“技能+中文”为切入点,让学生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用中文作为工具学习中国技术技能,获得服务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本领。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创新“技能+中文”培养模式,制定符合柬埔寨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适应柬埔寨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培养高度契合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职教出海”的意义
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由“面向中国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中国发展方案”,实现“面向国际问题——贡献中国经验——支持全球发展倡议”的转变,从“单向引进借鉴”向“多边共建共享”的转折。中国职业院校正在不断创新国际合作新模式,拓展境外办学资源和能力,增强全球适应性。
一是彰显中国职教力量。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院校通过境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建共享中国职教经验,推动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加深人文交流。
二是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与产业界的紧密联系优势,推动全球职教界和产业界深度合作、共同发展,塑造全方位开放格局。通过增强教育、产业、行业界的密切合作,以技能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三是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建设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满足柬埔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为企业在柬埔寨发展提供本土化人力资源支持,赋能当地学员就业发展。传递中国“互利共赢、 共同发展”理念,与发展中国家共享中国方案,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发展和民心相通,助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
附件: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简介
2023年12月19日
附件: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简介
(Cambodia-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 CamTech),位于柬埔寨金边市,是由中国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柬埔寨柬华理事总会合作共建的,开展本科学历教育。2023年12月在中柬双方教育主管部门共同见证下正式成立揭牌。
一、中方合作机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基本情况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前身是黄炎培先生于1918年创建的中华职业学校,是我国第一所以“职业”冠名的学校,也是我国第一所公办职业本科院校。学校建有仙林、中山、天堂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360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约3.4亿元;图书131万册;设有30个本科专业、46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5649人,其中本科生8287人,教职员工1118人。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近340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7%,具有六个月以上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35%。
学校牵头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中国-东盟职教合作联盟、江苏美国高职教育合作联盟等15个高规格的国际交流平台,与世界职业院校和技术大学联盟(WFCP)等40多个国家(地区)的90余家境外组织和院校保持稳固的联系,获得全球职教界的最高荣誉—世界职业院校和技术大学联盟卓越奖“应用研究与创新”金奖。学校于2018年和2022年连续两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蝉联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2020年10月学校建成全国首家“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 2021年7月建成全国首家职业教育孔子学院,2021年12月建成全国首批“中文工坊”——马来西亚优诺雅中方工坊; 2023年6月,学校在马来西亚建成全国首批郑和学院。来自40多个国家的700余名外国留学生在我校学习。学校与31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与华为、西门子、ABB、现代重工、罗克韦尔等领军企业建立合作平台17个。
二、柬方合作机构--柬华理事总会基本情况
柬华理事总会成立于1990年12月26日,是延续柬埔寨华人华社百余年发展史的重要华社组织,经柬埔寨王国政府批准的合法社团,全柬华人华侨的最大组织,在柬埔寨各界拥有崇高声誉。柬华理事总会以“促进柬中友谊,建设繁荣华社,服务百万华人华侨”为宗旨,下属有柬埔寨潮州会馆、客属会馆、福建会馆、华文学校、华文报、互助会、商协会等约150个社团单位。弘扬中华文化,发展华文教育是柬华理事总会的主要任务之一,下属有58所华校,学生达5万余人。
三、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基础建设情况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位于柬埔寨首都金边市水净华区,校园占地面积75亩,现有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学校教学设备完善先进,拥有100间教室,一间图书馆,一个800平方米的实验室基地,一间500平方米的LED电子屏大礼堂,一间100平方米的大会议室,两间150平方米的健身房,一个1000平方米的校园花园。为便于招生等相关工作,学校在金边市中心财富大厦另建有1750平方米的办学区,包括一个图书馆,7间教室,1间实验实训室,一个机房(40台电脑),600张桌椅,两个会议室,一个大礼堂(可容纳300人)。所有教室配有空调、投影和教学白板。
四、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情况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开展本科学历教育,开设新能源发电技术、汽车服务工程技术、网络工程技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6个本科专业,并采用4+0,2+2,3+1等模式,开展职业本科学历生培养,符合条件的学生可获得中、柬两国的学历、学位证书。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前期办学具有良好的基础,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致力于服务 共建“一带一路”中资企业和当地企业,为企业培养既懂中文又具备精湛、娴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柬华应用科技大学与华为技术柬埔寨有限公司、柬埔寨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桑河二级水电柬埔寨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柬埔寨有限公司、中通快递柬埔寨有限公司、中国壹路集团柬埔寨公司、用友软件柬埔寨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6个实验实训室,服务专业建设与教学。同时,柬华理事总会投入建设了一个800平米的实验室基地,企业投入价值300万美元的实验实训设备,多方携手,建成柬华应用科技大学产教创业园。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建设方式和管理模式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由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柬华理事总会合作共建。由柬华理事总会负责办学所需的场地、设施、设备,包括教学区域、办公室、教学设备及资源、图书馆、体育设施、学生宿舍、互联网接入设施和设备等硬件条件,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负责相应课程教学师资和教学资源,并协助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做好相关管理工作。教学需要的实验实训设备主要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建设。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后期将通过学费收入、自筹经费等途径逐步实现自负盈亏。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设立联合管理委员会,作为大学的最高决策机构。联合管理委员会由柬华理事总会和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相关负责人组成,其中联合管理委员会柬方主任、中方主任分别由柬华理事总会会长和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担任。联合管理委员会将定期召开全体会议,对办学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做决策。柬华应用科技大学设柬方执行校长1名、中方执行校长1名。柬方执行校长由柬华理事总会会长任命,中方执行校长由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任命。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的建设意义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的定位是中国职业教育第一所海外应用技术大学,开展本科学历教育,打造职业教育海外办学的示范和样板,精准对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发展需求,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我国教学资源与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建共享。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理念和模式与2023年2月“中国和柬埔寨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中提出的“钻石六边”合作框架高度契合。学校将积极参与打造中柬“鱼米走廊”和“工业发展走廊”,更好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柬政府提出的“五角战略”。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典范案例、实践经验分享到世界各国,为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注入技能力量。(图文/柬华应用科技大学)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