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招进行时【专业面对面】专访首都师大学心理学院教学副院长黄贤军
2024-06-05 07:53:56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近日,首都师大学心理学院教学副院长黄贤军做客《专业面对面》,为广大考生深度解读首都师大学心理学院。

2024高招进行时【专业面对面】专访首都师大学心理学院教学副院长黄贤军_fororder_b832962906d072dd0c38d8716209822

  首都师大学心理学院教学副院长黄贤军

  心理学专业基本情况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作为我国高校中较早设立心理学专业的院校之一,始建于1954年,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著名心理学家林传鼎先生、郝德元先生是学科奠基人。众多心理学前辈为心理学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1984年获批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2007 年获批“心理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9年心理学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2010年获批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自2018年招收心理学师范专业本科生。 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目前共设立了两个本科专业方向,一个是心理学(潘菽实验班)、一个是心理学(师范)——公费师范生,专业代码都是071101,最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充满朝气活力的师资队伍。目前共有专职教师42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以及国外著名高校。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7人、讲师9人。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42名。教授100%参与本科教学。另外北京市特聘教授1人,外籍教授4人。

  学院教师中有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1名、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名、北京市优秀教师1名、北京市优秀党员1名、青年北京学者1名、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1名。多人获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燕京学者、青年燕京学者等高层次人才称号。

  心理学专业特色

  首先,心理学属于交叉学科,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19世纪后期,科学的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以来,心理学科的发展非常迅速,国内外许多高校均开设了心理学专业。

  其次,也是比较重要的是,心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心理学的诞生也是以1879年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为标志。我们首师大心理学院拥有“学习与认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教融合创新中心等科学研究平台,以及“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平台,为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首师大心理学科在历届的学科评估中,都名列同类高校前茅,曾取得过全国排名第7的好成绩。2024年2月我校心理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

  专业特色之一:学院一直秉承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理念: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科学的课程体系,能够为同学们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除此以外,(也是特色之二)(1)不断推动科研反哺教学。鼓励老师们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特色之三)(2)除了课程学习外,我们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推行导师制上,根据学生的特长与学术兴趣,通过学生与导师的双向选择,学生100%走进实验室,参与相关项目的研究工作,学生首先从参与他人的实验开始,到自己独立完成实验研究,在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特色之四)(3)另外,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大家承担大创项目,鼓励在本科阶段完成实验的基础上,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效果。国家级和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逐渐增加,从2020年的3项增加至2024年的8项;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上不断取得国家级一等奖的好成绩,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文期刊、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逐年上升。

  相信优秀的师资、优质的课程、优质的科研平台和教学平台会让你终身受益。

  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

  接下来两个专业方向分别介绍

  (一)潘菽实验班

  学院根据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高水平发展的需要,适当调整专业定位,自2022年起,学院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教融合创新中心为依托,探索校所联合、科教融合协同培养卓越本科生的新模式,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潘菽实验班”的建设。从2023年开始潘菽实验班写入招生简章并招生。

  这里我简要介绍一下潘菽先生:潘菽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前辈,也是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和理论心理学的主要开拓者,是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和九三学社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当时是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相当于现在的院士。潘菽先生追求进步、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奋发有为、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继承和弘扬潘菽先生的精神风范,学院设立了“潘菽班”。旨在充分借助中国科学院的学科优势和条件,在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和国际化的基础上,加强大师引领,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深厚的科学人文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崇高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特色:(1)除了前面提到的导师制、小班化等以外,课程体系中,加入最新的学科发展前沿课程,比如认知神经科学与计算建模、大数据心理学研究方法、人工智能原理等课程,适合不同学业兴趣和发展志向的学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另外,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联合培养,选送优秀学生去国科大心理系交换学习;聘请中科院心理所的老师,为我们本科生讲授课程,开展系列学术讲座。还给学业优秀的同学配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导师、加入导师的团队中进行学习和研究。

  (二)师范方向

  为了积极贯彻落实首都师范大学姓“师”的办学定位,更好地为北京基础教育服务,我们于2018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心理学师范生,目前的招生规模在30人左右。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尚师德和教育情怀、坚实的专业素质、勇于教学创新、善于育人、具有开阔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卓越心理健康教师。为北京市中小学及教育机构培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才。

  培养特色:以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为总体目标,开展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如学院师范生风采大赛、教学创新大赛。另外出了校内的学业导师外,还聘请来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作为导师,指导学生通过教育实习和见习,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力。

