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16日,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2024级MBA/EMBA新生启航系列活动在国定路校区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万物向新·聚势而生”,分为启航仪式、班级破冰和校园定向三个篇章。
启航仪式·向新而聚
6月15日,商学院2024级MBA/EMBA新生启航仪式在国定路校区艺术中心举行 。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信元,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上海财经大学MBA校友、上海联合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秦健,上海财经大学资深教授孙铮,商学院副院长高维和、党委副书记王体、MBA 中心执行主任徐松伟,部分教师代表以及全体 2024级 新生参加。启航仪式由商学院副院长孙琦主持。
上午9时,启航仪式在庄严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领导致辞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信元致欢迎辞。他首先代表全校师生向2024级MBA/EMBA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概况,并结合时代发展和MBA/EMBA培养体系向新生们提出了三点学习要求: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渴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关注社会发展和担当时代大任。
主旨演讲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带来“新质生产力:新时代的新引擎”的主旨演讲。他首先介绍了兴业研究公司的发展概况以及研究领域和相关成果,之后结合“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背景,分析了美国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发展情况,并结合中国经济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新质生产力未来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推动作用。
上海财经大学MBA校友、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秦健带来“人工智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演讲。他首先简要介绍了联和投资的发展概况,之后为新生们讲解了人工智能兴起的背景,分析了“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变革、人工智能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部署策略。作为校友,他还寄语学弟学妹们要培养宏观视野、提高站位、坚定定力,锻炼自己的开创性、坚韧性和操作性,“发生在我们身份的每件事都有其意义,一路的艰难险阻都是学习的过程,而解决办法最终一定会出席,无论结果如何,努力都是有价值的。”
颁奖仪式
为树立榜样、表彰先进,同时激励新同学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活动现场还举行了2024年度MBA/EMBA学业优秀奖学金颁奖仪式。胥佳怡、徐玲等6位同学获得优秀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冯郑瑶、何玮等20位同学获得优秀学业奖学金二等奖。
随后,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商学院2022级EMBA学生杨帆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发言。他回忆了就读EMBA期间在学业、生活等方面的所思所获,寄语新生学有所获、鹏程万里、共铸荣光。
校史院情
上海财经大学资深教授孙铮为同学带来“兴办百年商学 塑造业界精英”主题讲座,他详细介绍了上海财经大学的百年历史、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学科优势等内容,寄语新生“进入校门增长智慧、走出校门奉献社会”,祝愿MBA学子能够学业有成、前程似锦。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MBA中心执行主任徐松伟以“内卷”的时代背景开场,向新生介绍了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财经素养的上财MBA/EMBA概况,重点介绍了培养目标、新生画像、项目特色和培养体系等内容。 最后,他还就入学导向的系列活动进行了部署安排。
班级破冰·从心开始
6月15日下午的班级破冰活动在教育技术中心智慧教室分班举行。首先,各班班主任针对上财特色的入学导向系列活动进行全面的介绍;随后,各班通过专属的热身游戏迅速活跃了现场气氛,选队长、想队名、编口号、做游戏......大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共同体验快乐和挑战,在欢声笑语中逐渐放下了初见的拘谨,积极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以满满的收获和对未来的期待,更加自信地迈向新的学习旅程。
启航上财·梦想同行
6月16日, MBA/EMBA新生们迎来了校园定向活动。活动中,同学们依靠定制app的提示,行走于校园的各个地标之间,完成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任务。大家密切配合、积极应变、共同努力,最终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在活动的最后,同学们分享了各自的收获和感悟、回顾了这一天的时光、并进行合影留念。
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好远。在未来的日子里,“新上财人”将携手前行,共同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谱写属于自己的华美乐章。让我们一起梦想、一起奋斗、一起期待!
关于入学导向活动
自2012年起,上海财经大学MBA/EMBA项目率先在全国开展长达三个月的入学导向活动,堪称New Sufers领略百年上财商学魅力,构建商科知识体系,拓展视野,探索人生价值的第一站。“启航”模块只是新生入学系列活动的开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校将通过“聚力启程”、“蓄势扬帆”、“荣耀绽放”三个阶段开展新生入学导向系列活动,为新生们带来丰富新颖、高效实用的预备课程,前沿视野、职业精深的专题讲座,以及突破隔阂,融合向新的团体拓展活动,进而全方位帮助新生了解学校文化及学院培养理念,完成角色转化,明确未来学习目标、职业定位及发展规划,逐光启航、笃定前行!(图文/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