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新制度会计学国际研讨会圆满落幕
2022-07-20 17:35:44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22年7月13-14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承办的第五届新制度会计学国际研讨会在云端成功举办。新制度会计学国际研讨会创办于2017年,由十余家海内外院校及研究机构、30余位全球会计、治理、财务及相关领域学者共同发起。

第五届新制度会计学国际研讨会圆满落幕

  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会计学创新研究

  作为中国会计界极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会议,新制度会计学国际研讨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一直努力推动和发展中国会计、治理与财务问题研究,提倡融合经济学(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跨学科理论的会计研究范式,促进学术研究创新和服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结合。

  “新制度会计学国际研讨会一直聚焦中国本土经济管理问题,倡导采用制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研究会计、财务,促进学术研究创新和服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结合,致力于成为中国会计、财务问题研究的全球学者沟通、交流和研讨的重要平台之一。”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吕长江教授认为,未来会计、财务学科的发展要注重研究会计、财务行为人背后的制度、经济、社会、文化等要素对会计、财务政策的影响,特别是用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讲好中国会计、财务研究的故事,同时更要突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安排及其对会计、财务学科的影响。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系主任洪剑峭教授表示,复旦管院会计学系一直积极推进会计专业转型升级,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思想,推动会计学创新研究。“复旦大学会计学系始创于1926年,是财政部批准的全国19所开设CPA专业方向的院校之一,2019年会计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迄今培养了一大批海内外知名的会计学者、注册会计师和高级管理人才。近年来,会计学系教师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公司理财等研究方向也都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聚焦前沿会计学研究,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在研讨会首日青年学者论坛上,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李增泉教授担任主旨演讲主持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执行副院长张博辉教授发表了主题为“Knowledge is Power:A Field Experiment in the Chinese and US Stock Markets”的主旨演讲。张博辉教授及其合作者运用田野实验方法,通过在主流社交平台向处理组公司的投资者传播应计项目的知识,以探索会计知识对投资者及公司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知识的传播改变了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提高了资本市场效率。当投资者更深入地阅读文章、网络资讯等材料,这些知识有着更强的教育效果。而当公司拥有更多的散户投资者,且面对更弱的外部直接压力时,知识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更强。张博辉教授最后总结到,方法论知识的处理相对于概念性知识具有显著的长期增量效应,知识在提高股票市场效率和公司治理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在随后的论文报告与点评环节,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余诗蕾报告了论文“ Knowledge Transfer in Regulatory Oversight: Evidence from Common Auditors”;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王彦慧报告了论文“债券市场开放会促进债权人保护吗?——基于债券通的经验证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闫续文报告了论文“诉讼威慑与企业估值:康美药业集体诉讼事件研究的证据”;南京大学潘怡麟博士报告了论文“绿化的非货币福利作用”。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管理会计系系主任肖土盛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黄钟伟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唐松教授以及中央财经大学梁上坤教授分别对四个论文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李增泉教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张俊生教授担任当本场青年学者论坛主持人。

  次日研讨会大会正式举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和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黄德尊教授分别为大会致辞,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系主任洪剑峭教授主持。

  陆雄文院长表示,复旦管院会计学系拥有优良的传统和强大的师资团队,培养了一大批海内外知名的会计学者、注册会计师和高级管理人才,复旦知名校友、民族工商业家李达三先生便是毕业于复旦会计学系。

  当前中国企业面临着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开放和转型升级任务,同时也面对着瞬息万变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所带来的挑战。对此,陆雄文院长指出,充满不确定的国际形势,正在被重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和产业环境,都在推动会计学充分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不断拓宽会计学的发展边界,更好地为新时代下的中国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赋能。

  黄德尊教授在致辞中提到,过去三十年,中国会计学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学者在国际顶尖的学术会议中发表中文论文成果。而新制度会计学国际研讨会便是这样一个聚集优秀年轻学者的学术论坛,已经成为了推动中国会计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力量。

  不同于美国的法制和企业,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制度背景、法律体系以及发展模式,所以中国会计学的研究要在充分了解中国国情、文化和制度背景与欧美国家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让研究成果能够解决中国在新时代下的新问题。与此同时,黄德尊教授也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让海外学者充分了解今日之中国,让在不同领域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可以从多种角度了解当代中国的制度背景,研究中国的会计问题。

  随后,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葛剑雄教授发表了主题为“历史地理环境与中华文明”的主题演讲,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吕长江教授主持。

  葛剑雄教授指出,“地理环境”是一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地理环境可以分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这三种环境各自以某种特定的实体为中心,既互相重叠又互相联系,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

  在葛剑雄教授看来,历史地理环境对人类和社会起到四方面的作用:首先,它为人类的产生、生存、发展、消亡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它决定了一切生物都不可避免的产生、发展以致消亡的过程;再次,在地球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物质所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各种形式的转化和传递;最后,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其内在规律,并在此前提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速、延缓或制止某种转化和能量的某些传递。由此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对人类起着决定作用,人类应顺应客观规律、全面保护环境;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科学技术的作用,争取理想的发展成果。

  在接下来的论文报告和点评环节,厦门大学刘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系主任夏立军教授、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陈冬华教授以及重庆大学财务与会计治理创新研究院院长辛清泉教授分别担任主持。

  南京大学叶青副教授报告了论文“尊卑有序:辈分、权威与家族企业传承中的人事调整”,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系主任许年行教授进行点评;上海交通大学张书博博士报告了论文“Calling for transparency: evidence from a field experiment”,多伦多大学/北京大学卢海教授进行点评;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李增泉教授报告了论文“Transparency through Media’s Hands”,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薛健教授进行点评;北京大学栗宇丹报告了论文“双边货币互换与企业跨境并购效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黄蓉教授进行点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钟覃琳副教授报告了论文“银行业政策性进入壁垒与企业创新——基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制放松的自然实验”,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超鹏教授进行点评。

  在会议的整个过程中,参与学者们围绕相关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最后,会议闭幕式由重庆大学财务与会计治理创新研究院院长辛清泉教授主持。他代表会议执委会对本次会议的举办及内容表示肯定,感谢了会议组委会及承办方的会议筹备工作,并公布了三位优秀论文评论人,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宣布会议闭幕。

  立足中国经济实践,赋能中国会计学系发展

  据悉,复旦管院会计学系现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12名,讲师2名,青年副研究员1名,另外还聘有多位在全球著名商学院担任终身教授的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复旦管院位列美国杨百翰大学(BYU)2021年度会计学科研发表排名大陆高校第二,在国际五大顶级会计期刊发表论文20篇,国际四大顶级财务期刊发表论文3篇,《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国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他期刊论文近50篇。近年来,学院会计学系教师还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9项,省部、厅局级科研项目30余项。

  作为学院代表,会计学系黄蓉教授、黄钟伟副教授、钟覃琳副教授也分别作为论文评论人和演讲者参与本次研讨会,他们都指出,现阶段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赋予了会计研究新的内涵。

  黄蓉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兴的算法理论和技术科学,是推动新一轮经济社会革命的核心引擎,未来会计研究的发展方向。应当着力于将大数据、云计算、计算机视觉、自然语音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合理有效地应用于会计实务当中,提高公司效率,降低企业内部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最终提升企业价值。

  黄钟伟副教授近期则主要关注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是注册制下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表现;另一个是退市制度的治理效应。这些研究方向,紧扣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特别是与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相契合。

  钟覃琳副教授也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被赋予了更重要的职能,比如借助人工智能的发展,财务信息能够更好地从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为管理层和投资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比如随着绿色经济的兴起,环境信息的披露及核算成为实践绿色金融的重要工具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