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招办说备考丨湖南大学曾芷兰:开设了强基班、拔尖班、试验班等拔尖创新人才特色班级
2024-04-25 14:59:02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伴随着2024年高考季的到来, 距高考不足一百天的时间里,考生们接下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高效复习?如何缓解紧张情绪?家长如何陪伴孩子备考?有哪些渠道了解到最新招考政策?

  为帮助广大考生家庭搭建一个权威的高招咨询平台,国际在线教育频道在2024高招进行时专题报道中特别推出 “招办说备考”内容,邀请部分高校招生负责人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解读最新招考政策,帮助考生复习备考,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e4513c8cd19c1119e50c9ed2365001e

  以下带来湖南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副主任曾芷兰的备考建议:

  湖南大学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市,长沙是文化名城、智慧之城,有中国第一洲橘子洲,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有3所985高校,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资源都十分丰富,长沙还是网红之城,美食、美景,美不胜收,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全国前三,在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2023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排名”中位列第一,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湖南大学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学校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办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创建的岳麓书院,是中国同址办学时间最长的高等学府。从岳麓书院走出了经世改革派、中兴将相、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杰出共产党人等仁人志士。学校39位校友和老师当选为学部委员和两院院士,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生动写照。自1926年定名以来,先后进入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前临湘江,后倚岳麓山,坐落于国家5A级风景区内,拥有优美的校园环境,被誉为“中国最具诗情画意”的校园。

  学校还有一个特色是,湖南大学是真正意义上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园和城市深度融为一体,拥有圈层复合的大科城活力社区,校园、城市、自然一体融合。

  目前,学校科创港新校区正紧锣密鼓建设,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600亩,预计在2026年湖南大学定名100周年之际正式投入运营,届时学校将形成“一校三区”办学格局。全体湖大人上下一心,正在奋力推进富有历史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人文社会学科独具特色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7个学院,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大门类,形成了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人文社会学科独具特色、生命医学学科兴起、新兴交叉学科活跃的学科布局。

  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化学、工程学、材料学3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万分之五。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前千分之一。物理学、经济与商学等11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校专业设置合理,通用性高,无冷偏专业。5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覆盖率近90%。

  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的人文社科类学科独具魅力,包括历史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新闻学、法学、哲学等,学校承担了国家重大学术工程、国家重大文化工程编撰任务,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育部首批“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济贸易、社会治理等领域形成智库特色。

  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特色鲜明,学校在社会上享有“金融黄埔”的美誉,毕业生大多数从业于国有银行、金融管理机构、大型证券交易所、政府金融机关等企事业单位或在知名高校任教,我们经管类包括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统计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验班)、经济学类等专业,均面向全国进行招生。

  2024年招生计划总数为5833人

  招生政策方面,有两个利好考生的变化,一是学校招生计划数较往年有增加,2024年招生计划总数为5833,二是今年学校将进一步优化普通类招生计划投放,拟扩大学校优势专业及考生报考率高的专业在各省投放计划数。

  学校共63个专业(类)面向高考招生,含2个试验班、8个专业类和53个专业。招生类别包括统招录取、强基计划、专项计划、保送生、预科班、华侨港澳台联招等15个类别。

  2024年我校4个专业首次招生,分别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药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金融科技。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半导体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华为、国科微等行业顶尖企业开展产学研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培养电子信息领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药学专业瞄准药学发展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涵盖化学药、中药、生物药、人工智能药物设计等现代药学领域的“新药学”学科建设,实现本硕博三阶段一站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方向,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金融科技专业注重经济学与金融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突出现代科技在金融领域融合应用的教学与研究,培养适应新时代金融科技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开设了强基班、拔尖班、试验班等拔尖创新人才特色班级

  学校致力于培养新时代经世致用领军人才,以国际化程度高、研究方向多样化的高水平师资强力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全面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包括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算力水平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在内的30余个国家级、省部级高精尖科研平台面向本科生开放,每年近1000名本科生学有余力的本科生进课题组参与科研项目。

  学校还积极服务重大战略和重大需求,开设了强基班、拔尖班、试验班等拔尖创新人才特色班级。

  湖南大学是39所具备强基计划招生资格高校之一,招生专业化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ESI全球排名位于前万分之五。强基班学生配备有“生活导师”“专业导师”全程引领,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在课程设计及专业培养各环节融入多学科交叉前沿新兴内容。还设置专项学术活动资助基金保障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到国(境)外进行访学、科研训练、学业竞赛、学术会议等,充分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强基计划招录考生实行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

  学校拥有化学、计算机科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选拔方式是入校二次选拔,两个拔尖班均为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达到学校推免基本条件的试验班学生,可100%进入硕士阶段或直博学习。

  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面向全国招生。两个试验班采用全程导师制,为每名学生选配一位责任心强、学术造诣深厚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杰出学者作为学业导师,为学生了解世界学术研究最前沿、融入国际一流学术群体创造条件。选择分流专业后增配一位专业导师,全程配备顶尖的师资队伍授课,进行本硕博贯通式培养。达到学校推免基本条件的试验班学生,可进入硕士阶段或直博学习,研究生推免不受指标限制,各类学生评奖评优指标单列,根据学习情况从优评选,不受指标限制。

  学校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权,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转专业政策宽松、灵活。学生申请转出不受限制,分别在第2、第4学期可以有2次4轮的转专业的机会(专业类)。每年870余个转专业接收指标。此外,按大类招生专业,专业分流过程中完全遵循个人意愿进行专业选择。

  毕业去向落实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

  学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质量近年有显著提升。毕业生去向呈现去一流的高校深造、到一流的单位就业的特点,毕业去向落实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其中,选择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继续深造的比例近49%,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大部分进入国家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地点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

  学校引导学生到全球最好的高校深造,2023届在出国出境深造的本科生中,赴世界排名前100高校深造的比例接近88%。代表高校有美国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

  学校秉承岳麓书院“传道济民,经世致用”优良传统,着力培养学生担当意识、使命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鼓励毕业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面向国家战略行业、重点区域、重要领域、领袖企业、关键岗位就业。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党政机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央企国企、军工企业、知名民企等高质量单位和国家战略单位。2023届毕业生中2789人到世界及中国500强企业就业。204人赴基层就业,其中西部计划21人,定向选调生183人。13名毕业生前往中央部委就业外交部、审计署等就业。超54%到国家战略领域就业,超52%进入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就业。我校获得中国年度最佳高校就业典范奖。

  联系方式

  为更好的做好咨询服务,学校建有本科招生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信小程序、小红书、本科招生网等招生信息服务平台,历年招生计划、录取分数、招生政策等权威信息都会第一时间在平台推送,建议考生积极关注。

  同时建有专门的招生咨询热线0731-88823560、88823067、88823565、88823578将及时做好咨询服务。

  学校还为每个省市都组建了招生答疑的QQ群,QQ群已公布在学校本科招生网及学校本科招生官方微信小程序。各位考生可以根据生源地情况加入QQ群,群内有招生组的老师们和学长学姐们为大家答疑解惑。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