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江西泰豪动漫职院师生暑期“三下乡”书写实践答卷
2025-09-11 19:17:43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25年暑期,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泰豪教育基金会联合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以嘉种学堂项目为载体,组织30余名师生开启为期25天的“名企访学+乡村实践”双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师生团队深耕广东深圳、汕尾两地,创新构建“三链融合”实践模式,以环境整治筑牢乡村宜居之基、文化传承激活乡土精神之魂、产业赋能点燃发展活力引擎,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江西泰豪动漫职院师生暑期“三下乡”书写实践答卷_fororder_28

  环境筑基:从“一时清”到“长久美”,绘就宜居乡村新图景

  “以前村里主干道杂物堆得多,下雨天排水也不畅,现在干净又清爽,住着都舒心!”汕尾市城区红草镇亚洲村村民看着焕然一新的村容,由衷点赞。这一变化,源自嘉种学堂红星向阳小队开展的“清环境、防蚊虫、护健康”专项行动。

  实践期间,小队成员带着工具深入村落,清理150平方米主干道的积存垃圾与杂草,疏通堵塞的排水沟,对公共区域开展重点消杀,让村庄环境肉眼可见地“焕新”。更重要的是,团队并未止步于“一次性清理”——他们结合乡村实际编制《卫生维护小贴士》,向村民普及环保知识,创新建立“村民轮值+定期检查”长效机制,将环境整治从“外力推动”转化为“内生自觉”,实现乡村宜居环境的可持续维护。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江西泰豪动漫职院师生暑期“三下乡”书写实践答卷_fororder_29

  文化铸魂:让非遗“活”起来,让青年“聚”起来

  “没想到传统英歌舞能和现代舞台结合,太精彩了!”在亚洲村“亚洲青年之夜”活动现场,村民们为国家级英歌舞传承人的表演与师生创新编排的跨界节目掌声不断。这场吸引200余人参与的文化盛宴,正是嘉种学堂星火燎原小队践行“文化赋能乡村”理念的生动实践。

  此前,小队先赴深圳学习现代传播理念与文化运营模式,再回到乡村扎根调研:走访村中长者,细致记录五行山墙建筑文化、长明灯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推文100余篇,总阅读量超2.4万次,让“养在深闺”的乡土文化走进大众视野。“我们不仅要记录文化,更要让文化‘活’在当下。”小队成员表示,通过“青年夜话”“非遗展演”等形式,既能唤醒村民的文化认同,也能吸引更多青年关注乡村、扎根乡村。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江西泰豪动漫职院师生暑期“三下乡”书写实践答卷_fororder_30

  产业赋能:搭建“高校+乡村”桥梁,激活集体经济新动能

  “这个手工编织品太有特色了,我要带一个回家!”在亚洲村夜间市集上,村民手工制作的文创产品颇受欢迎。这是嘉种学堂团队探索“高校资源导入—青年创意落地—集体经济增收—乡村文化复兴”闭环模式的成果之一。

  团队以亚洲村旱溪场地改造为切入点,将其打造成集装置艺术、灯光秀、互动打卡点于一体的“青年会客厅”,既盘活了闲置公共空间,又为乡村夜经济搭建了载体。同时,他们联动本地村民与创业青年,策划市集运营方案,帮助村民将手工艺品、特色农产品转化为“可带走的乡村记忆”,让夜间经济真正“火起来”,为村集体经济注入可持续发展动能。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江西泰豪动漫职院师生暑期“三下乡”书写实践答卷_fororder_31

  协同共赢:青年成长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25天的实践中,师生们累计完成实践日志660篇、调研报告35份,不仅为乡村发展贡献了青春智慧,也实现了自身专业能力的“实战提升”。“在拍摄乡村宣传视频时,我需要结合村民需求调整镜头语言,这种‘从课堂到田间’的转化,比课本知识更鲜活。”参与摄影摄像工作的学员感慨道。

  此次实践也得到了多方认可:汕尾市城区红草镇亚洲村民委员会在感谢信中提到,嘉种学堂带来的“带不走的发展理念”,为村庄探索集体经济新路径提供了关键思路;共青团汕尾市城区委员会评价,师生团队用专业与热情,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为汕尾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的青春注脚。

  从深圳的数字技术学习到汕尾的乡村实践落地,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嘉种学堂项目的师生们,以“三链融合”的创新实践,证明了高校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价值——既为青年成长搭建了“知行合一”的平台,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可持续”的活力。未来,期待更多青年学子走进乡村、扎根乡土,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续写青春华章。(图/文 江西泰豪动漫职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