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第二十三届国际名校来了丨上海国际化学校择校展完美收官!展会从历史悠久的国际名校到锐意创新的教育新锐,各校以独特的视角诠释着国际化教育的内涵,为学子们搭建起通往世界的桥梁。展会现场亮点纷呈,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
展会当天,数百组家庭齐聚一堂,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家长们或低头细阅学校资料,或与招生官深入交流,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整个会场洋溢着浓厚的教育氛围,每一份热情都凝聚着对子女成长的深切关怀。
九位来自顶尖国际学校的校长及项目负责人轮番登台,以丰富的教育经验为基石,剖析了当前国际教育的趋势与挑战。他们不仅分享了学校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更展望了教育创新的方向,为家长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考视角,现场掌声不断,启发深远。
展会特设专家咨询区,三位国际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坐镇,为家长提供一对一的定制化服务。专家们耐心倾听每个家庭的需求与困惑,结合孩子的兴趣特长与学术潜力,量身打造升学择校路径,让家长们在纷繁的选择中找到了明确的方向。
来自上海各区的国际学校招生官员亲临现场,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深度对话。从课程设置到校园生活,从申请流程到奖学金政策,招生官们细致解答每一个问题,全方位展示学校特色与优势,让信息更加透明,选择更加理性。
需求精准匹配 数百家庭现场交流
从中午11:30开始,学生与家长就陆续赶到现场。有的家长选择带孩子一同与学校咨询,让孩子主动探索不同教学理念的氛围,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能接受的课程体系;也有的家庭“全员出动”“分工合作”,爷爷奶奶负责到演讲厅聆听校长讲座,记录关键信息,爸爸妈妈则负责领取各个学校招生简章,与老师沟通、横向对比,最后和孩子一起到专家咨询区,请规划专家根据孩子个性需求一对一定制规划。
展厅的走廊,家长们摩肩接踵,目光如炬地扫过学校介绍展板,时而驻足细读招生简章,时而俯身与招生官展开深度对话。咨询声、记录声,每个问题都凝结着父母对教育细节的考量,对子女的殷切期望。招生老师们以数据为笔、案例为墨,为家庭勾勒出清晰的择校路径。展位前,家长们自发形成交流圈,对比学校特色、分享择校心得,每个家庭都在热切地期盼找到一所真正适合孩子的学校。
升学趋势详解 校长大咖演讲助阵
在择校展的演讲区舞台,九位来自不同国际学校的校长轮番上阵,就国际教育的前沿理念与各自学校的独特魅力发表了精彩纷呈的演讲,将整个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接下来就让我们再度回顾每位演讲嘉宾的精彩发言。
演讲主题:深耕“学术型全人教育” 关注每一个孩子
——演讲人:刘骁威
上海浦东新区民办籽奥高级中学执行校长兼学术校长
上海浦东新区民办籽奥高级中学执行校长兼学术校长刘骁威在本次展会演讲环节,诚挚发表题为《让世界因我而美丽——籽奥教育实践探索》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学校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育改革路径,提出构建“学术-能力-品格”三维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刘校长强调,学校以“创造赋能型学习生态”为使命,通过六大核心课程领域夯实学生知识基础,其中数学建模、人工智能伦理等前沿课程占比达40%。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与康桥工业园区共建的“未来职业实验室”已开发12个行业实践模块,覆盖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战略领域,超70%学生通过企业真实项目完成职业启蒙。
刘校长谈及教育创新机制方面时介绍道,学校首创“学生成长积分银行”制度,将学术表现、社会实践、品德行为等20项指标纳入动态评价体系,积分可兑换学术资源、企业参访等权益,形成“评价-激励-成长”的闭环管理。配套的双导师制则为每位学生配备学术导师与生涯规划导师,实现个性化发展支持。
在升学指导领域,刘校长强调,学校构建“全球高校直通车”计划,整合世界TOP50高校招生资源,提供从专业选择到文书写作的全流程指导。数据显示,首届毕业生中82%获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院校录取,涵盖计算机科学、环境工程等新兴交叉学科。
