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校招办说丨专访河北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高见
2024-06-12 17:35:54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24年高考季为帮助广大考生家庭更好地了解知名高校的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和录取规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教育频道特别推出“高校招办说”栏目。本期节目,我们有幸邀请到河北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高见,为大家详细解读河北工业大学的招生政策和录取要求。

2024高校招办说丨专访河北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高见_fororder_1

河北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 高见

  问题1: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学校基本情况?

  大家好,我是河北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高见。

  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培养工业人才的高等学校之一,创办了全国最早的高校校办工厂。1929年改称河北省立工业学院,1951年与北洋大学合并为天津大学,1958年恢复重建,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学校1996年跻身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4年由河北省、天津市和教育部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20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兴工报国”办学传统和“勤慎公忠”校训精神,形成了“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30余万名优秀毕业生。近年来,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5个学科领域在ESI全球排名前1%排名中稳步提升。2020年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问题2:学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有哪些?

  学校设有20个教学机构,现有65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3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1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住建部专业评估。拥有1个国家“双一流”学科(电气工程)、2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河北省“双一流”学科,20个河北省重点学科,6个天津市顶尖学科和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7个天津市重点学科。拥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学位类别、28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领域。

  问题3:2024 年学校招生政策有哪些亮点和新变化?

  本年度我们对部分专业进行了计划调整或者停招。根据往年招生录取分数、入学后转专业比例、就业率等指标,结合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在专业计划分配上做了动态调整。

  根据学校实际,对经济学专业、自动化(机器人智能试点班)停招,材料类不再按照大类招生,减少了土木工程等专业的招生人数;为适应产业需求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学校新增机器人工程和储能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 

  此外,在招生章程中明确了体检限报专业的具体范畴,确保招生过程的公平性与透明度,同时,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章程中详尽介绍了合作模式、学费等关键信息,为有意投身国际化学习环境的学生提供了全面、权威的参考依据。

  问题4:考生报考时需要注意什么?您对考生填报志愿有什么建议?

  对于高考改革省份志愿填报,主要有“专业+院校”和“院校+专业组”两种模式,录取主要以平行志愿方式录取。考生需要填报的志愿和专业数量多,因此,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过程中要好三件事。一是沟通,考生和家人充分沟通;考生和自己内心充分沟通,做好自我探索,明白我要什么,我能干什么;进而确定自己要选择的专业;或者确定自己不适合的专业。二是做好研习,研究高校,学习录取规则,了解专业,做好充分的数据资料准备。三是做好平衡,做好高校、专业、学习地域城市的平衡。有了以上工作的支撑,考生就会明晰自己的需求,进而按照自己的理想顺序进行填报。

  问题5: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特色举措?

  学校紧密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及京津冀区域产业升级的核心需求,主动出击,深度优化与调整专业结构,精心凝练各专业特色,力推专业体系的转型升级,旨在培养契合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亟需的高素质人才。

  本年度招生亮点聚焦于“工学并举”的教育理念深化,强化“工工”“工理”“工文”与“工医”多维度的协同融合发展,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促进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孕育新兴学科增长点,推出贴合国家新工科建设导向的新专业,为学生提供更多面向未来、适应技术革新的学习路径。

  问题6:学校的官方报考信息可以从哪些渠道平台获得?

  同学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学校的招生信息:

  咨询电话:022-60438029;022-60438259

  电子邮箱:zsb@hebut.edu.cn

  本科招生网:https://zs.hebut.edu.cn/

  微信公众号:河北工业大学本科招生

  愿同学们梦想绽放,河北工业大学期待与你共绘未来,欢迎报考,携手筑梦启航!谢谢大家!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