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泓: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道路上的些许思考
2022-01-29 11:02:03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责编: 杨钧喆

  国际在线教育频道消息:据2021年10月26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的通报显示,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基本实现了《实施方案》近视率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的防控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得益于国家战略顶层设计的出炉、落地,也仰赖于全社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意识的进一步加强,更归功于包括社会办医机构在内医疗体系的靶向发力,精准服务。

  近日,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北京茗视光眼科总经理于泓先生,他不仅介绍了北京茗视光眼科十年来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方面的工作,而且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主持人:我有了解到您非常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请问,您本人在这块有着怎样的亲身经历?

  于泓:这里,我说下自己的亲身经历。2003年秋季开学的一天,我孩子回来说在课堂上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了。于是,我带她到我工作所在的同仁医院去看医生。

  当时,同仁医院眼科一共有12个亚专科,有专门给成人做手术的屈光中心亚专科,却没有专门给儿童青少年看近视的专科。

  一般情况下,看近视的患者都是到儿童斜弱视专科看门诊的。当时,我预约了专家的号,检查后知道孩子得了近视,需要配框架眼镜。

  我问能不能不配眼镜?专家说:不行,而且也没有其他可行的替代办法。

  我当时就想咱同仁医院是全国最好的眼科医院,为何没有一个专门给儿童青少年看近视的科室呢?而且得了近视只能配戴框架眼镜,难道没有其他办法吗?

  在我左右打听之后,从一位朋友处得知,附近有一家近视按摩的机构,可以将近视度数降下来。我带孩子过去每周做按摩三次。按摩前在视力表上检查视力,按摩之后复查,视力能提高两行。但是,一个学期后回同仁医院再检查,孩子眼睛近视度数反而长了100多度。

  我托人详细咨询同仁的专家后得知,孩子一旦得了近视,是没有办法将度数降下来的,只能采取戴镜矫正措施让近视发展慢点,如果不戴眼镜会增长得更快。

  我当时就想为什么第一次门诊时专家没有给我详细解释呢?后来,自己想通了。因为,来同仁医院看病的人实在太多了,医生一般只说诊断结论与治疗意见,根本没有时间多解释。如果当时有专门看近视的医生多讲一些,我可能就会给孩子早点配框架眼镜了。所以,我作为家长,一直期盼社会上有医疗机构能专门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让广大儿童青少年的近视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并为广大家长缓解焦虑和烦恼。

  主持人:北京茗视光眼科在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方面有着怎样的初衷?

  于泓:我们有两个心愿。第一个心愿,在茗视光眼科创立之初,近视手术是主攻方向,翌年,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得以启动。当时就想,公立医院缺乏专业医生从事青少年近视领域,那么,作为社会办医机构的茗视光眼科应将这块医疗供给的短板弥补上来。第二个心愿,本着“回馈社会”的原则,我们决定将近视手术手术的盈余“补血”到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上来,让更多没有近视的孩子远离近视,得了近视的孩子度数发展得慢些,低度近视的孩子不发展成高度近视,为缓解家长们的焦虑,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做贡献。

  主持人:近年来,北京茗视光眼科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上做了哪些工作?

  于泓:为进一步使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与发展普遍加速的问题得到缓解,茗视光眼科依托眼科专家团队开展相关工作。2021年,我们在顺义区开了一个眼科诊所,未来会在更多区域开办。同时,我们会继续加大力度从事近视防控科普工作,例如启动了青少年眼健康知识普及第一行动,编印了《小学生近视防控宝典》,充分利用各大平台进行直播、录播,致力于提升家长、学生的近视防控知识素养。

  根据国家部门的要求,要针对儿童青少年建立视力健康档案,依据各种数据变化适时监控他们的视力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减少还没近视的人群产生近视,遏制近视人群度数的提高。茗视光眼科以近视手术的医疗标准来做近视防控,对儿童青少年眼睛检查更加准确,数据的收集更加齐全。

  今后,茗视光眼科将继续践行回报社会的责任,充分体现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用我们的技术和服务惠及更多的儿童青少年,将“让中国人不再为近视烦恼”的使命真正落到实处。