演讲尾声,刘校长重申“让世界因我而美丽”的办学理念,呼吁教育工作者应超越分数竞争,培养兼具全球胜任力与本土情怀的创新人才。这场演讲为新时代高中教育改革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实践样本,引发与会者对教育本质的深度思考。
演讲主题:着手当下 着眼未来——诺科—让每名学生都成为自己的英雄
——演讲人:闵璐
上海诺科学校招生办主任
上海诺科学校招生办主任闵璐在此次展会中系统阐述了“着手当下,着眼未来——让每名学生都成为自己的英雄”的演讲主题。
闵主任向大家介绍道,作为沪上知名的美高+AP特色学校,诺科以严谨的学术管理和文理学院式教育模式,助力学子实现短期升学目标与长期人生发展的双赢。最新数据显示,2025届毕业生中50%获美国TOP30名校录取,82%进入TOP50院校,100%斩获世界百强大学offer,升学成果斐然。
学校依托美国大学理事会注册学校资质,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开设20余门AP课程,实施分层走课制教学,精准匹配学生学术能力与兴趣方向。通过PBL项目式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30多个特色社团与AMC竞赛等学术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空间。在师资配置上,1:3.73的师生比保障了精细化教学,平均教龄超十年的教师团队通过课堂系统与课后辅导双轨机制,全面支撑学生成长。
演讲过程中,闵主任用数位毕业生故事印证了教育成效:张兴毅从中考失利到波士顿大学的蜕变,源于学校丰富的课余活动带来的领导力培养;姜至恒以托福113分、8门AP满分的成绩入读UCLA,其发起的"青竹公益"彰显社会责任感;杨文俐更凭借6门AP兑换的24个大学学分提前毕业,最终叩开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大门。这些案例生动诠释了诺科"让每名学生成为自己的英雄"的教育追求——不仅关注升学结果,更注重培养持续学习力与进取心,使学生在全球多元专业领域中绽放光彩。
演讲结束前,闵主任总结道,在严格而温暖的教育生态中,诺科正践行着"家校携手成就孩子明天"的愿景,为学子铺就通往世界舞台的坚实道路。
演讲主题:做题家VS出题家——AI时代 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
——演讲人:宋琼
致极学院执行院长
致极学院执行院长宋琼在此次展会演讲环节,以“做题家VS出题家:AI时代,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为题,向大家展示了在全球化与人工智能深度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致极学院的创新教育路径。
宋院长指出,这所2019年由中外学者与企业家联合创办的创新型文理学院,以“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为院训,致力于培养兼具中国根基与世界视野的未来企业家。学院旗帜鲜明地提出“不招做题家,只纳出题者”的招生理念,聚焦于发掘有理想、敢突破、具创新潜质的青年学子。
谈到致极学院构建的“双维驱动”特色课程体系,宋院长自豪地介绍道,这是纵向贯通“自我认知→社会创新”的成长路径,横向融合“中国根基→世界视野”的文化维度。其核心课程涵盖创新创业项目式学习(PBL)、社会变革研习营及人文下午茶论坛,并创新引入“学生私董会”模式——通过企业家式圆桌讨论,激发学生突破性思维与内驱力。配合“正念领导力”“终身学习”等素养模块,系统锻造学生的内驱力、学习力、创业精神与领导力四大核心素养。
接着,宋院长着重介绍了学校的师资保障:由美国管理协会前会长徐淑英教授领衔的学术委员会确保教学质量,复旦,交大等顶尖学府著名教授--白彤东、俞志元等学者构成跨学科教授团队。学校独特的“个性化成长体系”融合导师制、升学规划与软实力课程,通过IDP计划培养学生“辨识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面对AI变革,学院前瞻性地推出AI校园助手项目,引导学生以虚拟公司实践协作创新。其升学路径覆盖乔治城大学、波士顿学院等全球名校,并与波司登、雅迪等企业共建实践基地,真正实现“将真实世界引入课堂”。
演讲的最后,宋校长总结道,正如致极学院创办人肖知兴教授所言:“在致极,没有模范生,只有独一无二的追梦者。”这里正成为孕育新一代变革者的摇篮。
演讲主题:不内卷 照样上名校
——演讲人:刘刘
上海宏润博源高级中学执行校长
