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12月19日,作为教育界万众瞩目的焦点,2024年国际在线教育大会顺利举办。此次大会从教育的深度改革与探索出发,汇聚教育领域顶尖的教育专家、行业先锋、知名校长、优秀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以及众多权威媒体代表,旨在深度剖析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探索智慧教育的最新趋势与实践路径,携手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教育生态系统。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中国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兴盛搭建起高端的对话平台与合作桥梁。
受2024年国际在线教育大会邀请,剑桥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康福国际教育董事长/凯博实验学校及尚丽外国语学校科创高中校长刘煜炎接受了专访,以下是专访实录。
剑桥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康福国际教育董事长/凯博实验学校及尚丽外国语学校科创高中校长刘煜炎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2024国际在线教育大会访谈间的现场,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了剑桥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康福国际教育董事长、凯博实验学校及尚丽外国语学校科创高中校长刘煜炎,欢迎您,刘校长,请刘校长来给大家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
刘煜炎:听众们好,观众好,我是剑桥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刘煜炎,也是我们康福国际教育的董事长及北京昌平凯博实验学校总校长和尚丽科创高中校长,学校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覆盖国际课程和国内的高中课程。从小学一直到高中,为广大学子提供注重科学创造精神的培养,拔尖创业人才的教育,为孩子们的未来赋能。
主持人:恭喜刘煜炎博士获得了2024年度教育行业影响力人物荣誉,康福国际教育集团北京市昌平区凯博实验学校荣获2024年度AI融合教育创新品牌。接下来的时间有请您来介绍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刘煜炎:昌平凯博实验学校是一所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2年制学校,融合了国内与国际教育体系。学校的特色在于以国学为根基,塑造学生的灵魂,培育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学校非常重视人工智能与科技的结合,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杰出人才。在当今及未来社会,这类人才都极为紧缺。随着时代快速向科技创新迈进,人工智能日益融入我们的生活。若不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不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未来恐难有立足之地。因此,教育需提前响应这一需求,为孩子们培养适应未来的关键能力,即创造力与优秀的人格品质。
主持人:今年的主题是“科技赋能 育见未来”,康福国际教育在教育新质生产力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如何把握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呢?
刘煜炎:对于新的生产力而言,关键在于创新能力,利用这种创新产能为社会服务。在教育行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创新创造精神的人才。为此,我们需要以科学为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通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计算机等科学课程的教学,来实现这一目标。
这样的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同时塑造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我们要紧跟时代趋势,在科学教育中彰显每个孩子的个性,同时让他们深植中国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与创新能力相结合,将为孩子们的未来带来无限可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应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底层逻辑、思考方式和人品习惯,而非仅仅关注考试技巧和琐碎的知识点。在人工智能时代,知识性教学将逐渐失去市场。作为科学家出身的校长,我深知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这样的人才在未来将大有可为,对社会也将做出重大贡献。
我们提倡个性化教育,鼓励孩子们拥有独立人格,以健康正向的方式成长。教育强则国家强,对于2025年的教育行业,我们充满期待。尽管未来充满挑战,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不断融入生活,但正是这些变化催生了新的需求。未来社会需要的是能够个性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而非仅仅遵循传统、照搬教科书的人。
每个家庭、每个孩子、每位老师都应着眼于未来社会需求,培养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人才。这种优势在于能够洞察未来社会发展趋势,找到个人成长的空间,解决客户问题,推动人类文明和科技生产力的进步。在个性化发展中,我们坚守的是让每个孩子都具备正确的价值观。若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独立思考和独立做事可能会带来破坏性后果。
因此,在培养创造力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品质的培养。正如领导人所强调的,每堂课都应融入思政教育,确保学生的思想正确性。只有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这样的创新才有意义。破坏社会的创新是毫无价值的。我们要在守正的前提下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尊重他们的个性,确保个性发展不会对社会造成伤害。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支撑起整个社会的长足进步和发展。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