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招进行时丨华东师范大学:探索AI+复合型人才培养 新增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工程专业
2024-06-11 17:51:46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高招进行时》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教育频道2024高招专题报道推出的视频访谈特别节目,节目邀请全国百余所高校校长、招办主任权威解读招生政策、录取规则等,详细介绍高校办学特色、通过“零距离接触高校招办领导”,为考生提供最新招办资讯。指导考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以及未来职业选择,及时了解高校热门专业及最新信息。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周立旻为广大考生学子介绍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招生信息。

2024高招进行时丨华东师范大学:探索AI+复合型人才培养 新增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工程专业_fororder_1

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周立旻

  加快建设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2024《高招进行时》栏目,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周立旻教授,首先请周教授介绍下华东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

  周立旻:华东师范大学地处上海,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1959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96年学校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06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全面开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华东师范大学是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了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今年也正是大夏大学建校100周年。华东师大始终秉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崇高大学理想,恪守“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如今,学校围绕“育人、文明、发展”三大核心使命,凝聚“唯卓越方可立足”共识,一体推动卓越育人、卓越学术、卓越服务协同融合发展,构建师生共进的学术共同体、育人共同体。在加快建设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学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师资队伍、国际合作交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事业稳中有进、取得新成效。

  打造卓越的教师教育体系并提升国际影响力

  主持人:请问华东师范大学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是怎样的?

  周立旻:华东师范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以教育学科和教师教育为特色和优势。同时,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文理兼容,设有4个学部、33个学院(系)、85个本科专业,涵盖了11大学科门类,拥有文理优势交叉学科,特色学科声誉卓著、基础学科实力雄厚。

  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可以用几句话概括:一、卓越育人成效有力彰显。确立以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思维能力提升为牵引的卓越育人模式,成立卓越学院,打造人才培养的改革试验特区。二、教师教育引领能力持续凸显。构建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贯通,培养、研究、服务协同联动的卓越教师教育体系。三、科研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在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研究基地、研究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方面都取得喜人成绩。四、师资队伍实力显著增强。涌现出一批教书育人典范,近五年新增国家级人才166人次、上海市级人才近340人次。五、国际影响力全方位提升。依托上海纽约大学,在多领域共建联合研究中心,与世界一流大学共建联合研究平台等。六、服务社会水平持续提高。探索政校、校地、校企深度合作,科教产教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在教育政策、区域国别、城市治理、科技创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领域形成特色。

  立德树人,攀高行远。华东师范大学锚定卓越航标,以推动更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构建卓越育人、卓越学术、卓越服务融通共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做出持续性贡献。

2024高招进行时丨华东师范大学:探索AI+复合型人才培养 新增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工程专业_fororder_2

  5大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

  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的特色专业是怎样的?

  周立旻:依托一批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华东师范大学形成了若干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学科方面:一是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3个学科入选了国家“双一流”建设。二是14个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其中3个学科获评A+;在ESI统计的22个学科中,华东师大共有17个学科进入相关学科领域全球高校及科研机构排名前1%;其中,化学学科、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科更是取得了ESI全球前1‰的突破。专业方面:5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本科招生专业的93%以上;10个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并列第五,分别是: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其中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等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

  总结一下,华东师范大学的人文社科影响深远,理科实力雄厚,工科量少质精,无论考生的特长、兴趣和志向在哪个领域,都可以匹配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和方向。

2024高招进行时丨华东师范大学:探索AI+复合型人才培养 新增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工程专业_fororder_3

  新增专业“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工程”

  主持人:华东师大今年的招生亮点有哪些?有无新增学科?

  周立旻: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新增招生专业——“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工程”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该专业聚焦超大城市新基建背景下的智慧城市、碳中和、可持续发展、全球导航与定位、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与遥感、深空探测等前沿挑战,充分继承和发展地理学科研基础与学科优势,同时探索和应用软件工程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科融合优势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旨在培养既继承地理学传统,又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软件系统技术开展地理科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应用驱动创新的办学特色。欢迎对地理学科、信息技术或城市建设等方面感兴趣的考生进一步了解和报考。

  关于双学士学位项目,我再补充几句:2020年以来,学校充分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聚焦文理、文工、理工交叉等多种类型,推动专业转型升级和交叉融合,以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探索AI+复合型人才培养,先后推出了11个双学士学位项目,为广大学生提供跨学科的学习机会和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未来,华东师范大学也将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加强专业交叉融合内涵建设,推进智能时代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迭代升级,培育更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2024高招进行时丨华东师范大学:探索AI+复合型人才培养 新增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工程专业_fororder_4

  2024年招生总计划人数比2023年增加80人

  主持人:华东师大2024年招生政策和计划是怎样的?

  周立旻: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在全国的招生总计划3740人,比2023年增加了80人。具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计划,届时请以各省级招生机构公布的为准。欢迎有志于报考华东师范大学的同学们抓住机会、填报心仪的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目前已经发布,考生可以在“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等官方平台查看了。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努力促进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公平,优化学校生源结构,统筹考虑各省份考生人数和报考情况、学校专业设置情况等因素,确定分省份分专业招生计划。学校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的批次、专业、人数及有关报考要求由各省级招生机构向社会公布。学校招生政策整体上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同学们可以参考往年的招生录取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在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批次除了普通本科批、提前批,可能还有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国家优师专项、艺术体育等批次,考生如果符合报考条件的,可以根据各省级招生机构的安排在多个批次填报我校。截至目前,教育部尚未公布最新的公费师范生政策,相关招生政策以教育部最终公布的政策文件为准。

2024高招进行时丨华东师范大学:探索AI+复合型人才培养 新增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工程专业_fororder_5

  加强学生的国际交流合作

  主持人:华东师大在国际交流方面有哪些特色优势呢,为学生提供哪些国际化交流的机会?

