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教育 全球协同创新:剑桥大学原副校长大卫·卡德韦尔与燕理师生深度对话
2025-06-26 17:32:15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6月24日,剑桥大学原副校长大卫·卡德韦尔(Prof. David Cardwell)教授和詹姆斯·卡德韦尔(James Cardwell)先生到访燕京理工学院,通过学术分享、圆桌讨论、主题演讲、互动交流等环节与师生开展深度对话。校长杨庚宇,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传超,副校长吴汶燕,副校长赵鹏及师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AI赋能教育 全球协同创新:剑桥大学原副校长大卫·卡德韦尔与燕理师生深度对话_fororder_1

大卫·卡德韦尔教授和詹姆斯·卡德韦尔与学生一起制作瓷画

AI赋能教育 全球协同创新:剑桥大学原副校长大卫·卡德韦尔与燕理师生深度对话_fororder_1

参观艺术展厅

AI赋能教育 全球协同创新:剑桥大学原副校长大卫·卡德韦尔与燕理师生深度对话_fororder_1

体验学生作品

AI赋能教育 全球协同创新:剑桥大学原副校长大卫·卡德韦尔与燕理师生深度对话_fororder_1

参观智能工程学院学生作品

  时隔一年,大卫·卡德韦尔教授再次到访燕京理工学院,参观艺术展厅、与学生一起制作“瓷画”、珐琅,大卫·卡德韦尔教授和詹姆斯·卡德韦尔先生驻足观看一幅幅学生的创意作品。他们表示,在燕理学子的作品中看到了青年创意的无限可能。

  圆桌对话探讨教育创新 AI驱动实现资源共享

AI赋能教育 全球协同创新:剑桥大学原副校长大卫·卡德韦尔与燕理师生深度对话_fororder_1

研讨会现场

  “AI驱动的教学范式变革”主题研讨会在综合办公楼528会议室召开,大卫·卡德韦尔教授、詹姆斯·卡德韦尔先生、校长杨庚宇、副校长吴汶燕以及各二级学院院长和教师代表们聚焦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共同探讨教育创新议题。研讨会由副校长吴汶燕主持。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与国外20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努力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广阔选择。”校长杨庚宇在中英双语致辞中对剑桥大学原副校长大卫·卡德韦尔教授一行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概况。

  大卫·卡德韦尔教授介绍了国外人工智能教学应用情况,并表达了对AI教育的见解。他以剑桥大学的实践为例,详细阐述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多元应用。他认为,AI技术正在重塑教育生态,但与此同时AI教学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偏见以及教师对新技术的适应等问题。

  “教师应该将AI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效结合,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詹姆斯·卡德韦尔先生认为,教师可以借助AI驱动的个性化学习系统,将抽象知识转化为沉浸式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跃升。

  “AI技术如何解决师资培训难题?”“如何实现跨校资源共享?”“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应用AI技术?”“AI技术对教育教学有什么影响?”大卫·卡德韦尔教授和詹姆斯·卡德韦尔先生与教师代表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驱动的教学模式实践议题。

  主题论坛聚焦教育变革 AI赋能全球协同创新

  “中英AI教育创新联盟论坛:AI赋能教育·全球协同创新”主题论坛在报告厅举办,校长杨庚宇、副校长吴汶燕、副校长赵鹏、廊坊中衡高级中学执行校长牛兰,以及学校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了论坛。论坛由副校长吴汶燕主持。

  剑桥大学原副校长大卫·卡德韦尔教授以“引领全球教育人工智能革命的技术与创新”(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Leading the Global Revolu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为题进行主题演讲。他从教育中的人工智能—一股变革性力量、人工智能对教育关键领域的影响、全球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趋势、人工智能创新的未来方向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了AI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前沿趋势,打开了师生的全球视野,为燕京理工学院的教育创新提供了前沿思路。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教育体系,通过深度融入课程设计与教学法,提升教育教学效率与学生参与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满足差异化教育需求。”大卫·卡德韦尔教授以剑桥大学为例,讲解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变革与影响。

  “我们了解到AI在教育领域是一种变革力量,也了解了剑桥大学的AI创新,AI应用的全球趋势以及AI创新的未来方向,为燕京理工学院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用人工智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副校长吴汶燕在主持中表示,学校将以此次交流活动为契机,推动AI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出独具特色的“燕理方案”,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注入强劲动能。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学会用AI学习,您认为未来AI是否会取代教师或者其他的教育职业?”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2206班的徐若焜与大卫·卡德韦尔教授互动交流。大卫·卡德韦尔教授认为,AI本质上是人类运用精密算法构建的工具,在教育领域,尽管AI展现出强大的数据处理与知识传递能力,但教师的角色无可替代,因为教育是一个深度依赖情感投入、思想共鸣与价值引导的特殊行业。

  中英交流助力学生成长 全球视野启迪青年未来

  詹姆斯·卡德韦尔先生是一位专注于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拥有13年中小学教学经验。他的学术生涯始于利兹都会大学,2008年以犯罪学文学荣誉学士学位毕业。随后,詹姆斯追寻教学热情,于2011年在剑桥大学完成普通小学教育研究生证书课程。在职业生涯中,他曾在多个学科领域担任领导职务。目前,詹姆斯在剑桥郡的金博尔顿学校任教。

  詹姆斯·卡德韦尔先生与燕理师生互动交流,围绕英国大学教育体系、留学深造规划等话题,共探国际化学术发展路径。

  詹姆斯·卡德韦尔先生解读了英国大学的学术培养模式。他指出,英国大学注重小班研讨、导师制辅导与跨学科研究,例如剑桥大学每周的学术下午茶活动,学生能与教授在轻松氛围中碰撞思想火花。谈及留学深造,詹姆斯·卡德韦尔先生强调,微留学或海外深造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次重塑思维方式、拓宽全球视野的旅程。

  在交流环节,曾参加剑桥大学国际课堂的学生代表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微留学经历。他们表示,通过学校搭建的国际化平台,走进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与英国剑桥大学资深教授、院士、专家学者等面对面授课,在短时间内感受了多元化的学术氛围,提升了语言能力,还为将来的海外深造或国际就业积累了经验,更让他们学会了从多元视角看待问题。

  詹姆斯·卡德韦尔先生认真聆听了同学们的分享,并针对大家提出的“如何适应文化差异”“如何有效地进行学习”“如何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等问题,结合自身经历给予了解答。

  “通过与教授们的面对面交流,我们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打开了全球视野更清晰了自己的学习规划和发展目标。”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204班的王鹤璇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人文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303班的李雨涵认为,本次交流活动使她置身于国际化的语言环境中,除了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视野。

  剑桥大学原副校长大卫·卡德韦尔教授再次到访燕京理工学院,与燕理师生开展深度交流与学术对话,是燕京理工学院新时代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通过持续深化国际合作,将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在课程体系革新、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国际素养提升等方面实现了积极探索。(消息来源:燕京理工学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