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强国教育招生季:专访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副院长张姝
2024-05-27 17:39:05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24 “强国教育在线招生季”全国高校系列直播宣讲会特邀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副院长张姝做客直播间,张院长介绍了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副院长张姝

  智慧城市学院基本情况

  向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工程训练和教学科研环境

  智慧城市学院主要培养信息技术(IT)应用型人才,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通信工程 5 个本科专业。

  培养优秀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责任;具备科学的知识素养和思维模式;身怀优势的业务专长和创新能力;树立永恒的工匠精神和卓越品质。

  学院秉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专业发展;以科研促进教师成长,反哺教学质量提升。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和一支适应新技术创新发展人才培养需要的学历高、职称高、年轻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目前具有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知识图谱与数据智能、智慧城市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前端、光通信、机器学习、自动渗透测试等科研团队,涉及学院现有所有专业,具备了良好的研究基础,形成了一批较高水平的成果。

  学院拥有优良的实践教学环境,建立了实验教学中心,向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工程训练和教学科研环境。北京市和学校近年投入数千万元资金,建设了智能硬件、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智能电子系统、计算机网络集成、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移动终端、多旋翼无人飞行器、软件工程、数字信号处理(DSP)、光纤通信、信息安全、机器人技术等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学院拥有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行四年一贯制,每年都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和实训,了解前沿技术和社会。2023 年学院成立的“北京联合大学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产学研深度协作育人平台”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

  智慧城市学院人才培养特色

  着力培养学生在科技和工程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

  学院广泛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着力培养学生在科技和工程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学院加强国际化合作,目前已经与美国、英国、爱尔兰、韩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等境外国家和香港、台湾、澳门地区开展游学、访学和联合办学。学院积极组织和承办各类学科竞赛,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网络安全设计大赛、蓝桥杯、集成电路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华为 ICT 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学院是华北五省暨港澳台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主要承办方,有促进了应用型、创新型教育模式的建立。

  学院成立了以学生课外科研和技术开发为主要任务的专业社团,如物联网社团、计算机动漫社团、网络应用开发社团、大数据社团、人工智能社团、无人机控制专业社团、无人车社团、移动互联技术社团等。可为学生根据各自兴趣特长提供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专业知识的机会和环境,锻炼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毕业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院还设有丰富的学生实践社团,如连续 5 年荣获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多次受到团中央表彰的智力西部行爱心支教团队;连续被评为校优秀理论社团的红岩理论社,以及学生自发组织的兴趣社团英语社、自强社等,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致力于成为“在服务他人中成长自己,在奉献社会中点亮人生”的向上向善好青年。

  智慧城市学院的专业特色

  五个专业相互支撑 构建了符合行业领先技术的才培养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面向首都 IT 行业人才需求,设置智能信息处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等课程模块,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解决 IT 领域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2021 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信息安全:以“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应用型和工程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与信息安全行业知名企业实行校企双导师四年一贯制联合培养模式。通过开展企业现场教学活动,确保四年企业实践不断线,形成学科、专业、行业人才培养的闭环。

  物联网工程:专业秉持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采取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战略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设置了硬件设计类、软件开发类、项目管理类和科学研究类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供学生自主选择。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赛事活动,并与物联网行业知名企业和研究单位合作,形成了产教协同、实践立行、管(理)服(务)结合的培养路径,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下,全面服务学生成才。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涵盖了大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应用等核心理论与技术,旨在培养社会急需的具备大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的高级复合型IT 人才。 2023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B+。依托与华为共建的“华为 ICT 学院”、我校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所开展大数据人才培养,入选“全国高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通信工程专业始建于 1978 年,其前身是北京邮电学院分院无线电专业。建立 40 多年来,立足信息通信行业人才需求,形成以信息系统为核心的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本专业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工程教育模式,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通信与网络设计、工程应用与开发、通信设备运维等方面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智慧城市学院的五个专业相互支撑,构建了符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和通信、云计算技术所需要的行业领先技术的人才培养体系。

  信息安全创新实验班特色

  网安创新实验班将融合智慧城市学院5个专业教学科研方面的优势、信息网络中心的硬件和配置优势和永信至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在网络安全实战人才培养方面的能力经验、实践条件和师资力量(5专业+1中心+多企业),通过针对有潜力的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精心设计的课程,充分发掘学生潜力,打造面向“计算机系统安全、大数据安全、物联网安全”等宽领域安全生态的创新实验班,重点加强“攻防实战能力”、“漏洞挖掘能力”、“工程开发能力”和“战效评估能力”的综合实践,为国家培养多行业交叉融合、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卓越实践能力的网络空间安全领域拔尖的应用型实战人才。

  实验班的师资来自学院的骨干教师,并采用“四年一贯制、校企双导师”双轨育人机制。除通识教育必修课外,其余课程单独授课,学生除了应完成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通识课程、学科及专业必修、选修课之外,重点增加网络安全方向综合实践课程学时,参与市教育行业SRC平台和多行业多领域护网实战,并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环节与企业充分合作,建立长期的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搭建政、产、学、研、用多元化实践教育体系。

  智慧城市学院的招生政策

  针对2024年考生,学院的五个专业均要求考生选择物理和化学。

  智慧城市学院就业方向

  学院以培养面向智慧城市建设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为目标,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可在各级政府部门、信息安全企业、通信与 IT 行业、银行业、金融业、证券业等相关行业从事与智慧城市相关的物联网、大数据和智能技术产品开发、系统设计、系统维护、技术支持、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学院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

  祝福

  高考是人生中的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相信自己!

  祝愿各位考生高考顺利,金榜题名,未来更加美好!加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