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发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乡村教育振兴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站在历史的新节点,海亮教育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导思想,奋力投身乡村教育振兴,立志为推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海亮力量。海亮教育要将乡村教育振兴作为永久的头等大事,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教育振兴乡村,是海亮教育的职责要求和使命担当。
管一所学校 树一面旗帜 成一片森林
海亮教育萃取28年办学经验,整合K12全产业教育服务能力,致力于提供一套直抵教育薄弱县域痛点难点的海亮方案,改善薄弱学校塌陷现状,助力县域教育焕发生机。
从美丽侨乡到千岛湖边,从大渡河畔到沂蒙山区,从彩云之南到多彩贵州,从圣地延安到红色金寨……截至目前,海亮教育已在浙江省内山区26县中的青田、开化、武义、淳安、景宁等地,以及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吉林、宁夏、陕西、安徽、山东、江苏等全国15个省(直辖市)24个市23个县的66所学校开展助学兴教项目合作,为超过13万名县域中小学生输送优质教育资源,也为上万名学科教师、学校中层、教育系统干部提供一线培训课程,帮助全面提升县域整体教育水平。
未来海亮教育助学兴教学校总数 将超过300所、覆盖近200个县域,以助学兴教为抓手,向县域学校输出前沿教育理念、优质教学资源以及教育科技、素质教育等成果,努力实现“管一所学校、树一面旗帜、成一片森林”,带动整个县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规格定位:凝聚全集团力量
2021年10月8日,海亮教育管理集团高规格成立乡村教育振兴和共同富裕事业部,由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陈军伟博士担任事业部总经理,所有高管共同参与事业部工作,集中力量做好乡村教育振兴事业。重点面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红色革命老区、浙江山区26县,以及浙江省对口帮扶地区,实施六项乡村教育振兴工作,即乡村名师优师培育行动、乡村优秀人才归巢行动、乡村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行动、乡村教育智慧校园建设及升级行动、乡村教育振兴基金扶持行动、海亮慈善助学升级行动。
全方位助力:输入整体性方案
在学校原有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海亮教育派遣业务精湛的优秀校长及年富力强的教育教学精干团队,通过教育数字化建设、普惠素质课程输入、师训干训、朋辈导师引领、拔尖人才培养等一系列举措,形成县域教育整体解决方案,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成倍增长。
十大优势具体为:
先进管理——输入海亮教育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师资、教育、教学、教科研、安全、后勤、文化建设等学校管理各个领域的全方位提升,整体推动学校管理水平实现突破性跃迁。
教师培养——利用教师培训体系,开展全学科教研共建工作,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教研交流、专家讲座、名师送教等活动,全方位提升教育相对薄弱县域学校教师综合素养。
科研引领——发挥教科研引领和支撑作用,通过双师课堂等先进教育科技工具,导入海亮教育的优质资源。在智慧课堂、质量监测评估、学情诊断与精准教学、信息化建设等领域予以大力支持,助力科研兴校。
内驱力培养——海亮素质教育集团将在学生内驱力培养上全面赋能,在班级内形成互助式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发挥传帮带作用,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共同成长,激发团队荣誉感,形成团队合力。
朋辈导师——打造朋辈导师团,邀请清华、北大毕业优秀青年为学子进行生涯规划、学习指导、学科拓展以及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规划成长轨迹,打造具有特色的育人模式。
完善课程——充分发挥海亮在德智体美劳“五育”的优势,推动与当地资源的结合,培育出学校特色项目,打造符合当地中小学生发展需求的学校课程和校园文化品牌。
研学游学——独家定制研学夏令营,让孩子们走近文化古迹、走进名人故里等,接受文化洗礼,树立成才自信,感受广阔的世界,使其更加自信与笃定地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培优补弱——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采取分层走班形式进行全面的培优补弱,利用海亮特有的精准辅导优势,助力优生更优,推动后进争先。
慈善公益——联络汇聚慈善力量,在当地开展普惠 5+2 课后服务、帮扶贫困师生、雏鹰高飞孤儿培养等项目,助力共同富裕。
