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信通院框架合作签约仪式暨数字经济赋能人才实训研讨会,暨蓟门法商实践沙龙第三期,在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北京市顺义区的有关领导:顺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政,顺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软件和信息产业科科长齐伟出席。
本次活动的合作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所长金键,副所长罗松,北京运营中心主任孙洁,智能+学院、信通院(武汉)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良等出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兼MBA中心主任商文江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助理兼MBA招生部主任肖富荣老师,中国政法大学MBA中心副主任戴建华教授,中国政法大学产业经济系主任李超教授代表MBA中心出席。
法大企业家俱乐部副理事长万晓燕、秘书长刘欣源、副秘书长钱九,以及北京睿格立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楠、星环(北京)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楚君、度金针交付管家联合创始人张丽婕等校友企业家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还邀请到了兄弟院校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友私募股权投资协会秘书长赵清、副秘书长邱燕军。
本次活动同时作为2023级MBA入学导向活动,有30多位2023级MBA学员参加。
参观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参会嘉宾和学生首先在中国信通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了解了工业互联网数字化领域的发展、技术前沿与行业应用。
(参观现场)
交流
会议开始,顺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所长金键分别代表顺义区和中国信通院欢迎了中国政法大学代表团的来访。
(张政副局长致辞)
(金键所长致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兼MBA中心主任商文江教授进行了关于数字经济治理的主题研究分享,系统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在数字经济治理、商业业态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实践探索。商文江院长的演讲得到了与会嘉宾的高度关注,现场掌声不断。
(商文江院长主题演讲)
戴建华教授也分享了关于数字经济人才培养领域的研究、探索和思考,得到了现场嘉宾的肯定。
(戴建华教授主题演讲)
签约
接下来是签约仪式环节:
首先是中国政法大学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框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商文江院长、张政副局长、金键所长、万晓燕副理事长、刘欣源秘书长的见证下,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助理兼MBA招生部主任肖富荣老师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罗松代表双方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数字经济治理领域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数字经济治理人才的培养工作。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信通院 框架合作签约仪式)
接下来进入揭牌仪式环节,商文江院长、张政副局长和金键所长共同为中国政法大学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实践基地揭牌。
(中国政法大学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实践基地挂牌仪式)
然后是法大未来企业家计划揭牌仪式,张政副局长、万晓燕副理事长、孙洁主任共同为法大企业家俱乐部未来企业家培育基地揭牌。
(法大企业家俱乐部未来企业家培育基地挂牌仪式)
最后进入工业互联网总部基地意向入驻项目签约环节,由法大企业家俱乐部组织5家校友企业项目与中国信通院进行了意向入驻签约。分别是三代智能飞机牵引车项目(北京睿格立特)、面向企业的AIGC教学实训平台项目(同伴客数据)、基于人工智能的盲盒潮玩伴手礼项目(春天在哪礼)、工程系统集成一站式数字化管理平台项目(度金针交付管家)、智能服务机器人项目(星环智能机器人)。
(法大企业家俱乐部意向入驻校友企业签约仪式)
接下来,会议进入交流环节。顺义区进行了科技产业环节与政策推介、李超教授介绍了法大商学院数字经济专硕申请相关工作、中国信通院介绍了工业互联网总部基地发展方向、中国信通院智能+学院交流了与法大EEP中心的合作意向、北航校友私募股权投资协会进行了协会介绍、法大企业家俱乐部介绍了与海升集团合作打造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产业赋能中心的经验和未来俱乐部助力顺义区发展的思考等。议题丰富、交流热烈,为各方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流现场)
最后,全体嘉宾合影留念,第三期蓟门法商实践沙龙活动顺利结束。
本次活动帮助MBA学员了解到工业互联网数字化的前沿技术、开拓了视野。同时带领校友企业家走进地方产业园区,探索了引导校友企业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中国信通院的框架合作,也为商学院数字经济专硕的申请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活动取得的了积极的成果。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