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大珠江学院成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并举办首届论坛
2025-05-19 18:00:03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5月14日至15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以下简称“华珠”)正式成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并成功举办以“文学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与发展”为主题的首届论坛。广东省作家协会前主席、暨南大学文学院蒋述卓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刘国民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院长陈恩维教授等知名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研究中心的成立。

华南农大珠江学院成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并举办首届论坛_fororder_1

  开幕式上,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副校长袁炎清致辞,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根植于中华文明“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文化基因,是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的东方智慧。他指出,文明交流互鉴离不开文学艺术的交流对话,本次论坛旨在借文学之力,架起全球对话的桥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华珠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社欣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在当前全球性挑战加剧的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愈发凸显。他表示,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搭建集学术交流、理论深耕与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平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化研究与实践推广提供学术支撑。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董事长陈香山与广东省作家协会前主席、暨南大学文学院蒋述卓教授共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揭牌。陈香山还代表学校向蒋述卓教授颁发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主任”聘书,期待在蒋教授的带领下,研究中心能够取得丰硕成果。

  论坛期间,多位知名学者发表了主旨讲座。蒋述卓教授以“中国文学审美特性与海外传播”为题,深入解读了中国文学的审美特性及其海外传播的现状与挑战。他指出,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正不断扩大,但也面临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挑战,建议通过加强专业翻译人才培养、鼓励中外合作出版等方式推动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

华南农大珠江学院成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并举办首届论坛_fororder_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刘国民教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深入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他通过引用《礼记・礼运》《庄子》等典籍中的故事,生动诠释了破除自私自利、弘扬仁道精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刘教授还阐释了《春秋》大一统思想,强调该思想对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呼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华南农大珠江学院成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并举办首届论坛_fororder_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院长陈恩维教授作了题为“故事启蒙:晚明西方寓言首译与中西故事文类互鉴”的主旨讲座,围绕晚明时期西方寓言中译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及中西故事文类互鉴展开深入探讨。他揭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层互动,指出晚明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已初现端倪,为后来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华南农大珠江学院成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并举办首届论坛_fororder_4

  在论坛总结中,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人文学院陈军院长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将立足多学科协同优势,围绕理论深化、实践探索、交流赋能、成果转化四大维度,系统推进以下核心任务: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系统梳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脉络,构建“中国特色、国际视野”的理论阐释体系;二是挖掘文学等精神载体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独特作用,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叙事体系与传播策略;三是践行“讲好中国故事”要求,创新中国声音的国际传播范式;四是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的有效路径;五是引进与培养兼具理论功底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研究人才,形成“老带新、跨学科”的可持续研究团队;六是与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企业建立紧密合作机制,推动研究成果向政策建议、实践行动转化,切实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本次活动标志着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华珠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产出更多研究成果,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容海平 陈思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