文化反哺——依托海亮文化建设团队和资源,帮助县域开发文化古迹,提升县域文旅综合实力,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文化传承意识,让教育反哺县域经济增长。
辐射式共享:推进共同体建设
随着各区域助学兴教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海亮教育致力于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特别是立足有签约托管学校的县域,结对帮扶更多薄弱学校、乡村学校,形成“1+N”的办学共同体,让可复制、可推广的优质教育资源,能够辐射到同县他校、乃至他县他校,以强带弱、以大带小,激发成员学校办学活力,提升成员学校师资、管理、质量、文化等整体水平,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教育质量提升,助力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冀望从“乡村教育振兴”走向“教育振兴乡村”。
标杆校建设:显现突破性成效
浙江省青田县温溪高级中学位于滨江小镇温溪,对标海亮教师,借助海亮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2022年8月1日海亮教育托管团队进驻温溪中学后开出的第一剂“良方”
入驻以来,海亮教育托管团队以教师发展和课堂提质为着力点,在教师培养上,组织近三年入职教师赴诸暨海亮教育园参加职初教师培训;开展“云峰论剑”教师学科素养及教学技能比武,助力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线上参与海亮教师发展中心牵头的学科研习活动;在校际结对上,与海亮实验中学签署校际结对交流协议书,并由吴剑锋校长带领骨干教师队伍,前往海亮实验中学交流访问,开启两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新纪元。在课堂教学上,吴剑锋校长提出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有效互动、当堂测验高效课堂模式落地推广,为全体教师,尤其是职初教师点亮了发展的道路。
“海亮入驻温高以来,从平常与孩子的交谈中我们看到了学校真的在变化。管理更精细化了,早晚自习的纪律也有明显的进步”,高二(7)班的叶思喻家长说道。
江苏省宿迁市厦门路实验学校位于江苏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于2020年9月建成正式开学。为了让开发区的孩子们在家门口便可以上“名校”,让更多学生享受到更好的优质均衡教育,这一年,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与海亮教育管理集团达成了合作办学,将这所全新的学校托付给了海亮教育。
一所新办学校,在很多人印象中要出成绩很难,但厦门路实验学校却打破了很多人的认知,在托管办学2年的时候,校长宋学仁在一份总结中这样写道:“在历次考试中,学校各学科成绩优秀率稳居全区榜首,位居中心城区同类学校前列。在全区中小学期终学业水平测试中,全区5所初中,八年级总分前10名,我校有6人,占比60%;前20名,有13人,占比65%;前50名,有33人,占比66%;前100名,有69人,占比69%;前200名,有111人,占比55.5%(超过一半)。2022年地生中考(小中考)首战告捷,以施教区生源,满分率高达28.3%,优秀率58%,超过当地百年名牌老校,引起巨大轰动。”
与此同时,海亮管理团队坚持“六至一”课堂改革和“三清绿色高分制”,践行“差异化教学”,“订单式”教学服务体系,努力组建师生小家庭,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关爱,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成长的平台。
蒙阴地处山东省中南部、泰沂山脉腹地、蒙山之阴,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是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涌现出英雄岱崮连、沂蒙六姐妹等大批英模人物。山东省蒙阴县联城中学是离蒙阴县县城最近的乡镇中学,始建于1969年,因各种不可控原因,学校质量下滑,人心涣散,成为了乡镇学校中中考成绩长期垫底的初级中学。
海亮教育托管团队在推进学校宿舍、餐厅、教学楼、操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提升师生生活学习设施,推动学校红色文化建设,体教融合、青蓝工程、四校联考等方面卓有成效。
在留住优质生源方面,海亮教育托管团队全面部署,势如破竹,9月开学后,491名联城镇六年级毕业生,到校报名446人,比去年多招入学生近200人,使学校在校生总人数达到了近15年来的最高峰,创造了联成中学办学历史上的“神话”。
