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商有法 行稳致远——法大MBA校友2024年风采录
2025-01-09 16:55:42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24年,中国政法大学MBA校友功成不忘桑梓,赤心情系母校,以所学所悟所获回馈助力母校发展,在学校人才引育、平台建设、科研合作、对外宣传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愈加明显。初步形成了校友组织活跃互动、校友资源互惠共享、校友和学校互相赋能、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拓展校友组织版图,持续完善组织建设。2024年,在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及MBA教育中心的指导下, 3月,中国政法大学MBA河北校友会正式成立,秉承“‘法’润燕赵,冀往‘商’来!”的初心,搭建起联系和服务MBA河北校友、加强校友与母校间沟通交流的公益性组织平台。12月,“玉兰花开”女性校友会正式成立,精准聚焦女性校友,致力于打造法大商学院女性校友终身学习、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卓越平台。

  持续凝聚校友力量,支持教学科研工作。其一,教研支持。校友会组织、校友企业以及优秀校友,积极发挥校友文化育人功能和榜样引领作用,凝聚育人合力,协办“新《公司法》实务应用解读沙龙”活动,举办企业融资策略创新与投资案例分享会;创新访学机制,联合主办“走进贝壳——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学习”研学活动,并邀请MBA师生参访多家河北知名企业单位。其二,产教融合。推动政产学研融合,2012级校友周珮萱等优秀校友担任MBA实践导师,以“实践导师面对面”等活动提供宝贵实践指导; MBA河北校友会、MBA校友企业和河北地方高校的校企深度合作,促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助力学生就业。7月3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 法大商学院与MBA校友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推动数字经济产学研合作。

  着力回馈母校发展,助力招生宣传工作。其一,支持招生工作。MBA招生大使郑培培参加法商体验营,并代表中心赴成都参加中国商学院招生巡展暨2025招生政策发布会、宣讲法大MBA项目、解读招生政策。2012级校友高天玉、孔玲,2013级校友胡涓涓,2014级校友石宇、孙朝秀,2021级校友李红伟等多位校友,积极参与MBA的招生宣讲和推广工作,在招生发布会、说明会、法商体验营等活动中分享了学习经历与经验,讲述法大故事。其二,推广法大MBA品牌。10月马拉松比赛中,11级校友傅元、寇战召、张遂训与霍珊,12级校友万晓燕,17级校友吴江、付航与关培栋,18级校友徐冠武与李璞,21级校友郑翔、杨松和苏金波,22级校友王启林与丁福海等,在多地共同以MBA校友的名义组团奔跑,用奔跑的方式,提升着法大MBA的软实力,反哺着法大MBA品牌建设。起源于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校友自发组织的蓟门沙龙活动,2024 年完成超过 86场活动,在搭建起业务渠道拓展、思想碰撞与终身学习的平台的同时,加入了母校高管教育项目宣讲的元素,助力母校的招生工作。MBA校友会联合承办全国高校校友经济生态圈成立大会与全国高校校友经济生态圈2024年会,举行“铸就大学梦——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MBA校友校园公益行”活动, 以会聚友、促进交流、整合资源、共谋发展;并不断弘扬法大MBA“润商有法、行稳致远”的品牌精神,推动法大MBA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其三,助力参赛。校友健儿积极参加亚沙赛、亚草赛、龙象海越野挑战赛等赛事,助力 MBA 中心勇夺佳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润商有法,行稳致远”的精神,还以优异的成绩和卓越的表现赢得了友校的广泛赞誉。

  人才辈出,彰显法大MBA校友“风貌”。2024年,MBA校友获得了诸多荣誉,为母校赢得了广泛赞誉和无限荣光,进一步发挥了校友榜样作用。2012级MBA优秀校友高天玉在中国政法大学在京校友新春茶话会暨中国政法大学北京校友会2024年年会中入选校友会新增理事;2013级校友胡涓涓、2022级校友王振玲荣获了“中国MBA优秀校友奖”;MBA校友万晓燕、邹黎黎等获得全国高校校友经济生态圈U30、U40、影响力人物、优秀校友工作者等荣誉。2014届校友逯瑶在商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作为校友代表发言;校友代表巨莹博在2024 届 MBA 毕业典礼上发言。这都体现了法大MBA校友的发展和成绩,得到了学校以及其他所高校校友组织的认可。(图文/中国政法大学MBA)

润商有法 行稳致远——法大MBA校友2024年风采录

润商有法 行稳致远——法大MBA校友2024年风采录

润商有法 行稳致远——法大MBA校友2024年风采录

润商有法 行稳致远——法大MBA校友2024年风采录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