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2025年高考季的到来, 距高考不足一百天的时间里,考生们接下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高效复习?如何缓解紧张情绪?家长如何陪伴孩子备考?有哪些渠道了解到最新招考政策?
为帮助广大考生家庭搭建一个多元化的高招咨询平台, 2025高招进行时专题报道中特别推出 “招办说”系列访谈,邀请知名高校招生负责人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解读大学最新招考政策,帮助考生复习备考,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招生办公室老师丁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前身是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师资,于1953年创立的北京石油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90年代以来,学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及“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2023年,学校获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成为油气能源领域唯一入选高校;同年,学校获批能源领域第一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联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合作企业成立学院理事会,聚焦智慧能源、新材料等关键领域,全方位构建校企协同机制,加快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
目前,学校一校两地办学(北京、克拉玛依),两校区各自单独招生,录取时互不调剂。2024年,北京校本部全国招生总计划为2350人,克拉玛依校区全国招生总计划为2700人。
能源学科体系完备 专业建设成果斐然
学校构建了能源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形成了一流学科引领、骨干学科和基础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现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国家“双一流”学科,“城市能源供给安全与保障”“清洁低碳能源工程”2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在油气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形成明显优势,在碳中和工程与技术、油气人工智能等领域积极布局清洁低碳智能学科群。
在教育部最新学科评估中,学校A类学科增加至4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工程学、化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8个学科领域ESI排名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化学、地球科学进入1%。
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覆盖了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上中下游;在优势专业的基础上,学校不断加强学科交叉融合,重视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建设,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学校专业建设呈现“少而精”的特点:招生的31个本科专业中,21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博一体化培养: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按下“加速键”
为培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恪守学术道德、具备创新引领能力的高层次拔尖人才,学校自2019年起试点实施本博一体化培养项目,按“4(四年本科)+4(四年博士)”贯通本科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为入选学生提供助研津贴支持其学术发展。该项目在一级博士点学科全面推行。每年3月,从本科二年级学生中选拔优秀者作为培养对象,为其配备高水平博士生导师,实行一对一指导,夯实学科基础,强化科研创新能力训练。本科三年级末,经考核达到培养标准的学生,可正式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提前修读博士课程。学校根据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发展方向,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并提供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交流、联合培养的机会,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学术竞争力。通过系统的学术训练和实践培养,确保学生在学术研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
贴合社会需求调专业 多元选择助学生转专业
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落实“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推动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衔接。取消“化工与制药类”,按照“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2个专业招生;取消“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停招“环境科学”专业,按照“环境工程”专业招生;取消“数学类”,停招“统计学”专业,按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招生;调整“工商管理类”,停招“市场营销”专业,2025年工商管理类包含会计学、财务管理2个专业。考生填报以上专业时可参考大类往年录取排名。
学生入学后可在大一或大二末在全校专业范围内申请转专业。转专业须通过转入学院的面试,结合学生大学期间成绩与面试表现综合评价,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转专业需求。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高 深造率亮眼 发展路径多元
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6%,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多样化,不仅在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为代表的能源龙头企业就业,在电力、汽车、信息、金融、航空航天、教育等行业也深受欢迎;每年40%左右的本科毕业生、80%左右的研究生毕业生就职于国有企业、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教育单位、政府机关和部队。
2024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超过57%,其中国内升学率为52.4%,主要升学院校集中在本校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出国深造率为4.7%;保研率达30%,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图/文 李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