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能买入学资格?小心这种“陷阱”!
2023-12-01 17:23:14来源: 新华网

  花钱就能购买入学资格、就业资格?孩子就能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更理想的工作?日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诈骗案,被告人虚假宣传有能力为客户办理入学或安排就业,以收取就业考试培训费等费用为由,骗取他人钱财。

  案件查明,2018年11月至2019年,被告人李某、王某相继注册成立3家教育科技公司,虚假宣传有能力为客户办理入学或安排就业。在两人授意下,被告人张某等4名公司管理人员,安排业务员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向不特定人群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并组织客户进行“面试”“培训”等,制造该公司正在为客户安排就业、办理入学的假象,诱使客户支付高额费用。随后,以各种手段拖延退款时间,从而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

  自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间,该团伙共骗取60余名被害人共计1400余万元。经被害人报案,6名被告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法院最终认定,李某等6名被告人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至14年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至80万元不等。责令被告人李某、王某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收缴被告人退缴在案的赃款,以及查封、扣押、冻结被告人的财产。

  法官提醒,家长和学生均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就业观念。要以有关部门发布的官方招生、招聘政策为准,切勿轻信任何社会人员的“牵线搭桥”,以免上当受骗。(记者 白佳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