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百年老字号 奔向光明新未来丨上海立达学院新生探秘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工厂
2025-09-29 18:02:43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9月23日上午,上海立达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25级新生,在学校党委书记李艳玲带领下,走进光明食品集团旗下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工厂,开展以“解锁百年老字号文化密码,奔向光明未来”为主题的新生认知专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帮助新生深入了解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增强专业认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走进百年老字号,奔向光明新未来丨上海立达学院新生探秘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工厂_fororder_18

  解锁老字号:从“奶瓶子”到“数字标杆” 以硬核实力筑牢文化自信

  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综合性食品产业集团,光明乳业始终承担着守护上海市民“奶瓶子”等重要民生物资供应的重任。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工厂凭借1581个全流程智控点、中央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国际顶尖生产设备,实现从牧场到餐桌的全链条数字化追踪。在“一滴奶的数字化之旅”主题导览中,师生们目睹了“千分牧场”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追踪奶牛健康数据、优倍5.0鲜奶技术结合A2奶源精准配方以及环保包装材料循环利用的全过程,直观感受“生产业务在线化、管理数字化、设备智能化”的转型路径。

【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走进百年老字号,奔向光明新未来丨上海立达学院新生探秘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工厂_fororder_19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光明乳业的发展历程、路径及产品类型,更实地探访了现代化生产车间。工厂通过中央自动化控制技术与国际顶尖设备,对生产全程实时记录监测,构建起高效优化的乳品生产链条,让大家对生产流程有了直观认知。同时,光明乳业“绿色、健康新时尚”的理念贯穿始终:原材料采购、加工、产品包装到运输的每一环,都彰显着对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这种将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的实践,既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也为他们树立了极具参考意义的职业标杆。

  新生认知实践:从“纸上认知”到“实践觉醒” 在认知与实践中奔向光明未来

  活动中,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工厂的丁松老师为新生带来乳业科普课。他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切入点,通过工厂设备从机械化、自动化到智能化,从省人、减人到无人的升级实例,展现智能工厂对生产效率的提升,强调公司以极限思维追求精益生产,坚守“零事故、零缺陷、零故障、零损失”标准,并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人才需求,点明校企合作的重要价值。最后,他以“因为光明,所以温暖”作总结,传递企业浓厚的人文关怀。

【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走进百年老字号,奔向光明新未来丨上海立达学院新生探秘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工厂_fororder_20

  光明乳业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马云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立己达人”是光明乳业的核心理念,企业始终以高品质产品服务消费者,推动行业与社会发展。他鼓励新生作为未来专业人才,在学习中提升自我,关注社会需求,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为“健康中国”战略发力。

【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走进百年老字号,奔向光明新未来丨上海立达学院新生探秘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工厂_fororder_21

  上海立达学院党委书记李艳玲对光明食品集团的热情接待和丁松老师的精彩授课表示感谢,叮嘱新生将“立己达人”理念与专业知识融入日常,以光明乳业为标杆,推动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为 “健康中国”贡献力量。同时她期待未来学校能与光明食品集团拓展合作,着力构建“需求对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长效机制,为学生成长赋能、为行业发展育才。

【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走进百年老字号 奔向光明新未来丨上海立达学院新生探秘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工厂_fororder_22

  通过此次专业认知实践活动,上海立达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25级新生不仅深入了解了食品产业的运作逻辑与技术前沿,更在智能生产线与人文关怀的交织中,真切感受到光明乳业“以科技守护健康、以责任传递温度"的社会担当与创新基因。这场“数字车间里的思政课”,既以鲜活案例印证了“专业学习服务国家需求”的实践路径,更以产业叙事的多元视角,引导文科生突破“纸上谈兵”的认知边界。

  据了解,未来上海立达学院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系统构建“课程-实践-导师”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深化“专业+产业”融合育人,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社会责任感与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消息来源:未来上海立达学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