  周立旻:国际化也是学校的另外一个重要办学特色,华东师范大学注重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学校与里昂高师等法国三所高等师范学院、纽约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3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大力推进本科生跨国(境)跨校交流,每年开设境外交流项目200余个,构建了“国家项目、校级项目、院系项目和学生个人访学项目”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型的境内外交流平台,制定境外交流资助办法,为学生海外学习和体验多元文化提供更多机会,本科生在校期间出国出境的比例30%。

  学生毕业就业能力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于大陆高校第17位

  主持人:华东师大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周立旻:华东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在各行各业都展现出了出色的能力和专业素养。一直以来,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适应能力。

  在就业市场上,华东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拥有着广泛的就业选择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无论是教育领域、科研机构,还是信息技术、金融、传媒行业,甚至是政府机构,都有着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的身影。他们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优秀的综合素质,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此外,学校还积极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展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践机会。学校还定期举办招聘会、职业规划讲座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提高就业竞争力。

  华东师范大学近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持续保持在上海市全市及同类高校前列。除公费师范生须回本省就业外,近几年学校多数本科毕业生在上海地区就业,其余少数毕业生在上海以外的沿海省市就业。在QS世界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中,学校位于大陆地区高校第17位。本科毕业生的升学率和出国率近年来稳步上升;其中近半数留学的本科毕业生进入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行50强高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无论是本科、硕士、博士,毕业后在上海就业,只要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就可以落户上海,真正是“上海欢迎你”。

2024高招进行时丨华东师范大学:探索AI+复合型人才培养 新增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工程专业_fororder_6

  主持人:华东师大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上学校有哪些举措呢?

  周立旻:华东师范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坚持“教学为本、本科为本、质量为本”的办学思想,逐步凝聚“唯卓越方能立足”的育人共识,形成“一目标、三阶段、两课堂、四导向”卓越育人模式。“一目标”就是以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三阶段”就是构建“培根—筑基—融通”三段式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两课堂”是指推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通的全育人培养方案;“四导向”是指“思维导向的通识教育、前沿导向的专业教育、研究导向的教师教育、英才导向的智能教育”。多措并举,为丰富个性的卓越发展提供优质而全面的教育,为所有学生的成长创造多种机会,保障学生成长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

  我这里主要分享两点:一是成立卓越学院,搭建拔尖人才培养高地。华东师范大学汇聚了校内外优质资源,以拔尖计划2.0、强基计划为核心,成立了卓越人才培养的改革试验特区——卓越学院,囊括10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5个强基计划项目,以“聚焦、交叉、颠覆、进步”为策略,以卓越学术融合卓越育人,探索拔尖人才自主培养模式。通过导师制、小班化教学、优秀教师投入、个性化培养方案、高质量课程体系、进阶式学术训练、双向国际交流、本研衔接培养、现代大学书院制度等培养“未来领军型的卓越英才”。

  二是牢记“师范”底色,持续凸显教师教育引领能力。教师教育是学校的重要办学特色,作为国内教师教育的引领者,华东师范大学不断创新师范生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教育理想信念坚定、学科专业知识出众,教育教学素养出色,能够适应并引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专家型教师和未来教育家为目标。在实践体系上,强化见习、研习和实习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依托学校教师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在养成教育体系上,建设现代大学书院,开展多种形式养成教育,坚定学生教育职业信仰。学校全面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目前已有15个师范类专业通过了认证专家组考查,其中,汉语言文学、化学、体育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已经通过中学第三级认证。此外,学校还通过跨国(境)跨校交流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海外研修项目拓展师范生的全球视野。

  三是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23年12月,学校启动了“数智跃升计划”,在育人方式、科研范式、治理体制、数据体系、师生素养等方面开展“数智化”突破创新。学校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推进“专业+AI”培养体系构建,以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根据“思维导向、前沿导向”,鼓励课程向AI化转型,逐步推进各专业削减并转化20%的课时用于课程AI化转型。学校打造了“AI+X”的系列微专业,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牵头建设5门AI基础课程,推动专业院系人工智能技术有机融入传统专业课程体系,加快推进AI与专业有机融合,首批已建设AI+数学、AI+地理、AI+美术、AI+传播等专业领域的10门AI融合课程。

2024高招进行时丨华东师范大学:探索AI+复合型人才培养 新增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工程专业_fororder_7

  主持人:请周老师留下学校官方联系方式并为今年的考生送上祝福?

  周立旻: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咨询热线:021-62232212。更多更详细的招生资讯,可以关注“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华东师大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包括:各招生组的咨询热线和咨询群,招生章程、专业介绍、分省分专业的招生计划和往年录取分数、今年的录取进度等。

  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各学部院系招生组,始终和广大考生在一起,多渠道为大家提供招生资讯、招生咨询服务。

  愿各位考生,在高考的舞台上,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愿你们的努力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步入理想的大学,开启人生新篇章!祝福你们高考顺利,前程似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