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季为帮助广大考生家庭更好地了解知名高校的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和录取规则,2025年高考季,国际在线教育频道特别推出“高校招办说”栏目。本期节目,特邀南昌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贾蓓蓓为大家详细解读南昌大学招生政策和录取要求。
南昌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贾蓓蓓
Q1: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学校基本情况?
南昌大学是国家 “双一流” 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江西省一流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学校由江西医学院、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合并而来,最早可溯源于 1921 年创建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1993 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2005 年,南昌大学与原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昌大学。
Q2:学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有哪些?
南昌大学是一所文理工医布局合理、学科专业体系发展协调的综合性大学。现有 42 个教学单位,拥有 13 个学科门类 96个本科招生专业。我校有 18 个 ESI 世界排名前 1% 的学科,59 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 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覆盖本科招生专业的 90% 左右。
Q3:学校招生人数和往年比怎样呢?
2025年学校校本部面向内地31个省(区市)的招生计划为8650人,比去年增加50人。
Q4:南昌大学今年有哪些新增专业(方向)?
南昌大学今年共有96个招生专业。与去年相比,2025年新增4个本科招生专业以及3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新增本科招生专业包括:老年医学与健康、食品营养与健康、智能建造、数字经济。这几个专业都为适应科技快速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产业变革需求而设立。
学校新增3个双学位项目包括:法学+经济学、经济学+人工智能、工程力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今年首次高考直接招生。通过学科交叉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
Q5: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特色?
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以 “三制、三化、三融合” 为特色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以卓越人才培养为代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南昌大学设有两个书院、多个实验班,采取入校后二次选拔方式,实验班涵盖文理工医各专业门类。
Q6:南昌大学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联合举办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培养模式及就业深造情况如何?
南昌大学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联合举办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于2012年获教育部批准,2013年正式招生,是我国首个临床医学专业类双学士学位中外合作教育项目,也开创了江西省医学类高层次中外合作办学的先河。玛丽女王学院引进国外优质资源,整合南昌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教育资源优势,培养临床与科研并举,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医学人才。项目学制5年,最终授予南昌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和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生物医学科学学士学位。玛丽女王学院每届毕业生当年首次升学比例大概65%左右,学生升学高校有90%以上是双一流或重点医学院校,如:北京协和、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
Q7:请问怎么选专业呢?
考生要立足自身兴趣进行生涯规划:从自我探索(兴趣、性格、价值观、个人能力)开始,加上外部世界探索(通常可通过任务访谈,实习、网络查询等方式),综合两方面的信息,为自己做专业选择、学业规划和生涯规划。同时还要关注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等。
Q8:您对今年高考学子有什么建议和寄语?
考生应先了解政策规则,明确填报时间、志愿设置等;再评估自身成绩、兴趣和能力;研究院校综合情况、专业内涵及特殊要求;合理设置志愿梯度,按“冲稳保”策略分配志愿数量;关注调剂风险,不盲目跟风,多渠道获取信息。在实行院校专业组填报的省份,同时还要注意每一条志愿内6个专业的志愿梯度,这样能避免你在专业调剂时读到最不想去的专业。
在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模式下,不同的专业分组设置会对专业排位产生影响,在参考往年录取数据时应充分考虑到院校专业组内专业、计划数的变化对专业组投档分数线的影响。
Q9:学校本科招生的官方联系方式有哪些?
可持续关注南昌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小南新”微信公众号、“南昌大学本科招生服务”小程序,里面有详尽的参考数据可供考生查询。
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得偿所愿考入自己心仪的大学,开启新的人生篇章。欢迎报考南昌大学。(图/文 焦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