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张为做客《专业云讲堂》,为广大考生深度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德语专业和德语师范专业。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张为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特色
德语专业的特色首先在于,它一方面源于一所传统师范大学的德语系,另一方面又根植于一所综合大学的德语系。我们德语系的师资皆具有卓越的人文素养,既注重对课堂实践和教学效果的反思,又不局限于语言学习本身。在浓厚的师范氛围和综合学科环境中,学生不但倍加重视语言基础和言行规范,而且易于自觉养成文史哲贯通的宏观视野。
目前我系有12位专业课教师,本专业设置的专业方向为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国情与跨文化交际、教学法等。每个方向均配有完备的师资与丰富的课程内容。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等中外名校的相关专业。此外我系常年聘请两位德语外教,其中一位是经由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派遣的外籍专家。
特色之二在于跨学科培养:德语系注重与兄弟院系的合作,取长补短。例如:德语系与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合作,德语系为世界史学生提供语言基础和文献选读课程,同时德语系学生可以选修世界史专业课程,拓宽人文学术视野,并为今后考研、出国深造的铺平道路。这一点也非常符合近年来全国高校推广的“新文科”思路。
第三点特色是它的国际平台与国际服务:德语系有多所深度合作的国外院校,稍后将在国际合作项目中详细谈到。值得一提的是,德语系先后向德国不来梅孔子学院派出三位中方院长,累计组织了数百场文化活动,通过各种对外交流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一座跨文化的桥梁,培养了外语人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个特色,德语系非常重视师生的共同成长与分享,始终致力于融洽的师生关系。德语系有许多丰富的传统活动,除了汇集中外名师的学术讲座,还有一年一度的新年晚会、小学期的配音比赛,两年一度的书法比赛、戏剧比赛等等,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为学生提供机会展示自己,了解朋辈,同时收获认同感与归属感。
德语专业培养方向
德语专业旨在培养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有扎实的外语功底,也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系里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语语言功底,夯实听说读写译基本功,重视文本阅读与经典研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参与学术科研训练,力求使学生无论今后从事何种职业,均能从本科阶段的学习获益。
德语专业课程设置
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德语精读、泛读、口语、写作、翻译等语言基础课程,为的是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二是文学、历史、国情、语言学等专业方向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对德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有较为全面的了解。除培养方案内的课程之外,德语系每学期邀请来自海内外名校与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做报告,主题涉及文学、语言、历史、文化、教学法等,疫情期间也坚持举办“云上讲座”,影响力超越了院系、学校乃至国界,收到良好反响。2021年以来,外院特别为全体新生开设了人文历史“大师课”,由我校历史学院晏绍祥、俄语系刘文飞等知名教授领衔主讲“简明世界通史”和“外国文学名著导读”,以达到开阔学生视野、塑造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而开设“大师课”最初就是我们德语系老师的倡议。
德语专业国际合作项目
德语系与多所德国、瑞士和奥地利的高校保持着密切的合作,本科生在大三阶段有机会赴德国施瓦本格明德师范大学、不莱梅科技大学、瑞士图尔高师范学院等高校进行一年的专业学习,其中在图尔高师范学院的交换生可以兼修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课程。交换生有机会申请北京市出国奖学金。硕士有机会在研二阶段赴德国埃尔福特大学或施瓦本格明德师范大学交换。此外,德语系与德国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FHM)开展了“国际企业管理”与“工商管理”3+2或4+2本硕连读项目,与该校的2+2本科双学位项目正在建设中。
德语专业学生毕业生就业情况
多年来我系培养了教育、出版、外交、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人才,分布在北京市多所中学、商务印书馆、国际广播电台、联合国直属机构、外交部门、国际知名企业等单位。
近4年来,先后有多位同学分别被慕尼黑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海德堡大学等德国名校录取,攻读德语相关专业以及哲学、媒体等专业的硕士学位。在国外攻读硕士学位的同学大部分进入博士候选人阶段,显示出优秀的学术潜力。国内研究生去向主要为推免报送本系研究生、去北大、人大、北师大、北影、传媒大学读研,学习的专业包括德语、法律、影视编剧、艺术史、新闻、教育管理等等。2017年起,我系每年都有高年级本科生参与我校与德国中型企业应用技术大学的合作项目,这个项目的毕业生目前就职于DHL中国、华为西欧人力资源部等中外资企业以及德国奔驰总部研发中心等德国当地企业。
德语专业学生实习基地或实习途径
德语系与多家教育、文化单位有合作关系,如首师附中、西城外国语学校、北外附中、北外附校、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集团等等。一些学生在歌德学院、中信出版社、中国网等地实习,有的在实习结束后获得了正式职位。还有一些学生在宝马、奔驰等外企实习并于毕业后留在公司工作。
德语(师范)专业特色
德语(师范)专业的特色有三,第一是首创性:我们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中小学德语师资为目标的基础教育专业;