上海宏润博源高级中学执行校长刘刘在演讲中强调,学校坚持“不内卷,照样上名校”的办学理念,通过拒绝同质化竞争、摒弃功利性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开辟了一条尊重个性的成长路径。这一理念在23届毕业生升学成果中得到有力印证——该校以“2枚藤校+3枚全美TOP10文理学院”的录取成绩,跃居上海“藤校+TOP10+LAC10”录取榜单第六位,成为申城国际教育界的最大黑马。刘校长进一步介绍道,支撑卓越升学表现的是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学校构建“校本课程+美高课程+AP课程”三维架构,开设112门核心课程及18门AP课程,并创新推出艺术、音乐、赛艇、高尔夫等“双优课程”,满足不同特长学生需求。课程实施中注重分层教学与动态调整,学生可通过试课、测评实现个性化课表定制。同时提供近100个选修项目,涵盖哲学思辨、机器人竞赛、国际模联等领域,配合德国科隆、摩洛哥等国际游学项目,真正实现“上下难度级别打通,左右兴趣选择打通”。
学校将教育视野延伸至学生综合素养培育。通过系统化领导力课程,邀请专业人士讲授目标管理、公益实践、演讲表达等主题;打造64亩全封闭生态校园,采用环保建材与严格食安监管;构建家校互信社区,形成“充满爱、信任和包容”的成长环境。在2025届毕业生中,15%进入U.S.News/QS全球前20名校,80%跻身世界前50强,100%收获前100名校录取,以实证诠释了“激发内驱力,解放思考力”的教育真谛。
演讲的最后,刘校长再次以宏润博源高级中学卓越的办学实绩——包括令人瞩目的顶尖大学录取案例——作为有力印证。她强调,学校深厚的教育积淀和开阔的国际化平台,正是学子们得以从容超越“内卷”困境的基石。在这里,学生们能够以更舒展、更高效的姿态,自信地拥抱未来的挑战与无限机遇。
演讲主题:中文应考撬动全球名校——DSE如何让普娃逆袭QS前50
——演讲人:曾培燊
香港港途教育 创校校长
香港港途教育 创校校长曾培燊 在本次以“中文应考撬动全球名校:DSE如何让普娃逆袭QS前50”为题的演讲中深入剖析了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作为内地生“升学新宠”的核心优势。
曾校长指出,DSE作为全球唯一允许中文应试的国际考试,所有科目(除英文科外)的作答均支持简体中文,极大降低了语言门坎,尤其适合非英语母语学生。课程内容与内地高考高度重合,如数学不涉高难导数,物理提供公式表且实验题占比低,显著减轻学术压力。
曾校长强调,DSE的全球认可度持续攀升,不仅覆盖剑桥、帝国理工等英美顶尖学府,更获清华、北大等145所内地高校青睐。他澄清了对DSE的常见误解,明确非港籍学生满足条件即可报考,且欧洲多国亦认可DSE成绩。相较其他国际课程,DSE申请香港本地高校优势显著,60%+学位专供本地考生,竞争公平透明。
结合近几年社会实例,曾校长深度揭露了内地DSE培训市场的三大乱象,并系统阐述了港途教育的破局之道。他指出,当前内地机构普遍存在“朝六晚十”的填鸭式教学、自编伪命题教材及虚假喜报营销等问题,而DSE考试中仅20%考核知识点,超80%需依赖应试技巧与香港本土社会脉络理解。
针对行业痛点,曾校长强调港途教育独创的“5**成功方程式”:依托港大、港中文毕业名师团队(全员DSE 5**资质及10年以上教龄)对考纲的本土化解读,结合真题溯源分析、Band 1名校资源及香港社会案例教学。他援引香港大学荣休教授程介明观点:“DSE与香港社会脉络共生,本土化教学方能转化生活观察为答题策略。”
最后曾培燊校长总结道,随着香港与内地教育联动加深,DSE正为沪上学子开辟一条兼顾文化认同与国际竞争力的升学新路径。
演讲主题: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演讲人:徐思涵
上海浦东万科高中课程协调员
上海浦东万科高中课程协调员徐思涵在本次讲座中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为题,进一步展示了上海浦东万科高中卓越的国际化教育成果。
徐老师通过一系列案例指出,上海浦东万科高中凭借IBDP、IBCP、剑桥IGCSE及AP四大课程体系认证,构建起“学术根基+个性发展”的双轨制框架:IBDP路径以六大学科组为基础,强化知识论与拓展论文等高阶思维训练;AP路径则通过9-10年级基础夯实与11-12年级微积分、计算机科学等18门进阶课程,形成分层培养体系。徐老师特别强调,两大路径均融入赛艇、攀岩等特色体育项目,并依托SRCC机器人俱乐部、DTD演讲赛等平台,实现学术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同发展。
在师资保障方面,徐老师介绍学校91%教师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70%教员具备五年以上国际课程经验,1:4的师生比确保个性化辅导覆盖每位学生。她以2024届毕业生数据为例:55名学子斩获333枚世界名校offer,人均7封录取,Jacky Dai凭借IB双科满分与机器人竞赛奖项叩开剑桥工程系大门,Yingying Zhu通过商业实践与NEC竞赛经历收获波士顿大学经济学offer,生动印证了“全学段升学规划”的实效性。
