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强国教育招生季:香港树仁大学文理兼收 择优录取 报名截止时间5月31日
2024-05-09 10:32:05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24 “强国教育在线招生季”全国高校系列直播宣讲会特邀香港树仁大学招生事务处经理陈洁君老师和香港树仁大学招生事务处主任廖雅颖老师做客直播间,介绍了香港树仁大学2024年内地生占仁大整体本科生人数达20%,文理兼收,择优录取。本科生报名截止时间5月31日(晚上11:59)。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基本情况

  提供具有质量和成效的大学教育

  香港树仁大学于1971年创校,至今已有超过50年办学历史,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十一大法定大学之一,同时还是香港首间私立大学。

  在2024国际高等教育资讯机构(QS)亚洲大学排名中,香港树仁大学连续第五年荣登本港排名最高的私立大学。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近年香港树仁大学推动「数码人文」,以资讯和数码科技重塑博雅教育,通过资讯科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应用提升教与学,提供具有质量和成效的大学教育。如在课程方面,开办课程时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除了开办创新兼具质量的课程去培育社会所需人才,也利用数码技术及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配合网上学习、以实验室为基础的学习等新发展。在校园设施方面,随着有关大数据、虚拟实境、数码影像制作、社交机械等实验室及研究中心的启用,多个涉及科技和跨学科的研究项目也相继展开,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和禆益。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

  推荐学科及学科专业优势

  商业专业课程推介

  香港拥有先进的金融体系、自由贸易政策和法治环境,是世界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商业枢纽,吸引许多国际和内地企业在这里设立业务。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计划中加强了香港与内地其他城市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市场互动,让企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此,仁大商学院的课程提供了多项专业培训,旨在培养新一代会计、金融、商业人才,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贡献。

  仁大专业商业课程包括:

  1、会计学课程: 分为「专业会计」和「公司会计与财务」两个专业方向,会计课程获得本地与国际专业机构的认可,毕业生可豁免多科考试,并有资格参加专业考试,如香港会计师公会(HKICPA) 的QP考试、英国的ACCA等。

  2、工商管理学课程: 涵盖网络创业、人力资源管理、市场推广、商业法律与公司治理等不同范畴,同学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发展成为相关的专业人才。

  3、经济及金融课程: 透过广博的课程设计,培养经济及金融方面的通才。课程着重经济实务的探讨和研习,让学生熟练兼容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

  4、法律与商业课程: 学习商业社会的法律知识,如商业合约、国际贸易、公司合规等,以助企业提高管理效能及风险意识。

  香港树仁大学的工作实习机会非常充足,通过实习,商学院学生早在毕业前就能熟习相关的工作技能。同时鼓励同学参与香港及内地的学术个案比赛和交流,以扩展人际脉络,为业界培养眼界广阔的专业人才。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数码人文课程推介

  为了实现国家科技强国的目标,香港得到了国家的支持,积极发展创新科技。香港成为大湾区科研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角色,完善创新科技生态圈,壮大创新科技人才库,推动数码经济发展,并融入国家的整体发展,成为连接内地和世界的桥梁。

  香港树仁大学积极培养创新科技人才,近年推出四个「数码人文」课程,教育年轻人利用新科技提高管理效率,加速智慧城市的发展,优化生活品质。

  这四个优势学科包括:

  1、艺术、文化及科技课程: 糅合数码科技与艺术文化,活用各种高端技术,打造崭新的艺文互动方式。

  2、  应用数据科学课程: 以数据科学为商业、经济、教育、人文学术等不同领域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推动社会的技术进步。

  3、媒体设计与虚拟实景科技课程: 运用虚拟现实与扩展实境(VR/AR)等高端科技,将创意具象化为跨平台的全方位作品。

  4、金融科技课程: 了解金融业的科技化趋势,运用各种新兴的数码技术,融入并进一步推动国际金融市场的改革潮流。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

  就业情况

  毕业生就业升学出路多

  香港树仁大学的整体毕业生就业情况相当不俗。根据「2023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显示,总体就业率为67%,此外还有12%的毕业生在毕业后继续深造,进行全日制学习。