特色之二是专业的师资队伍:首都师范大学有着得天独厚的师资培养优势,拥有浓厚的师范氛围和综合学科环境,汇集了一大批教育领域的专家教授,教育实力雄厚;在依托学校的师范专业构架基础之上,我系亦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充满活力的德语教师团队,其中也包括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特派的德国专家;
特色之三是全面综合的培养目标:注重培育学生在德语专业和师范教育两方面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关注发展学生的德语、英语双外语语言技能,贯通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与中小学深度合作,通过课堂学习、实践研习、教育实习、国际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全方位培养优秀的基础教育人才。
德语(师范)专业培养方向
德语(师范)专业旨在培养既有扎实的外语功底,又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基础德语教育人才。
具体而言,第一,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语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听说读写译基本功,能够进行流利得体的表达;
第二,我们注重通过课堂学习、实践研习、国际交流等多种方式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现代教育观念、人文精神和终身学习意识,让学生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中小学德语教师;
第三,我们注重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广泛了解德语国家的社会文化;
第四,我们也锻炼学生熟练使用英语、承担基础英语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力求使学生能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全面获益,为未来的工作学习锻铸坚实的基础。
德语(师范)专业课程设置
本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包括精读、语法、口语、听力、阅读、视听说、英语等基础语言课程,以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德英双语语言基础;语言文化类课程包括翻译、语言学、德语国家历史、德语国家概况、社会文化等,目的在于从语言、历史、文化等层面全面加深学生对于德语区语言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学专业知识类课程包括教育基础理论、教学实践等,以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情怀。此外,我系从前开始陆续邀请国内外德语教学法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来为师范生举办系列线上线下学术讲座,同时邀请德国国外学校教育司和歌德学院的负责人以及中学一线德语教师来作报告并传授教学经验。这些讲座报告内容涵盖面广,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巩固理论基础的同时,也能够掌握具体实用的教学技巧。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也有机会直接与德国教授、资深教师交流互动,释疑解惑。
德语(师范)专业国际交流项目
德语系与德国施瓦本格明德师范大学、瑞士图尔高师范学院、瑞士弗莱堡师范学院、伯尔尼师范学院以及下奥地利师范学院等多所德国、瑞士及奥地利的高校保持着深度的合作关系。依照培养方案,德语师范生将在本科三年级赴上述多所高校之一进行为期一年的教育学专业课程学习,同时加强德语语言训练。交换生有机会申请北京市出国奖学金。首都师范大学承认学生在以上德语国家合作院校所获得的学分。
德语师范生就业情况
德语(师范)专业于2019年新开设,目前已经有了第一届德语师范毕业生,其中20%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北京市的中学从事德语和英语教学工作,其余学生选择在国内和国外继续攻读研究生来提升学术水平。本专业毕业生的升学就业图景源于为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人才保障、推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时代背景,基于推进德、法、西等非通用语种进入中小学课堂、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以及高考等等相关国家政策的扶持,因此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以在基础教育系统从事德语、英语教学和教育管理等相关工作。根据北京市大约150所中学的问卷调查显示,德语位于最迫切希望开设的非通用语种第二位。德语师范生在本科毕业后除了可以进入中小学就业以外,在升学深造方面也有多条路径:根据相关政策现阶段可以师范毕业生的身份报考师范教育类研究生,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报考国内相关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和国外师范教育类研究生,以及未来参加本硕连读的中外联合培养项目。
德语(师范)专业实习基地或实习途径
本专业目前与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附中、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集团等单位建立了师范生实习合作关系,深入开展师范生入校实习合作;同时与首师大附中教育集团、首师大二附中、109中学小学部、新世纪实验小学等众多中小学有线上线下实践教育合作项目,德语师范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本科学习期间得到多种多样的实践实习机会,锻炼自己的学科教学能力。随着小语种课程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我们还会持续拓展实习途径和基地。此外,德语师范生也得到鼓励与协助积极参加了在京举办的一系列重大国际会议、国际赛事和大型庆典的志愿服务,锻炼和提升了自身的外语能力与综合素质,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APEC峰会”、建国大庆和建党百年庆祝活动、冬(残)奥会、以及其他各种涉外活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