“海亮教育进驻后,联城中学师生的精神风貌变好了;校园环境变美了;学生人数变多了,成为了一所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管理科学、前景广阔的学校”,蒙阴县教体局局长李祥勇认为,海亮教育激活了蒙阴县县域学校比学赶超的势头,正在产生改变蒙阴县教育生态的“鲶鱼效应”。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市安塞区是党中央重要的后方基地,也是全国罕见、陕西唯一拥有“腰鼓之乡”“剪纸之乡”“绘画之乡”“民歌之乡”和“曲艺之乡”五张文化名片的县区。 伫立在延安这座充满英雄气概的城市里,区里唯一的一所高中安塞区高级中学却面临着干部队伍“臃肿低效”,教师普遍“躺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办学质量平平,优质生源外流的困顿之境。
从入驻伊始,海亮教育外派校长来江生团队就制定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路线图,本着“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思路,以及“构建以学生发展为圆心的服务型校园”的办学目标,迅速采取系列举措,从教学系统、精细管理、德育教育几方面入手,增强课堂有效性,营造渗透式育人环境,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攀升。学校充分借力海亮教育丰厚的教学资源,开展全域全学段的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云学堂双师课堂、系列化的班主任培训课程、成建制的师训干训课程。干部队伍中初步形成示范引领、奋勇争先的作风,教师队伍中初步形成敬业奉献、爱生如子的教风,学生初步形成“学习时,用心专注、分秒必争;锻炼时,生龙活虎、挥汗如雨;活动时,积极体验、自信表达”的健康校园生活样态。
安塞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郭旭东这样形容来校长团队:“他们入校即安,吃在学校,住在学校,从不顾及个人生活;他们全心工作,奔跑在课堂与会议间,行走在教师和学生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们满怀激情,或面对学生朋辈引领,或面对教师公开示范,从不知道身体疲倦。艰苦奋斗是他们的底色,脚踏实地是他们的底气,尊重规律是他们的特质。在他们感召和影响下,我们区高级中学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春来冰消融,万木吐新绿。如今,安塞中学上下正按照“一年提质量、两年树口碑、三年成特色”的办学计划,同心协力建设办学理念先进、办学行为规范、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领先、安全制度健全的市内一流特色高中。
四川省峨边县民族中学创办于1978年6月,校舍陈旧,条件简陋,生源主要来自乡镇,1281名在校生少数民族占比达73%。学生文化课基础差、当地文化中一些落后思想影响比较深,还有留守儿童多、教师组成复杂等原因造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严重落后,就连老师也对这些青春期的孩子们无计可施。
海亮教育结合峨边民族中学的实际情况,将学校发展目标、校园文化、管理制度等编辑成三本手册,作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指南和教育子女的借鉴。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推行考勤制,强化纪律规则意识;加强集中培训宣导,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每周开展教研活动,推动了课堂教学研究;在学生德育管理方面:制订“十五三一”管理规定,明确对学生在校行为做出规范。在后勤管理方面:对墙面和栏杆进行维修,改变教育教学环境;改善食堂伙食,让师生吃得营养吃得放心。在校园开设“风采栏”“荣誉榜”和“评比栏”,提升师生荣辱观。在外联公关方面:争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最大程度的关注、关怀和支持;
“全县教育风气变了,原来是推而不动,一切无所谓,现在是你跑我追,良性竞争,全县其他学校开始担心落后了。”峨边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廖学军这样形容海亮来了之后的变化。
重庆市巫山县位于重庆市东部,处三峡库区腹心,素有“渝东北门户”之称。重庆市巫山第二中学,坐落在县城东部,在校学生4408人,是目前海亮托管学校中体量最大的学校。海亮教育向重庆巫山二中派出的管理团队,是所有外派团队中成员整体教育经历最丰富、教育经验最丰富、年龄结构最成熟的一支团队,平均从教时间25年以上,平均管理岗位时长在20年以上。
入驻以来,9月份建设“解忧杂货铺”(茶歇阅读空间)“心森林”(心理调节空间),10月份为86位八九十月生日的老师办“集体生日会”,更为全校294名教师定做西装衬衣作为工装,这一系列暖心的举动,引发了马泮玖老师发自内心的认同感。
高一年级学生邓渝、葛朝雪、邱庆钊三位学生在新学年入选“英才少年助学项目”,未来他们在本人愿意继续求学的前提下,将会持续受到海亮集团、浙江嘉行慈善基金会的资助,直到博士毕业。毕业后,还将给予他们优先选择到海亮集团旗下公司工作的机会。
“壬寅之秋被托管,海亮集团送温暖,格式西装身上穿!不道疫情烦心事,廿大精神引向前,千困万难若等闲”!这是巫山二中高三年级老师马泮玖第一次穿上全校统一的工作制服后,即兴创作发在教师工作群中的一首诗。一身板正的格式西装,带来的不只是教师职业的体面,更是海亮来了之后,带给巫山二中的“新感觉”。