  主持人:眼科医生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当前社会形势下,为全力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各大医疗机构将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于泓:近视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很多眼科医生对近视的了解不够深入,欠缺专业的近视防控知识和经验,公立医院专门看近视的眼科医生也屈指可数。起初,我们的近视防控医生以外聘为主,出诊时间不固定,儿童青少年看诊不方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思虑再三决定自己配备专业的近视医生,组建了由原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视光中心主任周跃华教授引领的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团队。

  随着人们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今后,一定会从眼科医生群体中分化出专门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医生来。这一群体的发展壮大,是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长期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力量。

  现在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根据我这些年来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是亟待解决的。

  第一,公立医院过去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上普遍存在着两方面缺陷:一方面,医院对近视防控重视不够,给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配备的医资力量长期不足;另一方面,医院里的大多数眼科医生也认为近视防控技术含量不高,更愿意挑战青光眼、眼底病等有技术难度的病种,导致乐意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医生少。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儿童青少年防控领域予以政策倾斜,公立医院普遍开设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专科门诊,将有近视防控意愿的青年医生充实到近视防控医疗队伍中。

  第二,目前看,儿童青少年近视就诊的时间基本在周末和节假日,公立医院周末和节假日开诊的数量少。一边是巨大的市场需求,一边是有限的门诊时间,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公立医院周末和节假日开放儿童青少年近视门诊。

  第三,从行业特点看,从事近视防控专业的医生们,为了自己念兹在兹的事业,不仅没有正常的周末和节假日休息可言,而且主动放弃本该休息的时间,不能与亲友团聚。在此,我呼吁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对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医生群体给予更多的关爱和鼓励。

  第四,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学校配置的卫生室硬件上难以满足需要。所以,主管部门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检查诊治任务更多下达给了公立医院。可现实情况是,公立医院除了近视防控医生不足,场地也小,设备也不多,现阶段无法满足接待大批量的儿童青少年集中到院检查。

  总之,面对当前形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任务很重,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加大组织协调公立医院增配近视防控的医生,增设青少年近视防控门诊,增加场地和设备;同时,将青少年近视防控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让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近视防控技术带来的好处;另外,建议协调社会办医机构,承担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任务,让社会办医的有益补充作用得到全面发挥,从而使国家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战略得到有效落实。

  主持人:从家庭层面来看,您认为家庭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点在哪?

  于泓:我认为,家长对近视防控知识的了解是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关键。家长不仅需要了解近视发生、发展的基本原理,还应清楚哪些生活习惯是对眼睛不利的,更要对孩子的检查时间做到了然于胸。家长陪孩子定期去专业机构检查,不仅能够及早发现近视,而且能够监测近视的发展与防控效果,并及时采取有效矫治措施,让近视的发展慢下来。

  在“多屏”时代的今天,一个既成事实是,现在不仅儿童青少年患有近视的群体庞大,就连不少中年人近视度数也在增加。究其原因,手机、电子书等电子屏已成为导致近视早发生和近视度数加深的罪魁祸首。所以,家长要给孩子起到表率作用,严格控制自己使用电子屏的时长。

  主持人:近视防控技术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发挥怎样的作用?

  于泓:从技术层面来看,普通框架眼镜、周边离焦性框架和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和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在近视防控中都有一定的作用。随着近些年角膜塑形镜(OK镜)技术的推广应用,确证了角膜塑形技术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相对更有效的先进技术。可是,该技术包括门诊检查、定制镜片及日常护理液,一年的费用在1万~1.5万,普通家庭难以承担。希望政府能够逐步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纳入医保范围,对周边离焦性眼镜和塑形镜片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将产品价格降下来,鼓励国产角膜塑形镜片的研发与推广应用,让这一技术惠及更多的儿童青少年。

  近视防控技术层出不穷,但临床验证有效且长期副作用小的技术不多。希望政府有关部门严格规范社会上不断涌现的近视防控新技术的试用和使用,防止有些机构利用青少年近视防控市场巨大的需求来做出损害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事情。

  最后,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问题,预防重于控制,控制重于矫治。全社会迫切需要一批眼科专家、医生进行近视防控知识和技术的科普宣传工作。社会各媒体平台也要积极参与到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科普事业中来。通过讲座、知识竞赛、专题培训等形式,使得广大家长接受了解、消化理解近视防控知识和技术,带孩子定期检查眼睛,为孩子采取适宜的近视防控技术,并督促孩子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保护眼睛。(文/梁丽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