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助理赵春辉:坚持需求导向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2024-01-04 10:32:31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教育是个人发展、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而教育的持续创新更是引领未来的关键。12月28日,作为教育界 一年一度的盛事,2023年度国际在线教育大会汇聚教育界权威专家、学者、企业领袖、知名校长和优秀教师及媒体人士,共同探讨前沿的教学理念、教育技术和教学模式,合力推进教育生态的创新发展。多维度、深层次地探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权威的交流平台。

  本次教育大会以“融新聚力 共赢未来”为主题,特邀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助理赵春辉做客大会访谈间。专访原文如下: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助理赵春辉:坚持需求导向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_fororder_1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助理 赵春辉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2023国际在线教育年度大会的直播间,今天做客访谈间的是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助理赵春辉,赵校欢迎您,首先请您介绍下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的特色和优势是怎样的呢?

  赵春辉: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办学20年以来,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改革,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特色一:坚持需求导向,形成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群。学校围绕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学校办学定位,形成以艺术学科为优势,以现代传媒艺术为特色,艺术、文学、教育、管理、经济、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格局。学校38个本科专业中,艺术学类专业16个,占专业总数的42.1%。近3年来,学校建设的现代传媒、智能设计、艺术设计、文化创意、物流商贸、信息工程等密切结合区域产业需要的专业群,学生总体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较好地满足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助力区域社会和经济转型发展。

  特色二:突出技术技能,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学校构建了理实结合、学做一体、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创新赋能、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主线,加大“双师双能”教师引培力度,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改革。

  学校推进“一学院一品牌”、“一专业一特色”建设,对标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强化专业群与产业链对接,成立了科学技术协会,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影像传播研究中心等10多个研究机构;成立了省内首个民办高校“乡村振兴学院”,与多家企业合作,建有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等5个产业学院,在非遗传播、影视合作、创意设计、义务支教、直播助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果。

  主持人:在当前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您是如何看待国际化办学? 在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方面有哪些举措?

  赵春辉:我认为国际化办学,就是要在国家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积极构建全球育人体系。

  一是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区域和领域。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交流”为平台,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水平。二是加强国际化课程机制建设,积极调动全校师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发挥教授和学者的作用,进一步开拓与世界一流高校相关领域学者的合作,以专业为依托,开设国际化专业工作坊,落实双导师制。三是促进教师和学生流动的国际化。巩固已有国际交流项目与国际交流赛事,拓展新的合作途径;近日学校成立了全球大学生研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基地),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改革开放文化为使命,广泛开展研学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四是促进培养本硕学生参赛与实践能力。学校积极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多层次、全方位、多样化的赛事活动,致力于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讲外语、懂外语,同时也能传播好中国优秀文化的国际化人才。

  主持人:“融新聚力 共赢未来”是今年大会的主题,融合创新教育模式,紧跟时代脚步。请问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对未来的期待和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赵春辉:2024年是学校转设和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学校全面落实“十个一流”建设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学校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扎实推动“十个一流”建设发展目标(争创一流党建、培育一流学科、建设一流专业、打造一流课程、形成一流思政格局、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实现一流国际交流、服务一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创一流服务管理、建设一流美丽校园)落实落地,进一步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