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24年,她背靠无量山,远眺哀牢山,附近有川河水潺潺流过,六百余年历史的古卫城遗址矗立在校园之内,与景东文庙、开南书院咫尺相隔,历任校长有8人毕业于北京大学,3人毕业于西南联大,但就是这样一所自然环境幽雅、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却在时间的流转中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2021年8月,海亮教育托管了这所日渐衰落的“县中”。
“海亮集团、海亮教育给全县干部群众极大鼓舞,唤醒了景东这个边陲古城的千年梦想,也激发了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2021年12月15日,海亮集团创始人冯海良意外接到景东县县委张泽忠书记写给他的一封信,在信中,张书记对海亮教育托管景东一中4个月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托管团队的工作十分赞赏。
时间来到2022年6月24日,在时隔半年之后,海亮教育总裁室也收到了一封来自景东的信,这次写信的是景东一中2022届高三年级家长委员会,信中这样写道:“今天是我们翘首期盼的日子,是2022年高考成绩揭晓的日子,是捷报频传的大喜日子,景东一中一本上线一本上线38人,其中文科1人,理科4人,体育9人,艺术24人。李崧铭同学体育专业成绩全省第三名,杨子龙同学文科综合成绩250分,获全县单科第一名。成绩可喜可贺,来之不易。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景东一中全体师生的努力,更离不开海亮教育管理集团的英明领导”。
两封信,一封来自县委书记,一封来自家委会,这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交口称赞”。
2022学年是海亮教育托管景东一中的第二年,在海亮教育引领下,景东一中实现了管理体系、教学模式、课堂效率等改革创新,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教师观念也在迅速转变。景东一中张和勋副校长,耳濡目染了海亮教学理念和工作作风半年后,主动提出到新建的海亮景东高中跟岗学习,要原汁原味地进一步学习海亮文化和先进管理经验,成为景东公办学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前学校老教师还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以各种理由申请提前退休,今年本来有5位教师可以按政策申请提前退休,但他们都主动请缨,表示要继续留校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老教师黄培健老师不仅主动在很多场合宣传景东一中的新气象,而且经常跑到托管团队办公室反馈意见。他深切感到,托管团队进校后,学生校园谈恋爱的现象基本杜绝,学校体育课不再是放散羊,学生学习的劲头明显提高,老百姓口碑日渐向好,一中的光荣正在回归。
由里及表,由内而外,景东一中正步伐铿锵,坚定走在复兴的征程上。
贵州省遵义市第五十五中学坐落于大娄山脉东支中段与乌江中段北岸之间,矗立在群山连绵、绿水苍翠的摇篮里。2022年7月,海亮教育与遵义五十五中正式启动合作办学,具有浙江、贵州、广东、海南等多地优质学校管理办学经验的葛先兴校长与韦胜明副校长强强联合外进驻遵义五十五中。
自进驻遵义五十五中以来,海亮教育托管团队全速全力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在理清办学方向、扭转工作作风、优化行政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他们通过引导、唤醒的方式,同教师们引起情感共鸣,实现心灵契合,刹住了学校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教师懒、散、慢的工作作风,开创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教学方面实行推门听课常态化、教研组领导包保制、成绩奖惩激励制,推动了学校课堂的高效性。德育方面实行学生“自管理”,落实德育一日常规,强化学生德育素养培养。后勤行政方面推行弹性坐班制度、更新办学环境,推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播州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夏国平看到遵义五十五中的变化感到十分欣喜:“自从海亮教育进驻遵义市第十五中学之后,学校的办学目标更加明确了,教师们也更加的忙碌了起来。”
行动是最美妙的语言。面向未来,海亮教育托管团队将担当起成为当地教师和学生的筑梦人的使命,以教与学为重心,聚焦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实力提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杜绝满堂灌、打造特色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诗意成长,争创遵义一流、贵州知名的,具有红色基因、海亮特色的标杆托管学校。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