除此之外,徐老师还分享了学校严慈相济的管理模式——从电子设备分级管控到每月心理团辅课程,既保障学习专注度,又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演讲接近尾声时,徐老师凭借图文+数据案例展示了学校“培养适应未来的终身学习者”的核心理念,再次向大家诠释了学校在学术严谨性与人文关怀间的教育平衡。
演讲主题:护长容短、因材施教 做最好的自己
——演讲人:袁光明
上实剑桥总校长
上实剑桥总校长袁光明在本次讲座中将“护长容短,因材施教,做最好的自己”作为演讲主题,围绕学校历程、办学理念、学生培养、未来教育方向四大核心板块,展开了一场兼具深度与前瞻性的分享。
袁校长强调,上实剑桥秉持“护长容短,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助力每一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自2008年创立以来,上实剑桥历经改制与校区拓展,已从上海市实验学校剑桥教育中心逐步成长为一所具有深厚底蕴与广阔发展前景的知名学府。
袁校长表示,上实剑桥坚守“护长容短”的办学理念,不仅悉心呵护学生的长处,更以包容之心接纳其短处,旨在唤醒学生的内在潜能,助力其发现自我、超越自我。学校以“四有”同学标准与“四者”教育目标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
在学术与课外活动方面,袁校长强调上实剑桥均取得了显著成就。学校资料库的建立、成人礼的举办以及志愿者活动的广泛开展,均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此外,上实剑桥还倾力打造上实联合书院,致力于创新教育,引领教育新风尚。
袁校长在演讲中提及,龚晋慷教授等学术界泰斗与领军人物的鼎力加盟,恰似为上实剑桥的学术发展之舟扬起了强劲风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引领学校在学术的浩瀚海洋中破浪前行,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演讲圆满落幕之际,袁校长指出,上实剑桥凭借其独树一帜、卓越非凡的教育理念,积淀深厚、历久弥新的文化底蕴,以及高瞻远瞩、引领潮流的教育视野,已然在教育的星空中熠熠生辉,成为无数莘莘学子心中那片渴望抵达、追求卓越、实现梦想的理想沃土。
演讲主题:华二系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卓越
——演讲人:颜珊
上海市宝山华曜国际部招办主任
上海市宝山华曜国际部招办主任颜珊在本次讲座中将“华二系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卓越”作为演讲主题,从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构建、学术竞赛成就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并分享了宝华曜高级中学独具匠心的教育模式与卓越实践。
首先,颜主任从办学理念出发,介绍了宝华曜高级中学,作为华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及华二宝山基础教育的重要成员校,深度秉承并发展了华师大二附中的卓越办学理念,矢志不渝地“追求卓越、培育创造未来的人才”。该校以“卓然独立,越而胜己”为校训,着重培育学生的人格独立、创新思维以及自我超越的能力。
颜主任强调,在课程设置上,宝华曜高级中学独具匠心,提供了国内实验高考课程与多通道升学路径并行的双轨体系,其中涵盖A-Level课程及中日学园课程,充分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升学需求。学校师资力量雄厚,85%以上的教师拥有海外留学背景,更有40%的教师毕业于G5院校或同等排名学府,为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学术竞赛领域,颜主任表示宝华曜高级中学的学生表现卓越,屡次在英国物理测评、加拿大化学测评、IEO全球经济学奥林匹克等国际大赛中斩获殊荣,充分展现了学校的教学实力与学生的非凡才能。
此外,颜主任还强调,宝华曜高级中学还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校内竞赛以及海外研学机会,旨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演讲的尾声,颜主任表示,宝华曜高级中学凭借其辉煌的办学成就与深远的国际化视野,已然构筑起一座莘莘学子竞相追逐卓越、奋力实现梦想的理想学府。
演讲主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精致专注的澳大利亚官方课程ACT
——演讲人:李晶晶cheery
