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动 自主培养高端人才
2025-07-16 10:13:16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科研实战远比想象残酷。为合成理想产品,我和团队经历了大半年‘合成—评价—失败—再合成’的循环。真正的洗礼在中试车间,黏度失控、原料溶解等问题接踵而至,40天里,我们与工人师傅同吃同住,完成了5轮放大实验。当第三釜中试产品终于达标时,我懂得了把论文变成产品的路是用汗水与坚持铺就的。”在7月15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张百川谈及自己工程硕士学习实践经历时感慨道。

  张百川是首批专项试点工程硕士中的一员。今年首批毕业的2100多名专项试点工程硕士中,有67人以实践成果申请学位,张百川就是其中之一。在通气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郝彤亮说,卓越工程师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卓越工程师培养是高端人才自主培养“国之大者”。教育部以实质化校企联合培养为牵引,2022年联合中组部等9部门启动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3年来成效显著。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40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构建了校企协同培养的新型实体平台;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了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打造政府主导、产业牵引、高校支撑、多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和科技产业创新特区。

  郝彤亮介绍,在能力重塑方面,聚焦18个关键领域,校企协同建设201门“高阶性、前沿性、交叉性、挑战度”核心课程,并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免费共享;培训校企导师2000余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聘任校企导师2.32万名,其中一线总师2091名;围绕行业技术难题,企业向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提供5100多个来自产业一线的研究课题,作为工程硕博士开展科研、学位论文选题的主要来源;校企联合建成300多个工程师技术中心,为工程硕博士在真实环境中开展科研创造有利条件。

  作为第一批加入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企业,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调配部总监王松涛介绍,公司创立了以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企业导师定期评估学生课题进展及近期表现,并适时作出调整;学术论文不作为学生毕业的必需项目,以联培学生在企业实践阶段的实际工程成果作为主要评价依据。

  “通过3年的探索实践,我们累计已吸引优秀学生超过40人,首批试点学生全部参与到企业核心研发项目,表现优异。”王松涛说。

  据介绍,首届专项试点工程硕士整体实现高质量就业,有71%留在了本领域企业就业。

  如何实现常态化的卓越工程师培养?郝彤亮说,产教融合培养将从小范围的试点探索向所有工程硕博士推广。到2030年,教育部将推动超半数工程硕博士培养单位自主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引领工程教育变革,并向全部67个专业学位类别推广。(记者 李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