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云南推行乡村“家长夜校”的报道引发关注。从红河州红河县甲寅镇龙美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讲授的家教课让家长们“眼睛亮了起来”;到保山市邀请心理学专家,生动讲解“做高影响力的父母”;再到大理州弥渡县用情景剧吸引数百名家长参与……在云南,“家长夜校”已成为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品牌项目,有效回应了乡村家庭教育的现实需求。
“家长夜校”创新了家庭教育服务供给模式,打通了乡村家庭教育“最后一公里”。在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互嵌融居的边疆地区,不少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获取家教知识渠道有限、家庭教育理念陈旧。云南“家长夜校”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依托遍布乡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小广场,将优质家庭教育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探索出了一条“群众在哪里,夜校就办到哪里”的家庭教育精准服务路径。这极大降低了村民的参与门槛,将乡村家庭教育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更重要的是,它在教育内容上打造“1+4+6+N”的课程体系,紧扣“怎样做好家长”主题,结合村民生活实际开发特色课程;形式上采用情景剧场再现、云端课堂互动等生动形式,把家庭教育知识转化为群众愿听爱听、听懂会用的实用内容。这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尊重民族特色、结合地方特点的乡村家庭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实现了群众参与方式从过去“干部挨家动员”到如今“群众抢着来”的巨大变化,为破解乡村家教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办学经验。
“家长夜校”以良好家风涵养了文明乡风,激活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最小单元。云南“家长夜校”的实践证明,抓住家长群体,就抓住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一环。通过持续输入科学的教育理念、法律知识和文明风尚,“家长夜校”提升了村民的综合素养与监护能力。当家长懂得了“孩子考试成绩差,不能上来就打骂”,学会了以身作则不沾毒、绷紧防溺水安全弦时,既改善了亲子关系,又促进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在西双版纳州勐海镇,移风易俗知识通过彩色转盘问答在亲子间传递;在开远市羊街乡,民族团结教育与家校共育在节日氛围中深度融合。这些场景生动地说明,“家长夜校”既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又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着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无数家庭“小细胞”的健康发展,汇聚成推进边疆基层治理和乡村文化振兴的强大力量。
“家长夜校”找到了链接理论学习宣传与群众生活的接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家长夜校”的意义,远不止于家庭教育。它串联起博物馆、图书馆等阵地资源,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生活现场,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农民火把节、村晚村歌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抓阵地、队伍、内容、形式,使党的创新理论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叙事变为群众日常生活的微观实践,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了从“富口袋”到“富脑袋”的同步推进。
云南乡村“家长夜校”的实践,是一条以家庭教育“小切口”破解乡村治理“大课题”的有效路径。它点亮的不仅是家庭教育的灯塔,更照亮了乡村文化振兴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行之路。(中国教育报 魏月 作者系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