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招进行时全国高校系列直播宣讲会。特邀江汉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杨光敏做客直播间,杨处长介绍了江汉大学2022年计划招生4690人,其中面向湖北省外27个省份招生1260人;炳灵学院环境工程(科创班)和临床医学(科创班)两个专业分别在湖北省招收12人和30人;新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班),将与行业重点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采用师范生人培方案,在音乐学、美术学、体育教育三个专业开设师范教育方向。
基本情况
立足武汉、服务湖北、面向全国的公办综合性大学
江汉大学是一所公办综合性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学校是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是唯一同时拥有全职院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湖北省属高校。
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 77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32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学校本科招生专业的56%。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23个。
现有专任教师1270人,其中正高200人,副高504人,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比例达到47.5%。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另有国家级人才计划人选2人、省级人才计划人选35人,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领军、省部级人才为中坚、中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总占地面积约196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72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学生公寓均配有独立卫生间、空调、自助洗衣机等生活设施,六座学校食堂被誉为“网红食堂”。校园紧邻区域政务中心、商业中心和国家特大型企业总部,生活便利,闹中取静,是学习、研究、实践、生活的优良场所。
学校立足武汉、服务湖北、面向全国,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8万余人,大批优秀校友成为岗位骨干、行业翘楚,学校着力为武汉、为湖北、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性、创新性、国际性人才,努力建设在国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城市大学。
招生计划
2022年计划招生4690人,面向湖北省外27个省份招生1260人
学校2022年招生计划4690人,较去年增加220人。有1260个计划面向除湖北省外的全国27个省份招生。学校招生类型丰富,有普通文理科、艺术类、体育类、运动训练专业单招、高水平运动队、地方专项计划、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口支援新疆博州定向计划等。
今年学校在新高考改革省份按“专业组(专业)+院校”的方式填报志愿,除艺术、体育类专业和地方专项计划以及部分面向武汉市招生计划实行单独分组外,按计划类别、选考科目等共分为10个专业组。其中:学校招生专业首选科目中,理工、医学(不含护理学)类专业仅限物理科目,其它专业首选物理或历史科目的考生均可填报;学校招生专业再选科目中,医学(不含护理学、医学影像技术)类专业和生物技术、园艺专业要求选考化学或生物科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要求选考化学,其它专业均没有再选科目要求。学校在非高考改革省份仍按学校+专业的方式填报志愿。
人才培养
学科和专业建设围绕城市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
当今是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是最先进生产力、最优秀的文化、艺术和最前沿科技聚集的地方,城市也是更美好生活进行的地方。学校的学科和专业建设主要是围绕城市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进行。在人才培养方式和目标上,我们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特别是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努力在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审美能力、心理素质、运动技能等方面开展教育。学校在学生学习条件舍得投入,学生的学习条件、运动场馆条件很好。采用灵活的育人机制,优秀本科生可以直接进入学科平台,实验室,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研究,像直博北大的田广梅,就是这种培养模式的受益者。学校重视立德树人,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体育方面,以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爱好为导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俱乐部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人至少选择1个体育俱乐部参加锻炼,毕业时能较好掌握一项运动技能。
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双学位制、专业主辅修制以及转专业制,学生即使高考录取时没能满足自己理想的专业志愿,进校以后仍然有多种途径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校期间学生可按相关规定申请转专业。从历年申请转专业的情况看,学生申请转专业的成功率是很高的。
新增专业
炳灵学院环境工程(科创班)和临床医学(科创班)专业面向湖北省招生
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一流本科人才,学校于前年成立了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炳灵学院。对于炳灵学院的学生,学院将选派优质师资,为每名学生配备科研导师,并开放先进科研实验室,提升图书借阅待遇,选拔其中优秀学生赴国际知名大学或教育机构交流学习和实践锻炼;获得学校资助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获得科研项目资助和适当科研补助,享受科研成果奖励,特别优异的学生可向国内一流学术机构推荐攻读硕士及博士。
今年炳灵学院的环境工程和临床医学两个专业分别在湖北省招收12人和30人。
环境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学校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Ecology)学科ESI进入全球前1%;2021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第76名。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今年与中国科学院系统首次联合开办科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试点,从大二开始每年选拔推荐30%学生进入中科院系统进行访学调研、实习实践、毕业设计、学术交流等。注重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协同创新意识,胜任快速发展的城市环境保护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对象为立志在科研领域有所作为的优秀学子。
临床医学专业是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已通过教育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与基础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将实行灵活的教学管理和定制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口腔医疗和卫生服务的拔尖创新人才。
另外,今年学校新增几个专业方向,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班),将与行业重点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着重培养可从事计算机应用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领域的应用开发、设计、测试、实施与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值得推荐的是学校今年在音乐学、美术学、体育教育三个专业开设师范教育方向,采用师范生的人培方案,专业特点和优势更加凸显。
对外交流
从师资队伍、课程安排、对外交流等多个方面提升国际化水平
学校致力于国际性人才培养,不断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从师资队伍、课程安排、对外交流等多个方面提升国际化水平,先后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63个高校或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现“香农理工大学-中部中西部”)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还与诸多国家建立有交换生、联合培养、短期修读、海外游学、海外带薪实习等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学生赴国(境)外短期学习工作,每年派出学生超过300人。现有留学生300余人。建成纳米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等国际联合实验室12个。同时,学校聘请了大量外籍教师参与教学工作,每个学生都可享受到外籍教师的授课。
毕业情况
学校就业率历年稳定在90%左右
江汉大学始终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以精准帮扶指导为服务宗旨,扎实做好人才培养的输送服务工作。与同类高校相比,学校每年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比较好。历年来,学校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毕业生留鄂就业率65%--70%,海内外升学率在15%以上。
学校就业的特点是毕业生主要留在武汉,或者去往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以2021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就业地域以湖北省为主,在湖北省就业的比例为73.87%,其中很多留在武汉。
从全国范围看,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较为广泛,分布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外,在省外就业的以广东省、上海市和浙江省为主,占比15%以上。
另外,从工作满意度看。2021届本科毕业生对工作岗位和内容与自身职业期待吻合度较度,满意度达95%以上,实现了满意就业。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工作表现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的达99%以上。总体学生就业质量比较高。
从学生升学的角度看,学校学生升学质量也较高,大多数考到自己心仪的重点院校,其中约50%为医学、工学相关专业。根据统计,每年考取双一流高校研究生约占考研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
录取政策
分数优先 择优录取
在思想政治品德和体检合格、投档成绩(含政策性加分,下同)达到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以上并已投档的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学校不录取无学校志愿的考生。
确定考生录取专业时,学校原则上遵循考生专业志愿,实行无专业级差的制度,录取专业时是分数优先的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专业有相关录取限制,如:音乐类与舞蹈表演专业:男生1.70米(含)、女生1.60米(含)以上;表演(服装表演与设计)专业:男生1.80米(含)、女生1.65米(含)以上。报考外语类专业和会计学(ACCA)、金融学(CFA)专业的考生外语单科成绩不得低于110分(满分150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会计学(ACCA)、金融学(CFA)专业只在明确填报该类专业志愿的考生中录取,且录取后不得转入其它专业。
高考祝福
江汉大学是一所年轻的高水平城市大学,活力、时尚、潜力无限!真诚欢迎同学们报考江汉大学,与江大共成长!
联系方式
江汉大学本科招生信息获取方式:
电话:027-84237298
微博:http://weibo.com/jhunzjc
微信:江汉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
地址: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汉大学本科招生网二维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