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君诚学校构建AI教育生态 科技节秀出跨学科育才新图景
2025-04-02 17:10:41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校园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创新的摇篮。近日,作为教育前沿阵地的国际化学校,北京君诚国际双语学校举办以“STEM与AI”为主题的科技节,20余个充满创意的科技展位和互动体验,让校园变身“科技游乐园”。

校园科技节上 君诚学子用科技点亮梦想_fororder_1

  开幕式上,未来感十足的中英双语数字主持人一亮相,就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随后,一场由小学生编程操控的无人机编队表演点燃全场,四架无人机在空中精准穿越圆环障碍物,并通过矩阵变换模拟星辰轨迹,将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君诚科技导师、特斯拉资深顾问丁洋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揭秘特斯拉的创新科技,一起畅想太阳能汽车与智能驾驶地无限可能,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能源知识“大餐”。来自七年级的Shaq和Andy同学通过严谨的科研逻辑和流利的英语向大家讲解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实验数据分析系统,完美展示了君诚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科技素养。

校园科技节上 君诚学子用科技点亮梦想_fororder_2

  充满创意与魅力的展示区宛如一座科技大观园,航空航天模型、科普互动装置、科普作品展览、3D打印等纷纷亮相,学生们制作的一件件立意新颖的科技作品,都在真切地散发着科技的力量和温度。同学们在老师细心的引领下,依次观看并操作展品,观察实验现象,聆听科学原理,并尝试动手操作,体验科学的无穷魅力。

校园科技节上 君诚学子用科技点亮梦想_fororder_3

  在自动驾驶展位,学生们以特斯拉为灵感,自主搭建的Arduino模型车搭载超声波与红外传感器,模拟真实场景下的路径规划与避障决策,揭示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潜力。在机械臂书法展位,神奇的机械臂通过编程控制抓取与书写动作,以直观的方式让低年级学生了解了机械原理与传感器应用。在无人机展位,学生自主编程的四旋翼无人机通过高清摄像头和障碍赛道设计,不仅实现了航拍与避障功能,更融入空气动力学与电子工程知识,呈现了君诚学子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学习链路。  

校园科技节上 君诚学子用科技点亮梦想_fororder_4

  除核心展位外,本次科技节还设置多个趣味互动区,充分展现了学生们跨学科的创造力。操场上一只只灵活自如的机器狗展示了行走、握手、坐立、空翻等动作,引起了同学们阵阵欢呼。AI奶茶机器人和烧烤机器人前排起了长队,香气四溢的美食让自动化技术更接“接地气”。充满童趣的的卢布哥德堡装置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了机械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绿色能源展台上,太阳能小车与风力发电模型动态演示可再生能源原理,诠释环保理念的实践价值。VR仿真实验则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们穿梭于宇宙星系与深海秘境,感受科技与自然的奇幻碰撞。

校园科技节上 君诚学子用科技点亮梦想_fororder_5

  身穿君诚校服的机器人“新同学”,更是成为了科技节上的校园明星,他们不仅能够对同学们的动作做出精准回应,还展示了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引发阵阵惊叹,让大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与深刻理解。

  “科技是推进时代进步的强劲引擎,而教育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丰饶的土壤。”北京市顺义区教委副主任张旭东表示,环视校园,科技区展台上,那些奇思妙想的发明、精彩的编程作品、灵动地机器人、最新的自动化汽车,无不彰显着同学们对科技的炽热激情与非凡的实践能力。这耀眼成绩的背后,既有君诚学校秉承科技赋能教育、科技引领发展的教育理念,也饱含着教师们的辛勤付出。“君诚科技节就像一座连接科技与实践的桥梁,将科学与技术的种子精心播撒在了青少年的心田。”

校园科技节上 君诚学子用科技点亮梦想_fororder_6

  “教育本身就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我们必须以前瞻性的眼光,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框架,引领学生走向未来。”北京君诚双语学校董事长、创校校长、独立投资人张爱君表示,实际上,STEM、模型制作和3D打印等这些“高大上”的科技教育课程很多年前就已经在君诚校园扎根,今年君诚学校又进一步完善了无人机技术、机器人编程、自动化系统等科技课程,并配备了一流的科技教师团队及科技创新大楼。“作为北京首家构建完整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的国际化学校,学校将进一步扩大AI实验室的规模,引入更多的跨学科课程和科技导师,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让科技与艺术、人文等领域深度结合,培育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图/文 张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