CZICC澳大利亚ACT课程数学学科主任教师、数学学科澳中联络官、CZICC学生德育主管
CZICC澳大利亚ACT课程数学学科主任教师、数学学科澳中联络官、CZICC学生德育主管李晶晶cherry在本次讲座中围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主题展开演讲,深入介绍了融合部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及国际合作项目。
演讲伊始,李主任通过展示融合部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教育局的合作成果,凸显了融合部在国际教育领域的深厚底蕴。她提到,上海存志学校集团融合部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更丰富的课程选择。通过ACT课程体系的引入,融合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术水平,还为他们未来的海外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着,李主任分享了历届ACT课程毕业生五星八大达线率,这既是对学生个人实力的最好说明,也是对ACT课程教育质量的有力证明。
说明ACT课程优势时,李主任指出,ACT课程以其严谨的学术体系、丰富的课程选择和广阔的升学前景,吸引了众多国际学生。同时,以一次数学方法的考试为例,说明了ACT课程考核方式的多样性、教育方式的灵活性以及对学生差异的包容性。通过ACT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学术知识,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最后李主任分享了自己的展望:希望本次演讲能够进一步加深家长和学生对存志融合部的了解,未来,融合部将继续秉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教育理念,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规划量身定制择校专家1v1献策
本次教育展汇聚资深择校规划专家团队,成员涵盖深耕国际教育多年的名校校长、教育行业领军代表及资深留学规划师。专家们提前备好了多元化的个性化档案,结合家庭需求与学生特质,为前来咨询的家庭提供了精准建议。
咨询中,专家从课程体系、师资配置、社团资源到升学路径展开专业解析,并针对学生兴趣特长(如艺术天赋与科技社团的匹配、内向性格与辩论队的适配性)定制方案。家长们或书写记录,或与孩子共同探讨。许多家庭在咨询后表示,择校方向与成长路径已然清晰不少,长期困扰的“体制内外选择”“学业压力平衡”等问题也找到了解决方案。
资料一站获取 招生官现场面谈
本次教育展齐聚沪上数十所顶尖国际学校,覆盖幼、小、初、高全学段,为沪上家庭呈现一站式国际教育全景。展区内,IB、AP、A-Level、DSE、OSSD、澳洲VCE等主流国际课程体系悉数亮相,更包含艺术特色课程及多语种升学通道,满足不同学术路径与兴趣方向的需求,为学子搭建多元化升学通路。
各校展位前,招生团队驻场答疑,手册资料与个性化讲解并举。家长可一站式获取办学条件、课程体系、师资配置、升学方向、收费标准等核心信息,横向对比学校特色与培养理念。通过面对面咨询,众多家庭快速锁定目标院校,明确春招备考重点,为入学评估赢得先机,让择校规划从“盲选”变为“精准匹配”。
校长深度采访 分享教育理念
展会当日,多位知名国际化学校校长代表受邀参与国际在线教育频道深度对话,聚焦“如何通过分层教学与个性化培养,让每位学生获得适配其潜能的教育支持”这一核心议题。访谈中,校长们立足教育实践,深度解析学校如何构建差异化教育生态,并就“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与“学习支持资源整合”等关键环节分享创新方案。
面对学生能力多元化的现实需求,校长们系统介绍了学校的教学创新举措:有的学校通过“分层走班制”实现课程难度动态匹配,有的学校采用“一生一策”个性化课表满足特长发展需求,有的学校设立学科竞赛集训营与学术导师制挖掘顶尖学生潜力,同时搭建课后资源中心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定制化辅导。这些举措不仅构建了“让尖子生冒得出、让每个学生跟得上”的成长支持网络,更彰显了国际化学校在教育公平与卓越培养间的平衡智慧。
暑期择校最后一场完美收官
第二十三届国际名校来了丨上海国际化学校择校盛会在家校深度交流中收官。这场教育盛会汇聚了沪上国际教育智慧,见证了家校携手为孩子定制个性化成长蓝图的启航。
展会虽结束,教育探索永不止步。家长们带着对分层教学、个性化培养的深度认知,以及对秋招的清晰规划踏上归途。感谢每位参与者的信任,是你们的关注让这场教育盛会迸发出无限可能。(图/文 焦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