  心理学专业办学国际化

  四个方面:

  (1)从师资队伍上来说,我院30%以上的专任老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不少老师到过比如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作为访问学者进行长、短期学术交流;具有国际视野。

  (2)全职引进香港籍北京市特聘教授1人,北京市海聚人才2人;兼职引进日本工程院院士1人,柔性引进如荷兰皇家与艺术科学学院院士等4名外籍教授,这些老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全英文课程。

  (3)加大中英文课程立体化建设。在中文在线课程的基础上,已建成了《英文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技巧》《人格心理学》《问题行为与矫正》等英文在线课程,提升学生在国际化学术环境下学术沟通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4)此外,还积极拓展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合作。目前已经与香港树仁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上,实施合作办学。就本科生的联合培养,我们有3+1和2+2两种模式,其中2+2模式是大家在本科三、四年级在香港进行为期2年的学习,可以取得首都师范大学和香港树仁大学两所学校的本科学位,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跨地区协同发展。

  心理学专业招生政策

  目前两个专业方向都是不限选考科目的,虽然不限选考科目,但是对于意向报考潘菽实验班的考生,由于很多课程是偏理工科的课程,比如《认知神经科学与计算建模》《大数据心理学研究方法》《人工智能原理》《机器学习概论》等课程,还是建议数理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报考,因为如果数理基础不好,部分课程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挑战和困难,请大家做好思想准备。

  心理学师范方向,会依照公费师范生的相关政策实施,有意报考的考生,应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并乐意从事教育事业。入校须签订就业协议,毕业后公费师范生通常需要在全市基础教育系统双向选择就业,从事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满五年以上。违反教育协议的学生需要缴纳在校期间的专业奖学金和培养费用。虽然公费师范生是可以后期违约的,但是通常不建议违约,因此在报名之初就考虑清楚比较好。

  心理学专业招生计划

  非师范方向——也就是潘菽实验班,2023年招收了24人,其中北京生源16人,京外生源8人,京外主要面向河南、云南、贵州和广西4个省份,每个省份各招2人。今年潘菽实验班的招生计划增加6人左右,京内京外计划的具体分配,还在等待进一步审批。

  师范方向,2023年招收了30人,全部为北京生源,今年师范方向的招生计划还是30人。

  从2023年的录取分数上看,潘菽实验班在京内招生的最低分(11858)(位次在12000名之前),高于师范方向的最高分(12247)(位次12000-15000之间)。提醒考生们在填报志愿时,可以参考去年的招生位次信息。详情请登录首都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上面发布的,2023年在京普通类各院系、专业录取分数。

  从专任教师数量和招生数量大家可以看出,心理学院一贯以本科人才培养为发展的根本,依托雄厚的学科实力和高水平的师资,努力践行精细化培养的理念,培养新时代国家急需的、服务北京基础教育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常态化建设的优质专业人才。

  心理学专业就业方向

  师范方向

  从2018年开始招生,2022年刚刚有第一届毕业生,今年是第三届,基本上有一半的毕业生成功继续深造,师范生直接对口的就业岗位是中小学心理健康老师。随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北京市及国家基础教育对心理学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我们的师范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比较乐观,前两届毕业生除了继续深造的同学外,其他所有师范生都选择了在基础教育就业,就业率是100%。

  非师范方向

  我们的非师范毕业生,深造率从30%几,逐年上升,2022年国内国外读研的深造率也达到了50%。2023年略低于50%,但2024年深造率首次达到60%。

  目前有不少本科毕业生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如政府部门、医院、银行、社区、心理咨询机构、甚至中小学校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测评等工作。

  近年来的就业形势虽然良好,但我们更加鼓励学生深造,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后,选择起点更高、发展更好的工作。近年来,推免保研和考研录取至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全国顶尖高校的人数,以及出国深造至美国东北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等全球知名大学的人数不断增多。

  高考祝福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巨大的心理潜能。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们就会完善自己,发挥出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就像一棵橡树种子,只要有肥沃的土壤和养分,总有一天会成长为一棵高大的橡树一样,我们首师大心理学院愿意给大家的成长提供一片沃土。

  心理学专业目前是不限选考科目的,录取分数在首师大的总体专业排名比较靠前的,因此希望想学习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们,都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实现自己的理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