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完善职教高考制度
2025-01-15 11:32:06来源: 光明日报

  职教高考是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技能人才选拔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职教高考模式,有力畅通了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通道,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坚实保障。

  职教高考制度建设取得突出成绩

  我国职教高考开端于20世纪80年代,部分高等学校从中职学校招收应届毕业生举办职教师资培养试点班。2007年,部分高职院校开始试点单独招生,进一步丰富了职教高考的形式。近几年,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大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职教高考改革工作,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职教高考制度,职教高考在政策、模式、保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国家层面政策不断强化。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立“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职教高考制度。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加速职教高考制度的建立与推广。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职教高考制度建设的重要地位。2022年,《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要求优化职教高考体系,扩大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职教高考招生中的比例。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不仅强化了职教高考的地位,也为其稳步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省级层面试点不断推进。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各地积极推进职教高考试点工作,逐步形成了包含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和中职生对口升学考试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评价体系。截至2024年,全国已有30个省份开展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参考主体既包括普通高中生和职业高中生,也涵盖了退役军人、登记失业人员、农民工及高素质农民等多个群体。有28个省份专门针对中职毕业生开展了对口升学考试工作,普遍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各地在试点过程中,通过创新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有力推动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完善。

  保障支持体系不断完善。在职教高考改革实践中,各地相继完善了职教高考政策,包括考试办法、考试方案、考试标准以及考试大纲等,职教高考考务管理体系也日益成熟。部分省份建立了一批能够满足专业技能考试的标准化考场,建立了命题专家库,聘请和培训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职业技能测试人员。部分省份还构建了覆盖文化课、专业课和技能课的题库体系,并积极探索线上考试系统建设,形成了包括机考和远程网络考试在内的多元化考核模式。

  职教高考制度仍需完善

  尽管我国职教高考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施中依然面临不少挑战,尤其是在顶层设计、专业技能测试、招录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亟须破解的难题。

  职教高考的顶层设计尚需完善。作为国家层面的一项教育考试制度,与普通高考相比,职教高考只有宏观的改革要求,还未出台整体性指导框架和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政策多由各地自主制定,这导致各地在考试内容、课程比例、组织形式、测试方法和录取标准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专业技能测试科学性有待加强。现阶段,一些地区出现技能考试简单化、专业课考试单一化倾向,主要依赖笔试或简单的实操测试,难以全面反映考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水平。同时,一些学校“考什么就教什么”,导致学生把大量精力放在必考的几门文化课、专业课和技能课学习上,课程学习的内容和质量与国家专业教育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升学比例和升学机会有待提升。尽管职教高考为中职学生提供了从专科到本科的升学机会,但整体升学率远远赶不上普通高中。各地考试专业类覆盖面小,导致部分专业的学生缺乏机会通过职教高考升学深造。现有职业本科院校数量有限,普通本科院校参与考试招生的比例较低,导致学生升入本科学习的机会较少,影响了中职办学吸引力。

  优化职教高考制度需综合施策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职教高考制度需从顶层设计、考试内容、招录政策以及支撑体系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以推动其制度化、科学化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国家层面需要制定全国职教高考实施意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规范考试内容、形式及权重比例,扩大职教高考专业覆盖面,确保所有中职生都有参加升学考试的机会。各地需在国家政策总体框架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制定灵活的职教高考实施细则和招录机制,提高人才选拔质量。

  改革考试内容。省级教育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小组制定各专业考试大纲,大纲内容应覆盖本专业大多数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考试前一周由省级考试管理部门负责从大纲中随机抽取必要的考试课程,作为考试内容并对外公布。这样既可以减少考试组织工作和成本,又可以引导职业学校开齐开全本专业主要课程,避免考什么就教什么的现象。探索技能大赛全覆盖机制,建立大赛获奖加分、免试升学或将大赛成绩折算成升学技能测试成绩的办法,引导学校重视技能教学。

  优化升学比例。省级教育管理部门应逐步扩大中职生升学比例,让更多的职业学校获得升学机会;扩大职业本科院校面向中职生的招生规模,同时鼓励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部分综合性大学加入职教高考招生体系,逐步形成从中职到本科、硕士乃至博士的职业教育上升通道,从而吸引更多初中毕业生选择中职教育。

  完善支撑体系。省级考试管理部门可通过扩大标准化考场建设、成立区域性技能测试中心、建立高水平试题库、开发线上模拟考试系统和信息化测试平台等手段,提高考试质量与效率。同时,加强校企合作,探索多样化的技能测试方式,将学生三年过程性考核、综合评价与职教高考相结合,将企业真实生产任务纳入考试,引入情境测试与综合实操考核,从而全面衡量考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潜力。(作者:谢勇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