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电脑要一路运到青海玉树,麻烦包装牢靠点。”近日,杭州一家软件公司负责人吴轶看着正在打包送往青海省玉树州农村小学的50台电脑,再三叮嘱。这温暖的传递,源于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点亮玉树”公益团队(以下简称“公益团队”)的牵线搭桥。得知玉树州农村小学有教学电脑需求,这家杭州企业毫不犹豫地将更新下来的设备,捐赠给雪域高原的孩子们。
提起这支公益团队,玉树市第二民族中学校长李海贤倍感亲切:“15年了!从最早帮学校建光伏电站解决用电,到现在持续投入教育资源,他们始终在解决孩子们最实际、最迫切的需求。”
跨越山海的爱心始于2011年深冬。青年志愿者们翻越巴颜喀拉山,肩扛手抬将光伏设备送进雪域,点亮了玉树无电村小——曲新村小。从此,“点亮玉树”的“爱心马拉松”再未停歇。2014年,随着最后一批光伏板安装完毕,公益团队助力玉树州村小实现了“校校有电”。
获得阶段性成果后,公益团队经过深入调研,发现玉树的教育资源匮乏:高原的孩子们缺少课外读物,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理念相对落后。面对这些情况,公益团队开始了新的行动。
2015年,“互联网+”中国乡村儿童联合公益活动在玉树全面启动,在实现玉树师生“有电可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多项儿童权益保障。2018年,“有氧图书馆”在海拔4300米的玉树州隆宝镇德吉岭小学开馆。2024年,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成立了杭电阿斌公益服务中心,通过吸收社会力量,让“点亮玉树”公益行动走向多元化。同年,5座“有氧图书馆”在玉树市安冲乡中心寄宿制学校完成建设,“心愿计划”“净水计划”等在内的14项公益行动同步启动。
“点亮玉树”公益行动越做越大,现已集结了学校、爱心组织、基金会等6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设成了“点亮玉树”公益联盟。他们以“新能源+新教育”的独特模式,实现以“新能源”推动“新教育”发展,以“新教育”促进“新能源”传播,成为东西部协作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
目前,“点亮玉树”公益行动已累计援建13座无电学校光伏电站,帮助玉树实现“校校有电”;建设5座“有氧图书馆”,在24所学校58个教室开设“空中课堂”,建设20台大型净水设备,共计惠及师生31000余名。
“公益这条路上,我们一直在努力联合社会各界,让玉树孩子也能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公益团队负责人朱小炜说。(记者 陆健)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