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校招办说丨专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招办副主任毛连泽
2024-06-25 18:16:39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24年高考季为帮助广大考生家庭更好地了解知名高校的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和录取规则,2024年高考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教育频道特别推出“高校招办说”栏目。本期节目,特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招办副主任毛连泽为大家详细解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招生政策和录取要求。

2024高校招办说丨专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招办副主任毛连泽_fororder_12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招办副主任毛连泽

  问题1:简要介绍一下学校基本情况?

  各位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副主任毛连泽,很高兴今天能够来到这里与大家进行交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为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农林教育学府。1999年由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校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建校90年以来,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各类人才近30余万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有28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8个学院(部),有专任教师25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36400多人。共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材料科学等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3个学科进入前1‰,农业科学进入前0.1‰。目前,已发展为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

  问题2:学校的特色专业有哪些?

  学校是一所以农林水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76个本科招生专业涉及农、理、工、经、管、文、法和艺术等8个学科门类。有4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卓业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农学专业通过农科专业(第三级)认证,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有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草业科学、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资源环境科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生物技术、农林经济管理、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森林保护、木材科学与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生物工程、应用化学、金融学、社会学、生物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木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园林、会计学、土地资源管理;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有植物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工、环境科学、环境设计、经济学、法学、制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动新农科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利用现代生物、信息、人工智能、工程等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学科专业,增设了智慧农业、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智慧林业、智慧水利、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等新兴交叉学科专业。

  问题3:2024年学校招生政策有哪些亮点和新变化?

  一是招生计划有所增加,2024年招生总计划数位5760名,较去年增加了30名,特别是在第四批改革省份的招生计划数均有增加。

  二是招生类型丰富。学校为考生搭建了多元入学通道,招生类型包括普通类(含基础拔尖培养班、卓越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艺术类、强基计划、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招生、内地新疆班、内地西藏班、少数民族预科班、华侨港澳台联招等。

  三是招生专业涉及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学校安排了76个本科专业招生,涵盖农、理、工、经济、管理、文、法、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其中44个专业按照16个专业大类招生,被专业类录取的学生,入校后1-2年根据学校有关文件在专业类包含的专业中选择一个专业就读。

  四是强化拔尖创新人才招生培养。学校依托生物育种科学专业深入实施生物育种强基计划,面向10个省份招收30名学生,实施“3+N”本硕博衔接培养,另外生物育种科学专业还安排30名计划在普通本科批次录取。设立生物科学(基础拔尖培养班)通过新生进校后二次选拔30名,经济学(基础拔尖培养班)通过普通本科批次录取30名,设置了植物生产类(卓越班)、动物医学(卓越班)、水利类(卓越班)、资源环境科学(卓越班)、农林经济管理(卓越班)、食品营养与健康(卓越班)等六类卓越班,通过普通本科批次录取280名学生。基础拔尖培养班和卓越班实行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学科大类下自主选择专业和导师,开展个性化学习和全学程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训练,获得学校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者,可提前一年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五是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设立了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植物保护(中外合作办学)2个专业由我校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合作举办,实行“3+1”培养模式;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由我校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合作举办,实行“4+0”培养模式。

  在录取规则上较往年没有太大变化。学校认可2024年教育部和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审定的全国性政策性加分,并按照加分后的投档成绩提档和录取专业。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学校2024年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录取。在专业录取上对进档考生按照分数优先原则录取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对于平行投档的进档考生,若服从专业志愿调剂且各方面条件符合招生章程要求,学校不退档;内蒙古自治区考生按照招生计划数100%提档,录取专业时按照“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各专业男女比例不限,英语专业限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其他专业不限外语语种,但经济学(基础拔尖培养班)和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因有部分课程全英文授课,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谨慎报考。各专业(类)考生健康状况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执行,其中对于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和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的考生,我校涉及农、林、生物、食品、化学等学科的部分专业不能录取,请有关考生谨慎报考,具体请查看我校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

  问题4: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特色举措?

  学校早在1934年建校之初即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的总体思路,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三农”情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学术精英、创新创业技术领军人才和社会发展管理人才。

  一是面向未来农业发展,持续推进学科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校增设了“食品营养与健康”“智慧农业”“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智慧林业”“智慧水利”等新专业,着力培养适应未来农业发展的创新人才。

  二是面向国家重点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面提到的“生物育种”强基计划、基础拔尖培养班、卓越班等,都是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以生为本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成长需要。学校实施大类招生培养,“宽口径、厚基础”,为学生未来学业发展和成长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生开通了学业拓展渠道,设置了4个辅修学士学位专业,助力学有余力的学生多学科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无门槛申请转专业机会,除了国家规定不能转的和招生录取时有约定的情况,其他学生均可以申请转专业;积极探索本科生导师制和书院制,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开设90门创新创业类课程,探索建成以“X+创新”或“X+创业”模式为主的专创课程体系。建立“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四位一体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体系和“一院一品”为核心的学科竞赛体系,平均每年立项创新创业项目1200多项,开展高水平学科竞赛100余项,参与学生2.1万人次,近年来学生获各类高水平学竞赛奖项位居全国农林类本科院校前列。学校入选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批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五是发挥特色优势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学校与全球35个国家80多所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把国际化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堪当国际责任的卓越人才,着力增强学生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胜任力。除了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还投入专项经费,支持优秀本科生到国外知名高校交流访学;与多所国外大学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实施“2+2”“3+1”“4+0”等培养模式,实行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学校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留学签约单位之一,近年来有1600余名学生公派出国留学。

  六是多措并举促进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学校先后与200余家有影响的大中型企业建立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每年有6000余家用人单位通过线上线下形式来校招聘,为我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万个;28个省份面向我校选拔招录选调生;本科生升学率达50%以上,其中保研率近25%、出国深造率5%,被“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科学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录取占升学总人数的97%以上,12个学院升学比例超过50%,其中草业与草原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农学院4个学院升学比例超过70%。

  问题5:学校的报考信息可以从哪些渠道平台获得?

  考生可以拨打电话029-87091406、87091407咨询,填报志愿期间我们安排专人回答。可以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招生办(zhshwnwsauf)”查询有关信息;或者通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网查询招生信息,我们还有视频号、微信小程序。

  十年寒窗苦读,终将有所收获!祝愿各位考生2024年高考达成所愿、心想事成,顺利考入心仪的大学,翻开人生新篇章!欢迎有志于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和乡村振兴的优秀青年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让我们一同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