  在就业领域方面,大部分毕业生在工商企业领域,占37.6%;教育部门占22%;民事及社区服务部门占36.6%。在岗位方面,商学院的毕业生最常见的工作岗位是会计、审计、银行金融、商业行政管理及市场营销,文学院的毕业生大多在学校任教,或于商业机构任职市场公关及传媒创作,也有一部分人参与行政管理工作,最后在社会科学院学习的毕业生,大部份于学校、公营机构或非政府组织作专业社会服务以及辅导工作。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6

  特色

  四大学习特色 丰富内地生大学生活体验

  内地生于仁大可享受丰裕的学习体验,大学也协助他们适应在港生活。以下仁大四大学习特色更可加强他们的沟通能力及广阔社交网络:

  工作实习

  所有仁大本科生课程都提供一至三个学期的实习机会。参与的企业公司、政府部门和社福机构超过880家。同时,仁大还与超过15家位于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实习机构联系,让学生在毕业前能体验工作假期,一边工作一边游历异地。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7

  境外交流

  仁大还与超过80所境外大学签订合作交流协议,提供30个国家和地区共超过150个交流计划。学生可选择参加一个学期或一整年的交流课程,也可以选择于暑假参加短期交流。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8

  奖助学金

  2023年度,仁大提供超过2千8百万港币的奖助学金,共有超过1千3百个奖项。其中,内地生将占近2百2十万港币,共167位同学受益。以下是内地生在校内外的重点奖助学金项目,成绩优秀奖助学金高达8万港币。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9

  支援内地生

  仁大提供两个项目支援内地生在港学习与生活。 「香港树仁大学内地生协会」是由仁大内地生所成立,各学长和学姐协助内地新生适应环境、融入香港,也为各内地生谋求福利,以推动两地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宗旨。另外,「良师益友计划」邀请在社会上表现杰出的毕业生,成为在校同学的专业导师和伙伴。同学们除了能够在出色的学长、学姐身上吸收卓有成效的工作和生活经验,还可以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目标,建立未来发展的网络。

  相信不少在港内地生对全英语学习及粤语沟通感到吃力,仁大除了为各内地生提供更多语言训练课程,也鼓励同学们应积极抓住机会,通过参加社团、实习、比赛等活动,在丰富大学生活的同时,增长见识、丰富经历,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增强竞争力。

  2024招生政策及计划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0

  香港树仁大学按香港政府的指引,会调整每年的内地招生人数。今年内地生占仁大整体本科生人数达20%,录取条件如下:

  基本要求:

  1、 内地高考成绩达到所属省市二批本科分数线或以上,或个别省份本科线或以上;

  2、本校文理兼收,并没有对个别省市划出不同配额,均按择优录取之原则收生。

  语言要求:

  内地高考英语科取得100分或以上成绩,或雅思5.5分、托福CBT 达79分或以上的同等英文水平。

  各同学及家长留意2024年内地高考生申请仁大本科生报名截止日将在5月31日(晚上11:59)。

  香港树仁大学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授权,可独立招收内地学生,不占内地学生高考志愿名额,内地学生可以在备战高考的同时申请仁大。六月底七月初内地高考放榜后,仁大也会陆续发出录取通知书,学生一旦接受了仁大的学位并缴交所需费用后,便代表放弃内地联招,以免重复派位。该规定由内地制定,所有香港院校都要遵守。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1

  抓住入读仁大本科生课程重点

  对于即将报读的学生,专注备战高考,考取优异成绩是最为重要。仁大采取择优而录的方式,整体及英语成绩较好的会优先获录取。

  另外,各同学须认真思考前程,找准未来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学生和家长们可以前往仁大官网、内地微信及小红书官方公众号,了解各课程介绍,包括课程特色、课程结构、就业前景与升学方向,最后结合个人的优势与兴趣来选择一个心仪专业。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仁大续举办多场官方的本科生课程宣讲,不仅有教授老师们亲自介绍,更有在线答疑互动环节,同学与家长们可以多加留意内地微信官方公众号(香港树仁大学),直播后也会提供回播。同时欢迎关注小红书官方公众号(香港树仁大学)获取更多仁大资讯。

  各位高考学子们,愿你们十年磨剑,终得硕果,取得理想的成绩;也愿你们有所建树、求仁得仁,我们相聚香港树仁!

  期待六月的绽放,我们在这等你!

  仁大官方联系方式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

  仁大招生事务处官网:https://uao.hksyu.edu/sc/

  邮箱:chinaadm@hksyu.edu

  电话:(852) 2570 7110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